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氏袋貂:有袋類中母系社會的代表(雌性需要更早獨立)
2024-05-19 08:01:07 2
利氏袋貂是一種生活於澳洲的有袋類,它們也是目前利氏袋貂屬中唯一的一個品種,和袋鼯、袋貂等都有著比較近的親緣關係,雖然在兩千萬年前它就已經出現,但是目前利氏袋貂的數量還是非常稀少的,處於瀕危狀態,下面就跟著探秘志一起來看看吧!
利氏袋貂長什麼樣子
利氏袋貂的樣子和福島縞袋鼯類似,它們的體型都不大,並且大部分毛髮都呈現灰色,腹部泛白,但是利氏袋貂只有腦袋上長有黑色的條狀花紋,而背部是沒有的,尾巴末端則呈現黑色,它的臉型和蜜袋鼯一樣非常像老鼠,但是眼睛和耳朵更大,修長纖細的指爪也使得它能在枝頭靈活的爬行和跳躍。
利氏袋貂的生活習性
利氏袋貂很少在白天出現,基本上只有在夜晚才能看到它們,並且非常低矮的樹上是沒有的,只有在最高的那些樹的樹冠頂部才能發現它們,它們平時最愛群居,因此每個種群中的成員多達12個,平時會在樹洞中搭建巢穴給幼崽休息,而這些巢穴的位置也多在距離地面六米到三十米高的地方,因此它們的跳躍能力很強,每當需要覓食時就會不斷的在樹和樹之間跳躍尋找。
平時利氏袋貂會在黃昏時分開始出來覓食,主要就是尋找一些樹木的樹液和昆蟲,它們最愛荊棘的樹汁,而在桉樹的樹皮下也能發現不少類似蜘蛛、蟋蟀或者白蟻等這類昆蟲,不過它們攝入的八成營養都來自樹汁,但是在繁殖期昆蟲的蛋白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營養。
利氏袋貂的繁殖方式
利氏袋貂的繁殖能力並不像鼠類那麼強,它們一胎只能生下最多兩隻幼崽,而且一年只能繁殖一次,並且大多採取的是一夫一妻制,利氏袋貂的種群中遵循著母系社會的原則,因此脾氣暴躁的大部分都是雌性,它們具有非常強的領地意識,而且一個種群中往往只能有一位強大的雌性領頭者,而未成年的雌性也會在性成熟之前就被斷奶,且常常會比雄性更早的離開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