誑駕受封
2023-10-04 06:00:44 2
直隸固安縣境內有條渾河,原本綠波蕩漾,河水既可灌溉莊稼,又可供人畜飲用。但由於明末清初戰亂頻仍,二百多年間,渾河疏於治理,再加上自然因素,使得河底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如果夏季暴雨滂沱,極易使河堤決口,從而造成水災。
于成龍任直隸巡撫不久,便有心治理渾河。然而境內百姓剛剛度過荒年,元氣尚未恢復,治河工程浩大,勢必勞民傷財。于成龍為此事茶飯不香。
這天,于成龍進京面聖領取朝廷下撥的二十萬兩救災銀。公事已畢,康熙帝問各位大臣:「朕即位以來戰事不斷,現在終於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朕很想出去走走,京城近郊可有什麼好玩的去處?」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于成龍,因為他是畿輔,京師周圍是他的轄地,自然他最熟悉。于成龍沉思片刻,奏道:「陛下,固安美景甚多,既有太子三公,又有玉帶一條,陛下正可遊覽!」
聽說有這麼多景致,康熙帝很高興,就帶著隨員起身前往。固安只是一個小縣城,轉悠了半圈,也沒有見到什麼特別之處,康熙帝有些不悅了,責問于成龍勝景到底在哪裡。
于成龍用手一指,不慌不忙地說:「陛下請看,前方不遠即是太子三公:那一片房舍即是太子務,環繞的田地分別是北公田、中公田和南公田啊!」
聽于成龍這麼一說,隨行人員紛紛發起牢騷,這算什麼景致?不就是村舍和農田嘛!于成龍的屬下也都緊張得大氣不敢出,這弄不好可是欺君之罪啊!于成龍並不慌亂:「所謂遊覽美景其實重在緬懷先賢,啟迪智慧,此處雖沒有名山秀水那般壯觀秀麗,但文化底蘊倒也濃厚,陛下正可睹物抒懷!」
康熙帝忍住火氣問:「那玉帶一條在哪裡?速帶朕前去!」
于成龍在前面引路,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渾河岸邊。渾河真是名不虛傳,河水洶湧,汙濁不堪,河堤年久失修,高低不平且土質鬆軟,被河水一衝,似乎隨時都有垮塌的危險。
見此情景,大臣們竊竊私語,有人跪奏要辦于成龍誑駕欺君之罪。康熙帝看看于成龍,怒道:「這就是你說的玉帶?」
于成龍趕緊雙膝跪地:「陛下容稟,這裡以前的確是玉帶一條,漁歌唱晚,清波粼粼,只是近些年缺乏治理,河床抬高、河水變汙、堤岸年久失修,遂成隱患。微臣冒死誑陛下前來,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還望陛下體恤微臣!」
康熙明白了,原來這個于成龍是假借遊覽勝景之名,騙他來此察看好下旨治理渾河呀。「于成龍,你有什麼苦衷?莫不是你想治河卻讓朕替你掏銀子吧?」康熙帝看著跪在地上不敢答話的于成龍,「好吧,看在你心懷百姓的分上,朕暫饒你欺君之罪並成全你的心願,命你治理渾河,如何?」
「那這治河經費……」
康熙帝一擺手:「朕再撥給你治河專款白銀二十萬兩!來年開春,這桀驁不馴的渾河定要變成造福黎民的永定河!成功了重重有賞,若失敗絕不輕饒!」康熙說完,也不遊覽了,帶領隨行人等提前回宮去了。
于成龍起身擦擦額頭上的汗。這下好了,得到了皇帝的批准,關鍵是有了那二十萬兩銀子,就不需要向老百姓攤派了。固安百姓聽說巡撫大人要治理渾河,不用徵派都紛紛拿鍬拿挑子自覺加入到治河大會戰中。于成龍跟有經驗的河工商議,一邊疏浚河道開挖新漕,一邊加固加高堤岸。于成龍將直隸巡撫衙門的日常政務一應託付給布政使鄂爾泰處理,自己吃住都在堤上。
治河民工見巡撫大人帶頭幹活,與大伙兒同吃同住,都非常感動,幹起活來分外賣力,熱情高漲,工程進展得非常順利。這天,于成龍正推著一車石子上河堤,忽然看見老家的兒子戴著孝帽尋來,原來是于成龍的老母親去世了。
聽此噩耗,于成龍五內俱焚。早在他孩提時代父親就病逝了,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並教他讀書識字。他中年入仕,母親變賣了家裡所有值錢的物品給他路上做盤纏,這一別就是二十年。這二十年來自己四處為官,各地奔波,本想回家看看老母,卻一直苦於公務纏身不得閒暇,本打算這次修完河道就請假回家探母,想不到母親卻已經走了!
按照規定,朝中官員父母去世可回家為父母居喪守制。可是眼下治河工程正在緊要處,再過個把月天氣就要轉冷,土地一上凍就不好開工了,再說自己可是領了皇命治理渾河,誤了工期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起境內百姓啊!想到此,于成龍讓兒子先回去料理祖母后事,自己等工程完後再說。
晚上,于成龍就在河堤邊自己簡陋的棚屋內設置靈堂,拜祭母親,僚屬紛紛垂淚。不巧的是,夜裡下起了大雨,為防意外,于成龍強忍喪母之痛冒雨在堤岸巡邏。悲痛加上雨淋,于成龍第二天就病倒了。康熙帝得知消息,急派御醫前來診治,所幸只是氣鬱於胸、外感風寒,幾副湯藥下去,病情慢慢好轉。
前後歷時半年,治河工程終於在冬至前順利完成了。康熙帝看著高大寬闊的堤岸、綠波粼粼的渾河水,龍顏大悅,不但不追究于成龍先前的欺君之罪,反而大加讚賞,當即賞銀一千兩!于成龍將這些賞銀全數分發給辛苦半年的民夫們,並拿出自己的俸祿殺豬宰羊,在渾河岸邊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因康熙帝曾說過要將此河變成永定河的話,再叫渾河也名不副實,於是就改為永定河。
這半年來于成龍幾乎沒有離開渾河半步,也不知布政使鄂爾泰的日常政務處理得如何,下屬和老百姓是否滿意。現在工程結束,他簡單收拾了一下行裝,回到了巡撫衙門。多日不見,原以為鄂爾泰會出來迎接,誰知于成龍走進大堂,卻見鄂爾泰端坐堂上,面色冷峻。
于成龍不明所以,鄂爾泰先開了口:「於大人,你治河有功,又得了皇上的賞銀,按說我該恭喜你才對,可是不巧得很,有人在聖上面前將你告了!」
于成龍一愣:「告我什麼?」
鄂爾泰陰惻惻地一笑:「告你假扮清廉,實則貪贓枉法!那告狀的人說,年前皇上剛撥給你二十萬兩救災款,後來又撥給你二十萬兩治河專款,一共四十萬兩,這些銀子恐怕你沒少私吞吧?」
于成龍氣得鬍鬚直抖:「你……你有何證據?」
「證據嘛,當然有!皇上已命我搜查你的住處,實不相瞞,大人的住處我剛剛查驗過,的確別無長物,但床榻之下有幾個密封的罈子,請問大人那裡面裝的是什麼啊?」
于成龍明白了,這鄂爾泰是坐在這代理巡撫的位置上不想下來了,所以在皇上面前誣陷自己,真是人心險惡啊!
鄂爾泰幸災樂禍地帶人闖進于成龍的臥房,不由分說砸開了罈子,然而讓他失望的事,罈子裡竟全是黃土!鄂爾泰如一個洩了氣的皮球,沮喪地看著于成龍。
原來,于成龍每到一處為官,離任時都帶走一壇黃土留念。由于于成龍全權託付鄂爾泰照看巡撫政務,使他藉機窺知于成龍臥榻之下幾個神秘的罈子,於是斷定一定是貪汙的金銀財寶,偷偷到皇帝面前告了黑狀,沒想到卻是幾壇黃土!
于成龍氣得臉色鐵青,指著鄂爾泰的鼻子罵到:「你這個卑鄙小人,貪戀權位不擇手段,竟敢在皇上面前誣告上官。」
鄂爾泰「撲通」一聲跪在于成龍的面前,哀求道:「大人,原諒下官一時糊塗做了錯事啊!」
幾天後,聖旨到:鄂爾泰嫉賢妒能,污衊上官,革職查辦;于成龍政績卓著,清正廉明,擢升為河道總督加左都御史職,賞銀一萬兩,並允假三月為母守孝,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