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出現長耳貓頭鷹,羽毛可消除飛行噪音,放射狀臉盤可聚攏聲波
2023-04-02 05:01:16 2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脈之一,在中國綿延1700公裡,居住著許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雪豹、棕熊、馬鹿、金雕等。在天山北麓的森林裡,有一隻頭上長著兩隻毛茸茸的長耳朵的貓頭鷹。它被命名為長耳貓頭鷹。
近日,一群資深觀鳥者在天山密林中發現一隻成年長耳貓頭鷹和一隻幼長耳貓頭鷹分別站在兩根樹幹上休息。
長耳貓頭鷹體型中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觀鳥者對它的三維臉形和頭上類似兔耳和貓耳的耳毛印象最深。
01長的毛茸茸的耳朵像兔子耳朵,放射狀的臉可以聚集聲波
貓頭鷹家族的成員,幾乎他們每個人都很有個性他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有實際用途,不是為了好看或突出他們的個性。
我們在長耳貓頭鷹的頭頂上看到了一對毛茸茸的耳朵,更不用說它有多可愛了。事實上,不是它的聽覺器官,而是它的耳毛。它看起來像兩隻長耳朵,所以長耳貓頭鷹也被稱為長耳木兔和長耳小麥貓王。雖然
耳毛不能用來聽聲音,但它們可以用來向同類傳遞信息。他們可以通過耳朵羽毛的細微變化知道同類發出警報,這是長耳貓頭鷹獨特的交流方式。
它真正的耳朵在耳毛的底部科學家發現長耳貓頭鷹的兩隻耳朵不對稱,耳道的位置、形狀和寬度也不同。
正是由於這種不對稱的結構,長耳貓頭鷹的聽覺敏銳,能更準確地定位聲源。
你可能不認為長耳貓頭鷹獨特的三維臉是放射狀的,它可以收集聲波並在一定範圍內放大聲音,幫助長耳貓頭鷹更好地定位獵物並準確地捕獵。
立體臉型,加上兔耳、貓耳等耳毛,非常個性化,有很多可愛之處。當它飛的時候,它的長耳朵會自動「隱藏」並靠著它的頭垂下來。當它看到人或受到刺激時,它的耳朵會豎起來。
事實上,這個產品非常可愛,只要它安靜地站在樹枝上,不叫也不動。
02飛行時帶有「消音器」。羽毛可以消除噪音。
199長耳貓頭鷹的夜視能力是人類的10倍。它的頭又大又圓,身體覆蓋著棕色和黃色的羽毛,上面有黑色和棕色的斑點。它看起來也是圓的,所以它的脖子基本上是看不見的。是被忽視的瓶頸。頸椎非常靈活,可以扭轉270度。因為長耳貓頭鷹的柱狀眼球由堅硬的鞏膜環支撐,只能向前看,這種「扭轉脖子」的能力正好彌補了它有限視野的不足。
尋找獵物時扭轉你的脖子。如果你無事可做,就扭斷你的脖子。這是長耳貓頭鷹的日常活動。扭脖子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確保頭部正常供血。
長耳貓頭鷹有一個大腦袋,大眼睛,大瞳孔,在晚上對昏暗的光線有很高的敏感度,所以它的夜視能力通常比人類高10倍。
高夜視能力是其固有的優勢長耳貓頭鷹的眼球不是球形的,而是管狀的,焦距短,瞳孔大,這增強了它在黑暗中的夜視能力。當長耳貓頭鷹在夜間飛行時,它可以很容易地在密林間穿梭以避開障礙物。
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稱,除了基本的美容和保暖功能外,長耳貓頭鷹的羽毛還可以「靜音」。飛羽的前緣有一排鋸齒狀結構,而後緣有蓬鬆的結構,可以穩定飛羽表面的氣流,消除飛羽產生的噪音。
因此,長耳貓頭鷹在飛行中有它自己的「消音器」,安靜地飛行,悄悄地接近它的獵物並抓住它。長耳貓頭鷹的「消音器」讓它看起來像一個無情的獵人,靜靜地捕捉獵物。
03抓到獵物後,整個吞下去,難以消化的毛髮和骨頭都從嘴裡吐出來。
長耳貓頭鷹喜歡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等環境中,棲息在天山人跡罕至的森林中,但不排斥與人類為鄰。
根據北京科普窗口網的介紹,在中國,居住在新疆天山、喀什、青海西寧等地區的長耳貓頭鷹是留鳥,而其他地區大多是候鳥
長耳貓頭鷹白天站在樹上睡覺。它看起來既無趣又可愛。到了晚上,它變成了「夜間獵手」它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如老鼠、小鳥、哺乳動物和昆蟲。
對於長耳貓頭鷹來說,打獵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它有很好的夜視能力,能很好地找到獵物。此外,羽毛可以消除飛行中產生的噪音,還能抓到一隻小老鼠,更不用說了。
的獨特之處在於,長耳貓頭鷹捕捉到了它的獵物,它不經咀嚼就被整個人吞下。強大的消化系統會很快消化食物,而一些難以消化的動物毛髮和骨頭會在其消化道中形成一團,這是長耳貓頭鷹的「食物藥丸」。
的研究人員通過觀察了解到,長耳貓頭鷹有時會突然睜開眼睛,張開嘴巴,它們的身體也會無意識地擺動。過了一會兒,從嘴裡吐出一團黑色,那是長耳貓頭鷹無法消化的「食物藥丸」
根據北京野生動物救援中心發布的一篇文章,一名研究人員從來北京過冬的長耳貓頭鷹身上收集了1047塊食物顆粒。通過解剖分析,共統計出1696隻動物,其中786隻為大鼠,佔冬季食物總量的46.3%。
表明長耳貓頭鷹的主要食物來自老鼠,其他的是蝙蝠和小鳥。
04佔據烏鴉或喜鵲的巢,天敵的羽毛將在每年4月至6月的
站起來,這是長耳貓頭鷹的繁殖期。它們白天休息,晚上狩獵,繁殖季節晚上交配。
雄性求偶方法相對簡單。這不過是通過一些身體動作向女性展示自己,比如鞠躬和拍打翅膀等。
決定配偶。他們會靠得很近,互相親吻,互相撫摸。有時很興奮,它們會扇動翅膀,嘴裡發出「喀嚓」聲。
199長耳貓頭鷹是一夫一妻制的。因為他們「結婚了」,他們必須有一個「房子」長耳貓頭鷹有時直接在森林裡用烏鴉和喜鵲的舊巢,或者簡單粗暴地抓住別人的巢,把它們當作自己的巢。有時,大膽的長耳貓頭鷹會搶走猛禽的巢,但通常不盈利,甚至會吸引猛禽的攻擊。一些長耳貓頭鷹也利用樹洞築巢,這通常是相當粗糙的。
據中國數字科技館介紹,孵化任務是由雌鳥完成的。孵化期為27-29天,貓頭鷹寶寶可以在孵化後45-50天離開巢。
在繁殖期,特別是在孵化期間,長耳貓頭鷹應該考慮到寶寶的卵或破殼的寶寶,這更容易成為天敵的目標。就戰鬥力而言,長耳貓頭鷹不如猛禽,它的抵抗力也不太好。
遇到天敵時,展開翅膀,豎起頭頸羽毛,使身體看起來更大,以此嚇跑天敵。
結論
長耳貓頭鷹白天很安靜,晚上會變成「夜貓子」去抓老鼠。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是它在自然界生存不可或缺的「法寶」。你認為它可愛嗎?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製作
參考資料:科學大觀園、北京科普窗口網、中國數字科技館、北京野生動物救援中心、中國林業網、新疆生態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