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是什麼意思:過度努力但收益無增長(網絡流行詞)
2024-06-22 15:47:01 2
之前網絡上流行起一個詞,就是「內卷」,不僅有很多工作的人說起內卷,就連學生也都說起內卷。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因此有一些小夥伴就在網絡上詢問:內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麼內卷到底是什麼梗呢?接下來就跟著探秘志的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這個詞最早來源於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後來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戈登威澤將一類文化模式達到某種形態之後,既沒有穩定又無法轉變為新的形態,只能在內部轉變,從而變得更複雜的現象稱為「內捲化」。而克利福德·格爾茨也曾對此進行過研究。
格爾茨在印度尼西亞調研時發現爪哇島的資源有限,再加上政府的行政障礙,他們的農業無法向外擴展,因此日益增加的勞動力只能投入到有限的生產環境中,最終形成了「沒有發展的增長」,因此格爾茨用「農業內捲化」來形容這個發現。
而現在,我國的許多高校學生也用這個詞來指代他們陷入的非理性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的一種狀態,也有許多工作的人用其指代同行競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來競爭有限的資源,導致個人整體的收益努力比下降的一種現象,通俗來說就是努力的一種「通貨膨脹」。
流行背景
在2020年的時候,就有幾張圖片在網絡上刷屏,圖上幾個騎著車的學生,他們有人邊騎車邊看電腦,後來這位同學就被人們稱為了「卷王」,「內卷」這個詞也隨之流行開來,後來有人寫了一篇《績點為王》的文章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文章中談到清華北大的內卷狀況,還談到了 「培訓班鄙視鏈」「學區房排位賽」等內卷事件,引發大家對於內卷的探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