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莊短短幾十年一躍成中國十大名村之一
2023-04-01 13:15:42
嘿,發自內心的嚮往,我們擁抱未來,快樂的金順,嘿……12月3日上午,歡快的歌聲從南昌金順小康之家的文化生活大廳傳來。這首名為快樂的金順,嘿的鄉村歌曲表達了村民對金順生活的熱愛和信心。正是這種愛和信心造就了金順。這個不知名的小村莊是幾十年來中國十大名村之一。
說到金順村,我們不得不提到羅玉英,她是村裡一個強壯的女人,她見證並參與了金順村的發展。
一竿兩筐,有些婦女不嫁給姚婉。改革開放前的民謠中提到,上窯灣是金順村所在地,羅玉英長大的地方。那時,金順人靠種菜為生,甚至70%的村民負債纍纍。20世紀80年代初,金順人摸著石頭過河。依託郊區優勢,先後建立了醬油廠、裝訂廠、麻繩廠等20多家鄉鎮小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企業迅速被迫關閉和轉移。
1984年,具有兩年教學經驗、年僅26歲的羅玉英被村民代表選為村委會第一任主任,1993年被任命為村黨支部書記。
在城市化進程中,作為城市中的村莊,城市中的土地越來越少。農民如何生存羅玉英悲嘆困難,但幸運的是,她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
1993年以後,羅玉英與金順村一起確立了依城服務城市的定位,大力發展酒店服務業,相繼在不同地區建設了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沒有土地,必須有其他生存方式。在皮鞋和領帶上,成為酒店和公園的管理者和員工。村民的身份從農民變為工人,同時又變得富有。1999年,金順村率先在全省實施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30%的集體產權量化。村裡所有的村民都有e股,村民們成了村裡企業的股東。
隨後在2002年和2016年,金順村將村集體剩餘的15%和55%的份額量化為村民,成為全省第一個將村集體產權100%量化為村民所有的村莊。2016年全村發放了920萬元的股息,60000多戶人家的股息超過60000元。
我們村的每個人現在都擁有股票,每年都分紅。去年,全家支付了20000多元的股息。除了退休工資,我家現在月薪超過1萬元。金順村60多歲的村民饒可蘭高興地說。
那些安排得當、尊敬老人、受過良好教育、照顧弱者、與公眾平衡良好的人。在金順村委會,26字民生福利公式尤其引人注目。金順村民享有村集體給予的19種福利,如5000元人民幣。清代大學入學、研究生入學2000元、華北大學入學10萬元。此外,城鎮居民免費醫療保險、退休村民年費和百歲紅包等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2005年12月,金順小康住宅竣工後不久,村民黃惠珠(音譯)就翻修了她分居的新房。據了解,定居點也是金順村的好處之一,每個家庭平均每平方米可以買800元的房子。
除了物質生活的保障外,金順村還保障村民的精神生活。在金順村,有村民娛樂的文化生活堂。2017年3月,全省第一所村級老年大學在金順開課。老年人在這裡學習拉丁舞、聲樂和時尚課程。除了老年大學,圖書館還有農舍圖書館和健身房。
如今在金順村,購物、讀書、醫療、健身、娛樂……走不出村外,小康家園不僅是村民的花園、公園,也是村民的生活樂園。
但是金順並沒有止步於此,對於未來,金順人民有更多的期待。黨委現任書記、金順村村長羅來昌明確指出,金順建設經濟強村、法治示範村、旅遊新村、新村等六個新農村的目標。文化村、新花園村、健康新村,應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獲取意識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