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把文物保護工作推向新常態
2023-04-01 10:53:31 1
蘭州,兩座山峰相依為命,一座水勢洶湧。這座城市緩慢地伸展著身體,在山間和水邊。有河流可以滋潤,有山脈可以守護,純金和湯之城如是說。
蘭州是黃河的要塞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依靠藍山的起伏。蘭州自古以來就是內外交流的據點,是經濟文化的交匯點,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發達的經濟,賦予了這座名城重要的歷史使命。
蘭州歷史悠久,人文、自然資源豐富,有著先民的智慧。這裡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2000多年前,各地的先民選擇了這裡的山麓和濱水,共同生活、繁衍、養殖、漁獵,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文化,在中國大地上點燃的文明之火是無盡的。
文物不僅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鼓是我國最早的打擊樂器,洪谷地區出土的馬家窯陶罐高63釐米,寬56釐米,是我國最早的打擊樂器。富龍坪東漢紙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最早的水墨彩紙之一。它也是《財輪報》的珍貴物證。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蘭州博物館。
這些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它們是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物證,面對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不滿足於自我欣賞和不完整,而是積極探索其內在價值、開發利用,以提高其價值。
因此,在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蘭州文物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對蘭州的歷史文化遺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們認識到文物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文物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都具有旅遊資源的一切功能,特別是近年來,蘭州的文物工作者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了這一原則。保護第一、搶救第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和管理,挖掘文物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發揮文物資源優勢,努力創造文物保護利用和發展的良好局面。旅遊業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補充。
3月初,蘭州市文物局宣布將制定《蘭州市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記者在近幾天的採訪中發現,2018年,蘭州市文物保護工作主要集中在消除危險保護、恢復自然環境等方面。像以前一樣。
蘭州歷史文化悠久,文物資源豐富,類型多樣,綜合保存較好,全市共發現不可移動文物861件,其中古遺址458處,古建築204處,古墓67處,現代重要歷史遺址和代表性建築111處,石刻21處。其他地方。全國有9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個市、縣文物保護單位,70個各類博物館,其中直屬文物部門,有12個博物館和紀念館,以及大量的工業、私人、專題和農村記憶。博物館或紀念館和展覽館。市縣博物館共收藏18987件,一等品105件,二等品225件,三等品1141件。
豐富的歷史文物不僅見證了蘭州地區各個地方的歷史變遷,更凸顯了這裡深厚的文化內涵,市文物局局長說,保護文物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重大責任和使命。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後,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傳承,把文物保護工作推向新常態。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蘭州認真組織完成了蘭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國流動文物普查,查明了蘭州市文物資源的家庭背景,在完成文物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國家文物局堅定不移地推進了四權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制度健全,標誌檔案基本齊全,保護範圍明確,加強文物保護的基礎工作,各文物保護單位出版後應及時設置文物保護標誌,實行四級責任制。建立健全文物保護工作,落實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機構和人員,完成了國家和省、市、縣(區)文物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區劃定的公布工作。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制定了文物保護措施,完成了蘭州市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長城遺址檔案的編制,基本完成了省檔案館的編制。文物保護單位,並開始編制市、縣文物保護單位檔案。
近年來,蘭州市積極組織有關縣、區和重點文物單位,大力挖掘文物價值,提高了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的水平。
站在黃河南岸,向北看,黃河鐵路大橋、白塔山公園綜合體、白塔寺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全景盡收眼底,被稱為河橋俯視。跨越黃河鐵路大橋、白塔山,一、二、三棟建築,相望,有紅柱飛揚。屋簷綠樹成蔭,該建築自1958年建成以來,在古建築倒塌遺址上進行了翻修,總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2011年,白塔山建築群、五泉山建築群等8個市、縣文化參保。CE單位被成功申報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金天關、蘭州城隍廟等5個省級文化保險單位成功申報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5個市級、區級文化保險單位成功申報為第八批,省級文化廳批准為第八批。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籌劃第八批全國性保險申報。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文物局積極爭取文物保護項目和資金,實施了一批文物保護項目,及時消除了文物的危險性。大大提高了全市重點文物保護水平。
我們抓住國家和省文物保護政策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文物保護項目和補助,組織實施了一批文物保護項目,從2011年至今,全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全面展開。拉爾文物局爭取國家和省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63億元,落實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和青城古民居三大保護設施保護工程。e、金天關、城隍廟、蘭州、吳泉山等建築群,並實施了7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魯土寺衙門舊址、明墓、紅城感恩寺等。護理專項規劃編制項目;蘭州市實施m館藏文物保護、永登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設施建設等博物館文物保護工程。
近年來,市文物局組織各縣、區文物部門對全市各類博物館的建設資源進行了挖掘整理,實施了促進文化遺產歷史再生產的項目,目前蘭州已有70家博物館。包括工業博物館、非公有制博物館和鄉村記憶博物館。
為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博物館、紀念館不斷深化,免費開放。市文物部門積極引導博物館、紀念館創新組織各項活動,拓寬服務渠道和形式。在做好博物館工作的同時,積極走出去,引進和交付,舉辦各種展覽,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通過組織和實施推進免費開放博物館、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的績效考核,深化免費開放,免費開放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高。
加強對國有博物館、農村紀念館、非國有博物館、工業博物館建設管理的詳細指導,包括展覽升級、文物保護利用、藏品管理標準、農村紀念館、非國有博物館備案等方面,有效促進醫療健康發展。蘭州博物館和紀念館的發展。目前,榆中縣博物館已完成展覽升級改造項目,對外開放;永登縣博物館新的基礎展覽已完成並對外開放;西固區博物館金城文化博物館和鮮卑文化博物館已建成並對外開放。完成並等待開業;高欄縣博物館完成了展覽製作招標;港工委員會紀念館新基礎展覽完成了展覽大綱和形式設計並已完成。省文物局批准。
目前,蘭州市已基本完善市、縣(區)、鄉(街)、村(社區)四級保護網絡體系。市文物局、縣、區文物部門和文物管理保護單位已籤署各級文物保護責任書。市、縣、區文物部門每年(季度)按時進行一次檢查,有關文物單位進行自查,及時做好節假日安全工作。全面檢查、消防安全檢查等專項檢查工作。每年舉辦文物保護培訓班。為培訓市文物部門和重點文物單位的文物安全負責人,提高文物安全管理和執法能力,組織實施了K區的安全、消防、防雷等技防工程。五泉山、白塔山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重點文化博覽單位基本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範體系。蘭州市通過提高安全管理等基礎工作水平,實施技防工程,實現了博物館館藏文物絕對安全和現場文物基本安全的目標。
在搶修文物古蹟的同時,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激發文物活力,讓珍貴文物活下來,多年來,市文物局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注重合理利用文物。在文物保護中,使文物在社會經濟效益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特別是近兩年來,蘭州開展了全面的文物保護宣傳工作,每年充分利用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組織文物保護宣傳活動。積極利用媒體宣傳和介紹蘭州市重點文物資源、優秀文物保護人才、文物保護亮點和文物保護知識,同時,地上大部分文物為古建築和名人建築。在保護的前提下,市文物局根據文物的現狀、知名度、可見度、艱苦程度以及周邊環境和交通條件,對文物進行開發利用,目前,這些文物古蹟、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有:文物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為不同類型的專題博物館、展覽館和文化旅遊景點開放,形式多樣,為晉城增添了新的光彩。(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