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救子的故事:大兒子因貪財而丟掉弟弟性命(寓言故事)
2024-05-22 16:13:08 2
範蠡是春秋時期越國的謀士,幫助越王勾踐復國,滅了吳國,最終功成身退。之後範蠡又三度經商,富可敵國,可以說範蠡的一生十分傳奇,被人們稱為陶朱公。關於範蠡還流傳著一個救子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什麼事情呢?
範蠡救子的故事
在《史記》當中的記載,範蠡有三個兒子,有一次,範蠡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被判了死刑。範蠡知道此事後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是,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後人將其理解為拿錢賄賂官員買命,實際上這句話的本意是身份高貴的人死的要體面一些,不能死在鬧市當中。
範蠡深思熟慮後讓小兒子帶著一千兩黃金前去楚國救人,然而大兒子覺得自己是哥哥,應該自己去,甚至以死相逼。最終範蠡無奈妥協,讓大兒子帶著黃金和信件去拜託楚國的莊生。莊生在收到信件和黃金後,想辦法說服了楚王,讓其大赦天下。
大兒子出門時還多帶了些金子,他覺得莊生不值得託付,自己去賄賂大官。楚王大赦天下後,高官告訴大兒子此事,大兒子認為給莊生的金子白送了,因此想要回來。莊生本來收金子後就交給妻子,不僅不讓動,還說自己如果死了,一定要將金子還給範蠡。大兒子卻沒想通這其中的關鍵。
範蠡救子的結果
在大兒子將金子要回來之後,莊生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侮辱,因此向楚王進言「臣之前提議的事情是為了國家,可是,百姓們卻在瘋傳是有人接受了賄賂,想藉此時機釋放陶朱公的兒子,請大王明鑑。」楚王大怒,將範蠡的二兒子直接在鬧市斬首之後才大赦天下。
大兒子最終帶著二兒子的屍體和金子回去了。家人都悲痛不已,範蠡卻說,自己早已預料到了這個局面。因為大兒子出生時家裡較窮,因此對錢財比較看重,而小兒子出生時過著好日子,對錢財沒有概念,如果是小兒子就絕對不會要回來金錢。
其實司馬遷對範蠡很崇拜,覺得他很完美,可是人都是有缺陷的,因此編了這個故事讓其老年喪子,有所缺陷。因此這個故事並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