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由來和演變(為什麼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有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2023-10-24 02:41:12 1
我國中秋節有吃月餅的傳統習俗,月餅圓圓的,象徵著圓滿、幸福,表達著希望和家人團聚的願望,中秋節親朋好友互相贈送月餅,等到中秋節夜晚,頭頂明月,品嘗月餅,已經成為我國古老的傳統。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有一種說法,據說起源於唐朝,據說在唐高祖時期,突厥連年侵犯大唐邊塞,於是出徵西北,擊潰突厥,大舉獲勝,並於八月十五凱旋歸來,皇城一片歡呼,大擺宴席慶祝勝利,這時有位吐蕃商人獻禮,皇帝打開一看是胡餅,就將餅分給群臣和將士,唐玄宗嫌胡餅的名字不好聽,據說這月餅的名稱還是楊貴妃起的,從唐朝那時起,月餅的名字就在民間流傳開。
在關於月餅的許多傳說中,流傳很廣泛的說法是「月餅傳信」,相傳元朝末年,蒙古族統治者的殘暴統治使得老百姓非常憎恨,到處都有反抗行為。於是統治者為了防止老百姓造反,規定民間不準私藏鐵器,只允許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還規定每十家要供養一個元兵。這些元兵監視和管制著漢人,無惡不作。老百姓對元統治者已經到了不能忍受的境地。朱元璋謀劃著八月十五的夜晚組織起義,利用「月餅傳信」,就是把內藏字條的月餅傳遞給每家每戶,字條上寫著「八月十五殺韃子,家家齊動手」,用來傳遞起義的暗號。
到了八月十五這天晚上,老百姓掰開月餅,見字條就馬上行動起義,掀起了一場反抗元朝統治者壓迫的鬥爭,後來為了紀念這次反元起義,老百姓每年中秋的時候都會吃月餅。也有人認為月餅餡裡的青紅絲就是代表著當年傳信的字條。從此以後,八月十五吃月餅就成了傳統習俗,農曆八月正是收穫的季節,中秋吃月餅就成為人們慶祝豐收、祝團圓、安享太平盛世的傳統節日。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要對月供奉月餅和瓜果。祭月禮畢後,合家分著吃月餅,代表團圓的意思。每當中秋的明月從東方升起,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吃月餅,頭頂一輪明月,開開心心,共享天倫之樂,這樣的中秋傳統習俗在我國一直傳承著,又圓又香的月餅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