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身邊的體育精神徵文
2024-06-09 01:58:07 1
第一篇
2008年,是我們所有中國人最驕傲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奧運會將在我們中國舉辦。
說到體育,我的體育並不好。每次跑步比賽我都跑得很慢,都是最後幾名。儘管是這樣,但我仍然認為真正的運動不在於你跑得快或跑得慢,也不在於最後有沒有勝利,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參與,有沒有盡你最大的能力堅持到最後。但許多人都忘了這一點,老是在比誰跑得最快,老是嘲笑那些跑得慢的人。
我們運動是為了鍛鍊身體,而不是為了勝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篇故事,它的主要內容是:有一次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選手們出發了,過了很久,當第一個選手到達場內,觀眾席發出了熱烈的鼓掌聲。但那個選手已累得筋疲力盡了,他一次一次跌倒,一次一次爬起來。眼看後面的選手快追上來了。突然,他昏倒了,但最後他還是努力站起來,跑到了終點。雖然,他不是冠軍。但我認為他有參與,他跌倒後,還一次次爬起來,堅持跑到了終點。這樣就已經足夠了。而有些人就因為自己跑得慢,而逃避跑步,感到羞愧。你跑得慢,但堅持跑到終點還是比逃避跑步的人好。
我心中的體育精神是:運動不在於獲得勝利,而在於你要積極參與,並堅持到最後。
第二篇
「行百裡者半九十」,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格言的時候,怎麼也弄不清它的意思。走一百裡路,已經走了九十裡,還差十裡,就到達目的地了。為什麼說這才剛走了一半呢?我帶著這個問題去問老師。老師講解了半天,我還是將信將疑,可是沒過多久,在一次體育課上卻有了親身體驗。
那節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是測驗八百米中長跑,這可是我最頭疼的一個長跑項目了。我硬著頭皮站在了起跑線上。「砰」發令槍響了,我趕緊邁步跑起來。開始二百米,我跑得還可以,一邊跑一邊瞟著同組的同學們。第二個二百米我邊跑邊開始出汗了。我一邊調節著節奏,一邊暗暗給自己加油鼓勁:堅持,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跑完七百米了,我感到渾身發酸,兩腿像灌了鉛,呼吸也變得氣粗了,步子也邁不開了,我向前望了望,哎喲,還有一個彎道,足足有一百多米。「還堅持得了嗎?」我問自己。十步、二十步……這段跑道怎麼這樣長啊,比前七百米還要長。我只覺得心要從胸膛裡蹦出來,嗓子又幹又熱,兩條腿已不聽使喚了,眼睛不自覺的閉上了。我聽見老師同學們在喊「終點要到了,衝刺啊!」我睜開眼,只覺得自己要窒息了,實在沒有力量向前跑了,便由跑變走,最後腿一軟,跪坐在地上了。
同學們到達終點後,又都朝我圍攏過來,幾個同學說:「看,就差那麼二十幾米!」我也懊悔地搖搖頭。我今天就為最後二十幾米而失敗了。跑完七百米只能算是跑過了一半,而失敗則在這最後的幾十米上,這不正是「行百裡者半九十」嗎?
是啊,十裡對九十裡而言是短的路程,但卻是關鍵。在體育運動上,短跑的最後一秒,跳高的最後一躍,足球場上的最後一記射門,不都體現出「行百裡者半九十」的道理嗎?只有在最後關頭衝上,才能獲得成功,反之,則功虧一簣。
在學習上、生活上乃至人生道路上,止步於九十,前功盡棄的現象還少嗎?就我自己而言,不也從止步於九十中得到了教訓嗎?「行百裡者半九十」道出了多麼深刻的哲理這件事難忘,給我深刻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