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龍:中國江西出土的巨龍類(誕生於7000萬年前)
2024-05-26 03:27:10
贛南龍是一種蜥腳次亞目中的巨龍類恐龍,誕生於6600年前-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國江西省的贛州市龍嶺鎮發現的,這批化石並不是非常完整,其中僅僅只包含了部分椎骨化石,比如背椎和尾椎等。
贛南龍的化石發現
贛南龍最初是在2013年於中國的江西省發現的,這批化石包含了一整段完整的背部脊椎和一塊中間尾椎骨,其中大的椎骨側面凹陷多達三個,而它的橫突板則交叉呈現一個K字型,背椎出現了方形的凹槽,前端錐體發育比較弱一些等。不過它的整體特徵並不是和其他蜥腳次亞目恐龍相似,而是和師氏盤足龍類似。
贛南龍目前的化石被完好的保存在中國贛州市的自然博物館之中,最終在科學家的研究下發現它屬於一個全新的多孔椎龍類的新種屬,因此便將其按照發掘地進行了命名,取名為「中國贛南龍」,希臘名稱則為「Sinensis」。
中國江西省發現的恐龍
中國是目前發現恐龍化石數量最多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江西省卻不是國內發現的恐龍化石最多的地區,目前為止僅僅只發現了三種而已,包含了泥潭通天龍、通天龍以及贛南龍等,其中通天龍和泥潭通天龍都是屬於小型恐龍,體長只有2米左右,而贛南龍目前的體長並不明確。
蜥腳次亞目恐龍的特徵
蜥腳次亞目恐龍大多脖子和尾巴都非常細長,佔到身體的三分之二,並且四肢粗壯,但腦袋比較小巧,眼眶後縮,鼻孔幾乎長到了頭頂上,牙齒分為圓錐狀和勺子狀,幾乎都是非常適合啃食植物的類型,它的胸骨非常厚實,但是尾椎卻呈現鞭子狀,成為身體上最長的部分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