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58年三次轉世,一世男人兩世女人!震驚!
2023-03-31 10:00:12 2
牛文啟居士是山西省石樓縣裴溝鄉裴溝村人,生於1916年農曆二月初三日,是一位樸素的農村婦女。但她在山西石樓縣裴溝鄉很有名,由於她確頗有奇異之處。
其一,是她能明晰地記住自己前兩世輪迴轉世的狀況,並能分毫不差地敘說。
據她回想,她第一世是陝西省西安市大雁塔人,男性,名叫周貴才,是販騾販馬大商人,37歲那年去世。
第二世投胎於河南省古洛陽一葉姓官宦人家,名葉文國,順治16年,女扮男裝中過文狀元,在29歲那年誇官到青海省西寧市,後得傷寒而死。
她此生投胎到山西省石樓縣黃石峪村,是她記住的第三世。這一世家窮,沒有讀過書。後來嫁到離娘家五裡路的裴溝村。她心靈手巧,剪一手好紙活。中國佛教學會常務理事、《光明日報》、《博學多才》總編常大林曾拜見老人家。
其二,是她此生沒有上一天學,四書五經卻可熟背如流。由於她宿世是文狀元,宿世讀的書還記住的緣故。
2010年,咱們專程去山西拜見了這位當時已93歲的傳奇人物牛文啟老人。賓主似久別重逢,相見甚歡。天晚了,慈祥的老人叮嚀孫子清掃另一孔窯洞,留咱們在家住宿。咱們雖不想費事他們,無法村裡別無旅館,也只好隨緣了。
咱們為什麼千裡迢迢來訪問牛居士?目的想核實來自各渠道的「再生人」信息的真實性。
最初是從一本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功雜誌上知道山西、河南一些「再生人」的事跡,後來從網絡得知更多的「再生人」的信息,於是就想對這些工作了解一下,查詢其真實性怎麼。
「再生人」、以及他們所講的宿世回憶是真的嗎?假如這一切是真,我的人生觀就要大大改動了,雖然改動固有觀念往往十分困難,但假如明知是錯,當然不能讓自己一錯再錯。
千裡之行,只為實地考察「再生人」。由於人生時刻短,人命寶貴,所以對生命奧妙的探究是最值得重視的。山西張成保、折國娥、牛文啟等,到海南島唐江山、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坪陽鄉再生人等報導,我都期望一一核實查詢。我樂意老老實實做些查詢研究,來判斷工作的真假。這也是我不遠千裡去訪問牛文啟和其他記住宿世的「再生人」的原因。這就是山西之行的緣起。
終於來到牛文啟老人面前,還住在她的家裡,並在她家住了三天,多麼走運,我當然要藉此好好了解和調查了。這三天,咱們儘可能多和老人攀談,只可惜她能聽懂咱們的普通話,但咱們無法聽懂她的山西裴溝村方言。
天無絕人之路。幸虧老人會寫字,所以咱們的直接說話大多是筆談。雖然老人這一生沒有讀過書,但她會寫繁體字,她儘量以孫子的紙筆答覆咱們的問題。
但她家裡筆墨紙張也很少,所以咱們常常需要到村裡尋覓會講普通話,又樂意花時刻為咱們「翻譯」牛文啟老人方言的人,來協助咱們進行攀談。當然,此舉也可順便了解村民們怎麼看待這件工作。
牛文啟老人居住的窯洞,老人平常就和小孫子睡在這個炕上。
她的孫子偉琪時年十五歲,上中學,功課較重早出晚歸。會講普通話的他,晚上回家就常常被咱們「抓壯丁」,充當了咱們與他奶奶之間攀談的「翻譯」。
為什麼老人沒有讀過書卻會寫繁體字呢?老人說,這是她宿世讀書的根柢。她說,宿世書讀得很好,曾中狀元。時刻是清朝年間,與範無病同時中的狀元。範是武狀元,自己是文狀元。
她還說,姑表弟讀書較差,自己曾為他替考,身後受到閻王斥責,因是真心協助表弟,沒有得表弟一分錢,被免予處分。
有一次老人背誦了一首十分長的偈子——相似詩歌,雖不一定押韻,但言辭古雅,很有哲理,真不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老太太能夠即興編出來的。
為慎重起見,咱們還訪問了老人的街坊,以及裴溝村的不少村民,甚至包含跑「石樓-裴溝」線路的客運司機等人。聽咱們問詢牛文啟宿世此惹事的真假,人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她娘家距此僅五裡路,嫁過來幾十年了,她是個老實人,從不哄人,她所講的工作都是可信的。
人們說,她八歲就開始講前生的事,而且後來她和家人曾按她宿世回憶住址去找過她宿世在西安、河南的老家,全都找到過,當時社會發展慢,好些當地都仍是她回憶中的姿態;老人至今還能講西安、河南省的方言;而她家門口現在還在運用的一個小柴灶,街坊說,老人家親手造的這個灶的款式是河南式,這個村裡只此一個,款式十分獨特。
為什麼記住宿世的人這麼少呢?為什麼咱們都不記住自己的宿世呢?
依照佛經,這是「隔陰之迷」。佛說「入胎、住胎、出胎」的苦楚太深,把回憶徹底喪失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南禪七日》時講過:神識在入胎時,就像一隻蒼蠅忽然進了電風扇相同,更確切說是進攪拌機,立刻被攪進去並給攪暈了。僅這一關,就能讓咱們一般人徹底迷失回憶了。
「住胎」:佛在經中,稱住胎時為「胎獄」,和坐監獄相同受罪。既使前面入胎時沒有迷到,到這裡,悶十個月也給悶迷了。
「出胎」:佛說「如千針刺鮮肉」的苦楚。所以,小孩生出來,皮膚碰到空氣,就如拿千萬把針頭刺扎鮮肉相同,沒一個不哭的,太苦楚了!
既使是一個人修行得很了不得了,能夠做到入胎、住胎不迷,可是到了「出胎」這一關非迷不行。能夠出胎不迷者,那真是證果的大阿羅漢,乘願再來的佛、菩薩、聖人了。
除非「奪舍」。所謂奪舍,就是奪了他人的房舍——肉身去住。
南懷瑾先生在講《我說參同契》一書中,說道家和密宗有一種功夫叫作奪舍,就是把自已的神識進入剛死的嬰兒的體內。能夠奪舍的人,一般有較a高的修為,而且功行和品德也是很高的,為了不再轉世被迷(隔陰之迷),他是借個身體持續再來修煉,所以他們是出胎不迷。南懷瑾先生說:「假如品德不夠,幹這個,會犯天條的。」
牛文啟老人對屢次轉世投胎閱歷,前後158年的工作記住很清楚。
依據「隔陰之迷」理論,我認為,牛文啟做騾馬商人以及高官之前的某個宿世,一定有很高的修煉水平。否則無法解釋她這三世158年間的轉世回憶。從她自述發願為村裡修觀世音菩薩廟多活了不少年來看,可見一斑。
她說此生的壽數本來是25歲,因發願要為裴溝村修觀世音寺廟,沒有資金,一向活到88歲,才將觀世音廟修起開光。她說修寺院的目的是讓觀世音菩薩的形象留在人世,讓咱們知道真有輪迴,真有菩薩,不要做壞事。之後她說不再來人世了。
在偏遠村莊,訪問這樣一位老人,聽她敘述她的宿世閱歷,看見沒有讀過書的她寫繁體字,背誦子(經史子集?)等,真是十分不行思議,覺得就象是佛陀在面前,給我宣講法界的真實性相同的震懾。也對經上「一切有為法如空中閣樓,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的教訓,有了一點感觸。
回四川後,我曾上網查材料,清順治16年是哪年?那年的狀元是否範無病?但最終沒有查到確切材料。不知道是否是老人的方言翻譯失誤?比方把「解元」誤為「狀元」?仍是時刻回憶有誤?這個就需要有條件的同修們盡力去揭開這個謎底了。
和老人三天近距離共處,感覺她十分憨厚仁慈,的確不行能為此哄人。而且她多年堅持敘述這個宿世此生故事,也沒有從中得到什麼好處,仍是一向堅持敘述這個相同的故事。
共處三天,這位老人的仁慈真誠,給咱們很深印象。她曾於2007年皈依佛門。下圖是她的皈依證,法名「妙文」,真是十分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