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演講稿
2024-01-30 23:42:17 2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現場觀眾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為英雄正名」。
作為基層連隊的一名指導員,我經常會給戰士們講述革命英雄的故事,從楊靖宇、彭雪楓,到佟麟閣、張自忠,從英勇跳崖的狼牙五壯士,到挽臂投江的八位女英靈,無論是為國捐軀的將領,還是英勇無畏的烈士,每每講到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內心都充滿了敬畏和感動,每時每刻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引領著我前進。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這些國人敬仰的大英雄「唰」的一下成了某些人調侃和戲謔的對象。「狼牙五壯士」忽然變成了「土匪惡霸」,劉胡蘭被殺是因為「反應太慢」,黃繼光堵槍眼被一些人用「物理解讀」為不可能,董存瑞炸碉堡是被班長忽悠上了當……這樣的段子,在網絡裡還有很多。
前不久,就有一則關於「火燒邱少雲」違背了生理學的新聞,在網上傳的是沸沸揚揚。許多人就懷疑了,為什麼身處火海的邱少雲就能巋然不動呢?難道你們軍人真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不,當然不是。軍人,之所以能爆發如此超乎想像的意志力,那一切都是因為——信仰的力量。
其實,不僅對邱少雲,對其他很多軍人的驚人之舉,一般人也無法理解。就拿丁曉兵來說吧,他在戰場上,右臂被炸得只連著一點皮肉,可他毅然割下斷臂別在腰間,還扛著俘虜翻山越嶺近4小時,這能用正常人的「生理學」去理解嗎?還有《紅巖》裡的江姐,在渣滓洞裡無論被敵人施以鋼鞭、電刑,還是用竹籤穿指甲、強灌辣椒水,共產黨人就是能夠咬緊牙關,寧死不從,這也能用正常人的「生理學」去理解嗎?再有抗日名將楊靖宇,被圍困在長白山的冰天雪地裡完全斷糧五天五夜,犧牲後敵人殘忍地將其剖腹,卻驚訝地發現他的胃裡只有草根、棉絮和樹皮,這還能用正常人的「生理學」去理解嗎?
「軍人生理學」裡一直傳承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傳承著堅定的忠誠和不可撼動的政治理想。也正因如此,年僅25歲的海軍潛水員官東,才能在前不久湖北沉船救援的生死關頭,毫不猶豫地把潛水裝備給了對方,而把危險留給自己!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怎麼來的?那是英雄們拿命換回來的。抗日戰爭的勝利,是無數中國軍人們血肉橫飛、刺刀見紅拼出來的;三大戰役的神話,那是人民解放軍一個又一個堡壘打下來的,是老百姓們用一輛又一輛小車推出來的。抗美援朝的奇蹟,是志願軍們一座又一座山頭搶下來的;無數個前僕後繼地人民英雄,一排排倒下,又一排排站起,用無私的奉獻和奮勇向前撐託起了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這樣的英雄,你不自豪?
我很疑惑的是,為什麼對於蜘蛛俠、鋼鐵俠這些虛構出來的英雄,就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真假,反倒對我們活生生的英雄人物卻百般質疑和指責,讓已逝的英魂至今還無法安息呢?
有人說,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一切都可以拿來戲說。可是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忘了,當暴徒入侵的時候、當災難來臨的時候,那些「美國隊長」和「長腿歐巴」們可救不了我們,正是在那些崢嶸歲月裡無數英雄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我們才能在許許多多個萬籟俱靜的夜晚裡,喝著咖啡,點著滑鼠,盡曉天下事,你我「零距離」,才能夠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在網上各種吐糟、拍磚和灌水啊……
今天,我為什麼要站在這裡為英雄正名?因為英雄是一個民族精神的濃縮,英雄的品格決定了國家的品質,而英雄的消亡也必然導致一個民族的衰亡。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是可恥的。為英雄正名,就是在捍衛歷史的良心,在校正發生偏移的價值判斷,讓每一顆尋覓偉大的心靈都能找到指向崇高的精神家園。
我相信,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英雄湧現出來,但是,當網絡暴力的子彈還要射向英雄靈魂的時候,一切有良知的人們必將用充滿熱血的軀體為英雄堵槍眼,並高喊出那句最莊嚴的承諾:「決不讓英雄的鮮血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