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曾是四大文明古國 為何如今卻窮的吃不上飯 幾點原因很重要
2024-05-22 19:39:07 2
埃及的人口不斷增加但耕地面積小還有氣候與農業政策的不完善。埃及地處地中海的東南,有著豐富的尼羅河,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和溫暖的氣候和得天獨厚的地形,因此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農耕活動。由於其悠久的農耕史,埃及在亞非洲地區也是一個巨大的糧庫,即便是希臘的古代城市也要到埃及採購食物。在羅馬帝國時代,有一段關於埃及的歷史記載:埃及出產的食物,足以供養大半個羅馬。從這裡可以看出,埃及的農耕是多麼的繁榮。但埃及的糧食供應越來越緊張,再加上埃及的工業和農業發展的政策,造成了現在的貧窮和高饑饉。最近幾年,埃及的食物儲備只剩下了不足50%,而且還需要從其他地方進口大量的食物,可是民眾的衣食住行卻始終無法得到改善,依然陷入了饑寒交迫之中,曾經以農耕為主的埃及,怎麼會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有三個理由。
首先,埃及人均耕地擁有率低,可供利用的耕地數量也相對較小。埃及擁有100,2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地勢比較平緩,大多數地方都是低洼地帶,埃及96%的國土是沙漠,也就是說,埃及只有4%的土地是可耕種的。
但埃及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埃及必須要在農業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才能維持這麼多的人口。然而,經過數千年的持續開採,埃及的土地價值也在一點點的被壓低,因此埃及現在的國土很難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需求。
其次,在埃及,僅有兩個氣候模式,即:地中海和熱帶。埃及的大部分區域都是乾旱的熱帶,降水少,天氣又熱又幹,地中海的年平均降雨才200 mm,缺水又不適合耕種。
埃及的重工業輕農策略是對農業發展的一大障礙。埃及在工業時代進行了大規模的基建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消耗,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亞斯文水壩的修建也造成了土壤的貧瘠和產量的減少。埃及人為了獲得足夠的資本來發展自己的產業,於是就把埃及的農業搞得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