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寬容的1000字作文
2024-05-20 04:32:06 2
篇一:寬容
古人云:「寬則得眾,寬厚得福。」寬容包含了理解、體貼、善待他人的精神。人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或衝突,處理得不好,就會使人感到不愉快,甚至會發生極端的現象。要想使自己生活得快樂,寬容就是正確的方法。
小時候,我常常眨著天真無邪的眼睛,撒嬌著抱著媽媽的胳膊問:「你告訴我什麼是快樂,好嗎?」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寵溺地摸著我的頭髮,微笑著對我說:「快樂啊,就是寬容待人。」,我撓了撓我的頭髮,疑惑不解地問:「媽媽,那什麼又是寬容呢?」媽媽耐心地向我解釋:「寬容,就是要原諒那些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情的人。比如說在路上別人不小心撞了你,,而你卻不生氣,還告訴他沒關係,這就是寬容,明白了嗎?」我眨了眨眼睛,還是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對寬容的認識也漸漸的更清晰了,寬容不僅是一種快樂,還是一種美德。記的那一年,我從外婆家回來,發現了小我兩歲的表妹把我最喜歡的寶貝——巴比娃娃給「扼殺」了。頓時,我火冒三丈,氣打一處來,直想上前揍表妹一頓。可我並沒有這麼做,還是忍住了,因為我腦子裡仍記著媽媽對我所說的寬容。於是,我放棄了對表妹動粗的念頭,默默地走上前去,把頭骨分離的芭比娃娃給重新接好,然後看了看表妹,發現她正低著頭,嘴裡小聲地說著:「表姐,對不起,我只是想看看芭比娃娃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所以才弄成這樣……真的對不起。」她越說越小聲,只差沒有哭出來。而我笑了笑對她說:「以後可不要再拆了啊,芭比娃娃可怕疼的哦!」表妹看我不生氣了,也高興回答:「好,以後我再也不拆芭比娃娃了,我就知道表姐最好了,呵呵!」,看著一臉燦爛笑容的表妹,我的怒氣也煙消雲散了。
寬容不僅可以讓他人感到快樂,也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難免與別人產生摩擦、誤會,甚至是仇恨。大多數人都以為,只要我們不原諒對方,就可以讓對方得到一些教訓,也就是說:「只要我不原諒你,你就沒有好日子過。」其實,倒黴的人是我們:一肚子的窩囊氣,甚至連覺也睡不著。下次覺得怨恨一個人時,閉上眼睛,體會一下你的感受,你會發現:讓別人自覺有罪,你也不會快樂。只有對別人不苛求,自己才會快樂。
那麼我們要學會寬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容人之過,容人之短。記住別人的好處,忘掉別人的錯誤,原諒別人的缺點,就能夠獲得心靈寧靜和適意
學會寬容,就是學會尊重別人,也就是學會尊重自己。學會了寬容,你也就擁有真話、真知、真情、同時也擁有快樂。
篇二:寬容
看到這個題目,不禁想起了周恩來的一個故事:一次,理髮師給周總理理髮,總理咳嗽了一聲,刀子把臉刮破了。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周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這樁小事,使我們看到了總理身上的美德。
寬容是一種美德。留心一下,不難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做到寬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眾人的歡迎。像周總理這樣待人寬容,平易近人,當然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和尊敬。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只要是無惡意的,就應該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像周總理這樣主動承擔責任,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所致,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過錯,如果在日常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寬容對待,就等於給對方提供了改過的機會。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依靠這一點,得到眾臣鼎力相助,從而開創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爭權中,魏徵曾鼓動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得帝位後,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為唐朝盛世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再說秦王嬴政,若不是聽取了李斯「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應其深」的喻諫,收回逐客令,實行不計前怨的政策,恐怕就會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難以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縱觀歷史與今天,如果沒有「海納百川」的寬宏氣度,不具備寬容的美德,開創一方事業只能是一句共話。
有的人就不具備寬容的美德,他們心胸狹隘,凡事斤斤計較,不肯吃虧。如慈禧太后,僅因為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殺我的馬,我殺你全家」,於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罵呢?當今社會上有一些人也是這樣,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會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還有的人對別人的過失總是耿耿於懷,時時想著揪別人的小辮子。這樣的人,典型的「雞腸小肚」,心胸狹隘,待人刻薄,根本沒有一點寬容之心,這種人還能談什麼成大器,立大業呢?
總之,寬容是一種美德,只要我們本著「和為貴」的原則,決不計較別人過失,又多為別人考慮,就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係,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當然,對於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或是破壞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壞分子及人民的敵人,就不能盲目地寬容,以致重演農夫救蛇的悲劇。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錘打擊,決不心慈手軟。
寬容是一種美德,當今社會大有發揚之必要。讓我們大家都來講一點寬容,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好。
篇三:寬容
寬容是水,給別人以清爽;寬容是秋,給自己以成熟;寬容是大海,匯聚了涓涓細流的彎彎江河,撐開無垠的胸襟;寬容是宇宙,能夠無限地容納一切客觀存在的物質與觀念。寬容是大度,是以大海的胸襟、宇宙的胸懷包容無數星球的肆虐與自己意見不和的人和事。
寬容是快樂之本。寬容朋友無意的誤解,能使友誼之樹常青不倒;寬容親人一時的過失,能使幸福之花常開不敗。如果人們不深刻理解寬容的含義,心胸狹隘、言語刻薄、得理不饒人,就會如同摸黑夜行,時時摔跤,陷入無窮的煩惱。
寬容是美麗之源。天空是寬容的,她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了她的深邃之美;大海是寬容的,她容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了她的遼闊之美;森林是寬容的,她容忍了弱肉強食一時的殘酷,才有了她的原始之美;宇宙是寬容的,她容忍了星座裂變一時的更替,才有了她的神秘之美;時間是寬容的,她容忍了各色人等一時虛擲,才有了她的延續之美……但是,寬容有時與懲治密不可分,懲治是另一種寬容。法制如果容忍了罪犯的橫行,將失信於民,從而失去他的威嚴,因此懲治罪犯是對人民的寬容;自然如果容忍了汙染的侵蝕,將災難重重,從而失去他的美麗,因此懲治汙染石碓生命的寬容……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乘法自己。」別人犯了錯,我們為此大發雷霆,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雨果也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別人,決不是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在短暫的生命裡程中,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人生更加快樂。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上在禪院裡散步,看見牆角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道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一會兒,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禪師的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現剛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寬容是德,它饒恕所有令自己能接受或不能接受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