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管理的六大技巧(十個讓管理者頓悟的故事)
2023-05-26 19:56:53 3
故事一:銷售總監死後
一個銷售總監死後,和上帝喝茶,上帝認為他太能說了,會打擾天堂的幽靜,於是就把他打入了地獄。
剛過了一個星期,閻王就滿頭大汗找上門來說:「上帝呀,趕緊把他弄走吧」。上帝問:「怎麼回事?」閻王說:「地獄的小鬼們都被他激活了,天天開晨會,講夢想,談發展規劃,跳團隊舞,弄滿意度。我說話都沒人聽,他還要我做組織架構,工作流程,目標設定,薪酬設計,績效考核,地下工作者也要注重形象,提高服務技能,讓所有人滿意。上帝大怒:「讓他上天堂,看我怎麼收拾他」。
一個月後,閻王遇見上帝,問:「上帝,那個搞銷售的人被您收拾得怎麼樣了?上帝停住腳步,回答說:「你犯了三個錯誤,第一,你應該叫我經理!第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上帝,只有客戶才是上帝!第三,我沒有時間和你閒扯,我要去做報表了。
故事二:豪華的進口轎車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故事三:一定是你媽做的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故事四:這是伊豆酒窩大道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故事五:我的志願是小丑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故事六:喋喋不休的老公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故事七:必須追上它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籲籲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故事八:事出必有因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故事九:豬
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故事十:坦然地面對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