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的典故出自哪裡:出自《莊子》(成語故事)
2024-02-25 19:53:17 1
東施效顰的典故本是《莊子?天運》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諷刺意味極強,因而後來成為了一個成語,為後世所使用。這個典故是以醜女學西施皺眉的樣子為內容的,西施作為四大美女之一,非常美貌。而其患有心病,在病痛發作時,時常皺著眉。有一名醜女認為西施皺著眉的樣子非常漂亮,於是自認為自己做出一樣的動作也會好看,反而出了醜。
一、東施為醜女
而之所以東施效顰會用來比喻某些人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看不清自己的位置,盲目自信,做出像他人一樣的表現,或者一樣的行為,反而會讓他人取笑,是由於在東施效顰的典故中西施與東施的美貌對比是極為慘烈的。正因為有這樣的反差,才會使這個成語有充足的諷刺性。
而在原典故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西施作為整個歷史中都極為出名的美女,其真真正正稱得上是國色天香。西施看上去十分嬌弱溫柔,無論做什麼動作都十分美妙,使人頓生憐惜之感。西施無論是笑著還是流眼淚,都帶給他人一種絕佳的視覺體驗。而西施有一個老毛病,那就是心口會時常疼痛,而每次在疼痛發作時,西施都會因為耐不住疼痛,微微皺眉。看到這一幕的人們都認為西施不愧是美女,其就連做皺眉的動作,看上去都極為美麗。
而久而久之,住在西邊的一位醜女也看到了這一景象。她想,雖然自己沒有西施那樣美麗的面貌,但是西施皺起眉來十分美麗。因此,東施想如果她模仿西施皺眉的話,應該也可以達到與西施一樣的視覺效果。因此,東施每每上街之後,便當街裝作心口疼痛的樣子,繼而皺著眉。然而周圍經過的人都以鄙夷的眼神看著她,認為她這樣做是在自取其辱,其無論是做什麼動作都趕不上西施的美貌。
二、東施效顰諷刺性極強
之所以東施效顰這個成語在現代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是由於其諷刺性極強。而在現代不夠清醒,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因而只能通過模仿他人來尋找自信的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諷刺性很強的這一成語對現代人來說是極為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