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風家訓演講稿
2023-12-12 00:20:02 4
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裡,它充滿正能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家風家訓演講稿,歡迎大家參考!
【小學生家風家訓演講稿1】
記得小時候,我背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儘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裡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麼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對象。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
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家風」不僅是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通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注重自身修養的提升,
通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繫,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小學生家風家訓演講稿2】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指導下,每個家庭在不違背國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現代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良好家風;藉助網際網路家譜為工具傳承家文化(家規、家訓、家風),延續家興業旺,譜澤後世;實現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自從我踏入社會,爸爸就教育我說吃虧是福。不要在乎一點點的得失,有舍必有得,我這樣做著,在工作中,我認認真真,勤勞肯幹,領導也願意安排給我很多工作做。甚至有時領導不安排,我都會主動幫助別人做工作。有時暗地裡想想,真吃虧!賺一樣多的工資,卻多做了幾倍工資的工作。吃虧是福!父親的話鏗鏘有力,一下子將我從繁雜世俗裡解脫出來。想想,人這一輩子,功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凡事想開點,培養自己的寬厚大度,與同事相處,氣量大些,不要斤斤計較,這樣不僅沒有失去什麼,反而會得到同事們的理解和尊重,這對我來說不是更重要的收穫嗎?而且,放眼望去,每個有作為的人,都是在不斷地吃虧中成就和強大起來,從而變得更加聰慧和睿智!樂於吃虧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自律和大度,有句俗話說得好「人不能把錢帶入墳墓,但錢能把人送往墳墓」,人的欲望能成就一個人的事業,也能毀滅一個人的事業,我們不是經常能看到那些斤斤計較的人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害人害己的慘境嗎?每每想到這些,就會覺得父親說的特別在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吃虧並不代表處處讓著別人,讓他人天天欺負,甚至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如果連這都無動於衷的話,那麼就(本文來自:www.bdFqY.cOM千葉帆文摘:家規家風的家長發言稿)誤解了吃虧是福的含義了。吃虧是福的真諦是叫我們學會寬恕他人,不要跟他人太過計較,但當自身利益受到嚴重侵犯時,我們也應當毫不猶豫地捍衛自己的權利。為了讓我的孩子能做到,我也一定會用這句「吃虧是福」的家訓,教育她成人。希望她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並成為心裡充滿陽光、充滿愛、對社會有用的人。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小學生家風家訓演講稿3】
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好的家風家訓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與鞭策。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常常對女兒教誨,做到言傳身教,這也是我的家風。
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對我今後的影響很大。記得在我十歲左右,我的母親出門買菜,沒多久鄰居家的阿姨急急忙忙的來到我們家,說我母親被自行車撞了,當我和父親跑過去的時候,已經發現母親捂著小腿坐在路邊,鮮血已經染紅了小腿。旁邊是一個滿頭大汗不知所措的小夥子在一邊不停得道歉。看著小夥子慌張的樣子,母親對父親說,我沒事兒不要跟人家生氣,送我去衛生所包紮下就行了。隨後,我們去了衛生所,所幸母親的腿只是刮傷,經過醫生處理之後並沒有什麼大礙。一路跟過來的小夥子,還是一再表示歉意,說要進行賠償。父親委婉的拒絕了,還讓小夥子不要太在意。後來,我問父親為什麼不讓他賠錢,父親對我說,首先人家不是故意,再就是他不是也陪咱們一起去醫院了嗎,孩子你記住,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都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當時的我似懂非懂,但是父親的話卻在我心裡紮下了根。
如今我已經當爸爸了,我的兒子讀六年級,他非常有禮貌,也很孝順、有愛心,沒有辜負我們對他的培養。我經常教育孩子要做到萬事以孝為先,這樣才能嚴以律己。但也許你會說對於一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來說很難,其實並不難。我就經常告訴孩子:你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十分高興,這便是孝;你在父母下班回家時,將拖鞋遞到父母跟前,這便是孝;你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後,為父母端上一杯熱茶,這便是孝;你在家裡時,多幫父母分擔些家務活,這便是孝;哪怕你在父母生日時沒有禮物,只有聲祝福語,這也是孝。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有那份心意,那麼那件事情就會變得十分大,十分有意義。
記得有一次答應孩子給他買的東西忘記了,孩子沮喪地說:「爸爸你違約了。」為了兌現諾言,我毅然的冒雪給他買了回來並認真的說:「孩子我沒有撒謊」。然而當我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時,孩子又會認真的回答自己犯過的錯誤並說:「爸爸我沒有撒謊」。
我覺得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家風家訓會給孩子一個引導作用,家庭氛圍也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需要高度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樣才能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路。
家風家訓在每個人家庭都有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訓其實都是異曲同工的。送大家一句我最喜歡的一句話,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