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氧吧城市」排行榜 江西4個城市入圍
2024-05-26 00:56:06 2
這個日子註定寫進史冊。2015年12月8日7點至10日12點,北京史上第一個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紛紛停課,而不少家長在接到停課通知的第一時間,就決定帶上孩子「逃離北京」。
紅色預警顯然不會止於一個,而深陷重霾的,也絕不僅僅是北京。霧霾已經成為常態,經濟先發地區幾無倖免。而要徹底治理霧霾,專家認為至少需要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面對這種局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向空氣良好地區「環境移民」的行列。
民眾有呼吸新鮮空氣的而權利,但我們要跑到哪裡,才能暢快地呼吸?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中國依然有很多城市保留了對自然極限的尊重與克制。基於完全公開的數據,標準排名推出「2015年中國『氧吧城市』排行榜」,為大家提供一個躲避霧霾的路線圖。
我們從一個城市的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等三個維度,來對中國城市進行綜合排名,考量一個城市是否能稱得上「氧吧城市」。為你揭秘中國「氧吧城市」排行榜。
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等指標代表一個地區或城市的「肺活量」,數值越大,說明這個地區或城市的「肺活量」越大,抵消汙染的能力也越強。由於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產生量和排放量等數據暫時無法獲得,我們以空氣品質的優良天數值來進行間接衡量或者校正。
基於數據採集的可行性,我們以中國內地地級以上城市樣本城市,在此基礎上加權排名,最終得出排名靠前的50個城市。
最大贏家是江西,廣東福建有亮點
「2015年中國『氧吧城市』排行榜」前10名為:江西撫州、山東威海、江西吉安、安徽黃山、江西景德鎮、福建南平、廣東珠海、海南三亞、江西上饒和廣東深圳。江西省4個城市入圍前10名,從而成為最大贏家。
進入排行榜的50個城市,絕大多數屬於所謂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中深圳表現突出,位居第10。
排名靠前的省份基本屬於華中華南版塊,處於亞熱帶地區,生物量比華北、西北大很多。以有7個城市入榜的江西省為例,根據江西省林業廳數據,該省森林覆蓋率為63.1%,居全國第二位。江西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在2014年達到45.95%,綠地率達42.74%,同樣位列全國第二。江西省僅有4540多萬人口,人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綠化率自然就會高一些。
森林覆蓋率達到40%,是中國進達到小康社會目標的一個重要指標。《2014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39.70%和35.8%。而在城市建成區綠化率方面,國際宜居標準是50%以上。在中國,達到這一標準的城市僅有珠海、新餘、九江和景德鎮。放在五年的維度裡去看,中國城市的綠地面積和綠化率均在逐步抬升,但增長緩慢。隨著城市工業汙染的不斷加重,過慢的綠地增長速度,顯然不利於城市的宜居環境。
北京突擊「造肺」,還是難敵霧霾
不過,有的城市的「肺」很大,也難以抵擋霧霾的侵襲。比如北京。
作為中國的首善之區,北京容易聚攏各種資源,也善於利用各種大型活動改善自己的硬體條件。比如,在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之前,綠化覆蓋率並不高,而因由奧運,北京修建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一大批面積龐大的郊野森林公園。所以,單從「2013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2013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兩個指標看,北京的排名分別位於13和34,完全有資格進入前50強,無奈的是,在「2014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這一項,北京只以204天排在第97名。
顯然,如果不從汙染源開始治理,無論打造多大的「肺」,也難以還給公眾好空氣。
一些著名的旅遊城市,比如杭州、成都、桂林等,未能進入排行榜前50強,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我們希望這些山清水秀的城市,不再重蹈那些霧霾之城的覆轍。
我們希望,「2015年中國『氧吧城市』排行榜」能為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的促動作用。可持續發展從來都不僅是一個技術水平和設備更新的問題,它更是一種發展模式和文化品質問題。對此有擔當的城市管理者,有理由贏得我們的掌聲。
聲明:《中國「氧吧城市」排行榜 江西4個城市入圍》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發酵的戀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