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關於臘月二十四的作文
2024-05-30 00:53:09 1
第一篇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第二篇
昨天是農曆臘月廿三,中國傳統的「祭灶節」,俗稱「小年」……一大早,在朋友圈裡,關於小年消息就被大家瘋狂轉發,大開啟「忙年模式」,在春節民俗中,今天是「撣塵日」,還沒有打掃衛生的市民,要記得大掃除哦!
民俗專家介紹,南京人對小年的時間有三種說法,分別是臘月廿三、臘月廿九和正月十五。昨天是傳統的「祭灶節」,有灶臺的南京人家會在送灶時,在灶王像前的桌臺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黏住」灶王的嘴,不讓他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不過,現在大多南京人家裡都沒有了灶臺,以燃氣灶取代,祭灶儀式簡化成了貼一張灶王爺的畫像,擺放一些供品。或者吃頓餃子和團圓飯,也算是送走「灶神」了。
今天農曆臘月二十四,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老南京人素有的傳統習慣,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據民俗專家介紹,「塵」與「陳」是諧音,人們也藉助這個表達除陳、除舊的美好意願。在打掃衛生的民俗中,還有臘月二十七「洗福祿」。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