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鐵一中(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2023-03-31 06:46:00
導讀:長沙鐵路第一中學位於長沙市芙蓉區向韶村,創辦於1958年,原隸屬廣鐵集團公司,2004年移交長沙市人民政府管理。1999年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更名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環境優雅,教學設施一流。堅持「育人先育德」,德育特色鮮明。全面落實「培養人人有愛好,個個有特長,具有國際視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標。現有教職工245人,6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300人。
學校向清華、北大、浙大等各類大學輸送了大量人才。現已成為小語種人才培育基地、出國留學人才培養基地。音體美「小三類」也頗具規模和特色,藝術團、民樂團多次榮獲省級、國家級大獎。為國家培養了一批體育專業人才,向解放軍隊、省隊、國家隊輸送運動員20多人;學校定向越野隊是全國的一支勁旅,跆拳道運動隊已初具規模,穩步發展。
堅持「育人先育德」,德育特色鮮明。全面落實「培養人人有愛好,個個有特長,具有國際視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標。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學生個個有導師,老師人人是導師,導師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導,思想引導,生活指導。學校尊重學生差異,充揮發展學生個性,開設有五大類40多種校本課程,有20多個常態化的學生社團,10多個特長訓練隊。豐富的課外活動和校外實踐,使學生各盡所能,各顯其長。
歷史
20世紀
1959年下半年由解放二村遷至二裡牌賀家塘新校舍(現址),更名為「長沙鐵路職工子弟學校」,設有小學、初中、高中。
1961年秋,鐵道部為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撤銷長沙鐵路局。學校由武漢鐵路局下設的教育處領導。
學校原有高中部學生轉入衡陽鐵路中學就讀,少部分轉入長沙市五中就讀。
1963年武漢鐵路局撤銷,成立長沙鐵路分局(隸屬廣州鐵路局),同時成立長沙鐵路普通教育辦公室,管理管內中小學校。同時該校的初中部、小學部分開辦學。中學部為「長沙鐵路子弟中學」(簡稱長沙鐵中),小學部為「長沙鐵路第一小學」 (原長沙北站鐵小改為「長沙鐵二小」,該校於1987年5月撤銷),兩校共一個校址,人事與財務統由中學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1966—1968年學校停止招生。1968年4月,中、小學又合併,更名為「長沙鐵路五·七子弟學校」,仍為中學部、小學部,歸廣州鐵路局基建處第三大隊(設在長沙)管轄。1969年7月成立學校革委會。
1969年為貫徹毛主席的「學生以學為主「的「五·七」指示,該校春季恢復初中招生。開設課程有語文、政治、數學、工業基礎知識、農業基礎知識、還專門開設了學工、學農、學軍的課。學校年級按營、連、排編制管理。取消學科教研組等。
1971年2月恢復高中招生,學制為「二·二」制。1971年6月恢復「長沙鐵路子弟中學」和「長沙鐵路第一小學」的校名,並逐步成為一所具有初步規模的完全中學。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
為加強學生勞動技能教育,學校於70年代初創辦了勤工儉學集體企業——長沙鐵中校辦工廠。主要是機械加工,也生產過變壓器和課桌椅、教具、校服等。
1973年「長沙鐵路第二中學」成立,該校更名為「長沙鐵路第一中學」。
1975年,學校實行開門辦學,在長沙縣青山鋪(現為青山鎮)購地150畝,建立了學農分校,分期分批組織學生邊學習邊勞動,進行勞動與教育相結合。1995年底建新校舍修操場將工廠拆除。
1983年3月長鐵分局撤銷長鐵普通教育辦公室,成立教育科,實行中學管小學的管理辦法。長鐵一中管理長鐵一小、長鐵三小(於1986年6月20日撤銷)和長鐵四小。
1983年12月底,長沙鐵路分局恢復「長沙鐵路分局普通教育辦公室」。1984年2月長鐵一中也就將長鐵三小和長鐵四小分離出去。長鐵一小視為長鐵一中的小學部。校長辦公室與總支辦又合併為政工辦。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