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明宣宗為什麼要放棄奴兒幹都司?原因是什麼
2023-04-01 17:21:17 1
提到奴兒幹都司,人們都會很驕傲,因為明朝的這個機構,讓中國地盤無限擴大。但是,明宣宗朱瞻基卻放棄了奴兒幹都司,這是為什麼呢?
上面這張圖片是奴兒幹都司的地圖。通過這張地圖我們能知道,包括庫頁島、斡難河、外興安嶺等地都囊括其中,而今天這些地方已經不屬於中國了。
建立奴兒幹都司的是明朝皇帝朱棣。朱棣以好戰著稱,不過他的對象是蒙元殘餘勢力。1411,朱棣遠徵蒙古,決定在北方建立軍事重鎮,治所就選擇在了元朝的徵東元帥府。
徵東元帥府很有歷史意義。當年,元朝為了徵伐今天的庫頁島(那時叫做骨嵬),在今天的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駐兵, 這裡黑龍江下遊東岸靠近入海口,交通十分便利。徵服骨嵬後,元朝就在這裡駐軍,改稱徵東元帥府。
當年,這裡叫做奴兒幹城。朱棣來到這裡後,繼續奉行天子守國門的政策,決定在這裡設立一個重要的軍事機構,來統管東北區域。因為這裡叫做奴兒幹城,所以朱棣就在這裡設立了奴兒幹都司。
奴兒幹都司實行軍政合一,就如建國後的新疆建設兵團,一邊防護祖國,一邊備戰邊疆。奴兒幹都司設立後,黑龍江下遊奴兒幹地區的元代故臣多歸降明政府。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幹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幹同明廷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奴兒幹都司的管轄區域非常大的,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鄂嫩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管轄著黑龍江、阿速江(今烏蘇里江)、松花江以及腦溫江(今嫩江)流域。
在軍隊建設上,明朝政府每年都會派官兵到奴兒幹都司。管轄結構也很健全,都司下面有衛、所四百餘,屯駐軍隊。在奴兒幹都司的震懾下,元朝殘餘勢力不敢再侵犯明朝國土。
不過,在朱瞻基當政的時候,逐步廢止了奴兒幹都司。
在明朝歷史上,「仁宣之治」較為有名,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採取的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面,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但是,這種盛世的背後,付出的代價也十分沉重,讓朱瞻基廢止了奴兒幹都司, 將奴兒幹都司遷址到今天的遼寧省開原市。國家的正規軍撤出後,東北區域則轉由女真部落管理。這樣,明朝就等於泛起了東北區域給女真部落,為日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那麼,朱瞻基為啥放棄奴兒幹都司呢?
1、明朝的統治階層認為東北是苦寒之地,類似於雞肋。要這個區域,不能為國家的發展帶來利益,還要派兵把守,浪費了很多財力物力。
2、元朝的殘餘勢力因為內訌爭鬥,沒有時間侵犯明朝。所以,朱瞻基認為以軍事為目的的奴兒幹都司,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就失去了意義。
3、朱瞻基認為應該休養生息,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放棄一些浪費錢財的地方。在這種思想下,朱瞻基放棄了安南(今越南),所以又產生了放棄奴兒幹都司的想法。
朱瞻基的這種做法為子孫留下了禍患,撤銷奴兒幹都司後,蒙元殘餘勢力崛起,最終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成為蒙古軍兵的俘虜。讓女真部落經營東北,最後導致了建州女真的崛起,最終奪取了明朝的江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