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視頻通話 運營商擔心"顆粒無收"
2024-09-17 03:19:10 1
在微信推出2.0版本時,外界曾探討以它為代表的即時通訊應用,通過文字信息與語音簡訊方式會否對傳統的簡訊、彩信業務造成衝擊。一年之後,微信再度推出支持視頻和語音通話的4.2版本,這再次引起外界關注,尤其是運營商人士,他們幾乎在試用的第一時間就發出「運營商顆粒無收」這樣的慨嘆,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騰訊的野心就是成為第四大運營商」。
運營商人士「脊背一涼」
7月19日晚上,安徽聯通濉溪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峰覺得脊背一涼。試用了微信新版本後,他發現視頻和語音功能是聯通旗下的同類IM即時通訊產品「沃友」所無法比擬的,隨後發表的一則微博中,他提到更關鍵的一個問題「在3G或WIFI環境下,可以免費視頻通話,也可切換為語音通話,除了消耗一些流量,運營商顆粒無收。運營商的管道之路該怎麼走?進入管道的內容,是否該無所限制?」該微博引發業內不少人士的回覆討論,有同僚給他回覆:「對微信有恐懼感,感覺語音業務已被徹底打敗。」
各大科技網站似乎也有同感,在介紹微信4.2版本時紛紛用上了「不給運營商留情面」之類的標題。
王峰告訴《IT時報》記者,當時的感覺和疑問如今依然存在:「從我的層級很難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這個問題要留給大家思考。」即便如此,他也承認「微信做的是很好。」
在王峰引發的討論中,不少人通信行業的人對於微信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向傳統電信行業帶來的衝擊採取了理性的態度。一位ICT(信息、通信和技術)專家就表示:「運營商必須勇於面對管道化的問題,做好管道各個環節的服務,做好自己項目的同時,再投資一些優秀的公司,一樣是可以掙錢的。」
移動網際網路變革電信業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Talkbox人士介紹,曾經的微信與Talkbox一樣只擁有語音簡訊功能,對著手機錄一句話,就會發送到對方的手機上,很新奇,但與雙向、不間斷的語音通話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從實用習慣上尚不會對運營商的語音業務造成太大影響。微信4.2的視頻聊天功能在美國也早有FaceTime這一先例。
一位運營商IM即時通訊產品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相信視頻聊天功能很快也會改變大量用戶的使用習慣。」前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就表示過:「巨大的競爭正由網際網路而來。」 這引發運營商們對自己逐漸「管道化」的擔心,即只能向用戶提供上網通道,而不能從碰壁的移動網際網路中分的更多利益。
從發展的眼光看,網際網路和電信行業發展、融合成新的移動網際網路是必然的,無論運營商怎麼擔心和牴觸,也無法阻擋趨勢的到來。所以與其限制像微信這樣的移動網際網路新生物,不如順應發展的潮流,及早找到新的商業機會。比如,像微信、微博這一類消耗數據流量的產品,完全可以成為運營商從語音業務轉入移動網際網路數據流量業務的契機。
運營商應壯士斷腕?
儘管運營商的重心轉向數據業務,但去年三大運營商的語音業務收入仍佔很大比重,其中中國移動尤甚:「網際網路公司直接做語音業務是遲早的事,你可以阻止skype,或者禁止其他應用加載語音通話功能,但無法阻擋大勢!」
對於運營商究竟該如何應對,王峰認為可借鑑韓國運營商的方法。韓國監管機構近日已批准該國移動運營商們可對over-the-top(OTT) VoIP 應用程式的使用進行額外有效收費,或對其進行完全限制。此舉明顯旨在保護運營商的語音收入。
此外,三大運營商早已分別推出了各自的即時通訊產品,希望同樣佔據市場機遇,但有專家分析,網際網路公司不但具有先發優勢,從功能更新的實際情況來看也完全沒有保守的思維:「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市場往往只看第一名是誰,用戶基本集中在第一名應用之中,第三第四名沒有意義。」
前述運營商即時通訊產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既然意識到未來的市場動向,運營商或可用更果斷的魄力「捨棄一部分語音收入,將自己的同類產品加速地發展,其實運營商此類產品的融合通信特點更鮮明、溝通安全性更強,這些都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