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44式超重型坦克(集重炮鐵甲於一身)

2023-10-12 05:42:26 2

序言

自從一戰誕生以來,坦克作為一種攻防兼備的武器,歷來都是傳統陸軍的主要武器,這也從側面昭示著坦克對現代戰爭的重要意義。儘管世界上第一種坦克為英國人所發明,但坦克結構的完善則是由一戰末期的法國完成。而法國坦克更是憑藉其獨特的設計成為世界坦克發展史上為人津津樂道的一種全新思路,也成為了諸多《坦克世界》《戰爭雷霆》等遊戲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從今天開始,鐵匠就陪大家聊聊法蘭西戰後的重型坦克發展之路,第一個故事要從ARL-44開始說起。

題圖

戰前的法蘭西重坦簡史

既然要聊法國重型坦克,那麼就不得不提前解釋一下法國的國情與戰車工業問題。法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坦克作戰的國家之一,在30年代就獨立發展出了機械化大兵團作戰的概念雛形,領先於世界,而一戰的勝利也為法國坦克的發展基礎奠定了基礎。但禍兮福所倚,一戰的勝利同時也導致了法國軍事領導層在戰略上的集體保守:集群化高速推進的中、輕型坦克大量裝備勢必會導致國家削減傳統步、炮兵軍團的資源,進而削弱法國守舊派將軍們的影響力。因此法國戰前傾向於發展行進速度慢,但火力強大的重型坦克,通過這種「移動碉堡」支援步兵攻堅突破。

二戰前法國的B1重型坦克,在30年代被譽為歐洲最好的重型坦克

在這種思想的催生下,法國從1936年開始陸續裝備了400多輛B-1重型坦克。這種號稱「二戰前最好重型坦克」的坦克重達28噸,正面裝甲60mm,正面安裝一門75mm SA35榴彈炮。儘管火力和裝甲都是當時的頂尖水平,然而速度卻只有28km/h。除此之外,法國甚至還在1938年公開招標138噸重的FCM F1超重型坦克,用作齊格菲防線的突破力量。但這一切都隨著二戰的開始灰飛煙滅。

法國二戰前設計的FCM F1超重型坦克,重138噸,計劃用於突破德國重兵布防的齊格菲防線

在二戰中儘管沒多少德軍坦克能擊穿法國的B-1重型坦克,但德軍卻可以憑藉高效的對地俯衝轟炸和空地協調將落伍時代戰法的法軍重型坦克挨個「點名」擊毀,而由於法國迅速投降的緣故,許多法國重坦甚至沒來得及參戰就被德軍俘虜,這一結果也直接宣布了法軍坦克使用戰略的全面失敗。

法國戰役期間被遺棄在街道上的B1重型坦克

儘管面對德國先進的閃電戰戰術,法國的重型坦克使用策略宣告失敗,而隨著二戰的持續拉鋸與德國的國力衰退,歐洲東線戰場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重型坦克相互對抗的裝甲消耗戰模式,KV與虎式、IS與虎王的對抗也昭示著重型坦克的末路遠未到來……

ARL-44的發展前提:法國大國地位的下降與敵對國家的衝擊

儘管法國戰役後,當時的政府迅速投降並成立傀儡的「維熙法國政府」作為納粹在法國的代言人,但以戴高樂為首的自由法國依舊爭取到了英美和法國海外殖民地的支持,成為了歐洲盟軍的重要力量之一,加入到了光復法國、抗擊納粹的力量當中。而隨著二戰的持續,到了1944年巴黎光復時,盟軍中的法軍已經超過50萬人,1945年5月8日歐洲全境解放時,法軍總數已經達到130萬,成為歐洲既蘇、美、英之外的第四大力量。

1940年向德軍投降的法軍,法國戰役後190萬法國士兵被俘

但軍隊的規模掩蓋不了實力的薄弱:由於二戰中全境淪喪的屈辱歷史,法國軍工業受到了極大的挫折。與蘇、美、英三國相比,法國軍械大多來源於租借法案提供的國外武器與戰時繳獲,作戰實力最差。基礎工業也在德國掠奪與英美轟炸當中大量損失,國力下降嚴重。同時自由法國為了要求殖民地政府的支援,宣布勝利後將給與殖民地獨立權,這暗合了美、蘇戰後的新秩序構想,卻損失了法國的既有利益。對於自豪的法國人民來說,這都是難以答應的事情。

戰後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迅速衰退,殖民地體系土崩瓦解

另一方面,法國戰後四面皆敵。儘管在二戰中與美、英、蘇組成了暫時同盟,但四國利益各不相同必然各自為政建設戰後新秩序。蘇聯的敵對來源於意識形態,而英美兩國中前者是殖民地體系下的舊敵,後者是全球霸權主義的新仇,再加上有隨時再次復甦可能的德國,法國戰勝後的形勢也是岌岌可危。為此冷戰中的法國儘管是北約創始國之一,但卻奉行「提防英、美,壓制德國,小心蘇聯」的國防策略、國防上儘可能獨立,政治上儘可能自主

而此時,重建本國的國防工業也就成為了戰後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國防工業的重建之中,重建坦克工業也就成了具有振興民族自信心這樣的政治任務。在這樣的政治正確之下,法國急需一種國產坦克來振奮人心、重新振興大國地位,ARL-44的研發也就提上了日程

1951年7月14日駛過巴黎協和廣場閱兵的ARL-44

艱難的戰前設計階段

儘管ARL-44是1944年巴黎光復後立項的,但實際關於其研發卻早在納粹佔領期間就已經開始秘密展開。

由於迅速投降的緣故,再加之德國戰爭初期出於孤立英、美的考慮,法國的坦克工業並沒有被完全摧毀。像AMX、索瑪這些法國坦克大廠不僅沒有被德國遣散,而且還能通過為德軍服務的方式苟延殘喘下來。這些廠商大多在戰爭當中保留了較完整的設計和生產部門,只是不被允許再生產陸軍作戰武器,同時由於德國造船業的薄弱,許多戰前具備坦克生產能力的造船廠(例如FCM等)被要求為納粹海軍服務。這些廠商也就成為了戰後法國重建坦克工業的基礎。

《坦克世界》遊戲中的SARL-42就是ARL的總設計師莫裡斯·拉維羅特在法國淪陷的1942年秘密研發的

不僅如此,在維熙法國內部的反德軍官也組織起來,他們成立了一個名為CDM的地下反抗組織,領導國內愛國兵工企業和愛國武器設計師們的地下生產與設計。這些地下生產通常以民用或納粹海軍為幌子,專造一些法國遊擊隊與抵抗軍急需的武器。在1943年德國全面佔領法國之前,CDM就秘密開展了不少關於使用75mm主炮的30噸級坦克研發。這些研發不但指標很低,而且還被拆分成許多毫不相關的零散項目獨立展開,以避免蓋世太保和維熙法國情報部門的偵查。

法國戰後給CDM開的嘉獎令

關於二戰中法國的坦克設計師都搞了些什麼呢?這裡鐵匠以FCM和ARL的研發項目大致說一下:這兩家在1943年之前都位於法國未被佔領的「自由區」,所以監管相對寬鬆,進展也更快一些。其中FCM的研發項目是將戰前法國索瑪S-35中型坦克的單人小炮塔改為配置更合理的2人或3人炮塔(兩種不同的設計),同時增大炮塔直徑以容納威力更強的47mm SA37主炮。而ARL則是在總設計師莫裡斯·拉維羅特的領導下,基於索瑪S-35和G1坦克的經驗研發了具有3人炮塔和75mm主炮的SARL-42坦克。但是這些設計多數是零散的炮塔設計,且無一最終完成,再加之戰時納粹管制的緣故,導致這些前期研究都嚴重落伍於時代。

戰時FCM的兩個炮塔設計CG與藍圖,左為三人炮塔,右為雙人炮塔

1943年11月後,納粹徹底佔領法國全境並加強了對法國全境的管制與監控,CDM領導的坦克研發被迫停滯。但好巧不巧,德國人送出了一個「官方大禮」:他們要求法國廠商參與競標一種履帶式除雪機,負責為德國空軍跑道與海軍港口除雪。項目的主要承辦方為霍奇開斯、索瑪公司(也有一說是拉弗萊和洛林)。而CDM就利用這個機會要求參與設計師們「順便」完成坦克的設計。

為了不引起德國人的懷疑,設計團隊不得不將坦克的實際研發做好偽裝,用一些民用領域常見但軍用落伍的技術來掩人耳目:例如高聳寬大的車身、寬大的過頂式履帶等等……一切都看上去都與先進坦克無關,讓德國人以為他們真的是在設計一輛除雪車而已。

1942年芬蘭繳獲的蘇制履帶除雪車,利用坦克底盤或大型民用拖拉機改裝履帶除雪車是常見的事

最終基於除雪車的坦克研發項目沒有完成,但他們為法國光復後重建坦克工業積攢了寶貴的經驗。

1944年法國光復後,新成立的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戴高樂立即下令開始國產坦克的研發計劃。此時的法國陸軍除了擁有英、美坦克之外,還在掃清德國殘餘勢力的作戰中繳獲了大量的德產豹式坦克。但西線作戰的盟軍也遭遇了前所未見的強大武器:來自德軍503重型坦克營的虎王與虎式坦克成為了盟軍的噩夢,所有西線盟軍坦克都無法與之正面對抗。此時英國的步兵坦克(英國版的重型坦克)已經過時,美國則完全沒有生產重型坦克的經驗,這也為法國新坦克增重為重型坦克埋下了伏筆

1944年7月18日,德國503重坦克營的一輛虎王坦克與擊毀的M4謝爾曼坦克合影

重型坦克項目上馬

1944年10月9日,法國陸軍參謀長雷爾中將籤署了研發戰後第一種國產坦克的命令。起初命令還是設計一種35噸級中坦,裝備一門75mm主炮,使用一臺500馬力的塔爾伯特發動機提供動力,但裝甲方面只要求與美國的M4謝爾曼坦克類似即可。法國陸軍最初計劃訂購不少於500輛坦克,估計月產量在50-70輛之間,以滿足對德前線需求。這個項目在現在看來指標被定的很低,不過也比較符合法國當下百廢待興的工業能力

1947到48年在雷諾公司生產線上的ARL-44底盤

整個坦克的項目研發工作被交給研發團隊相對完整的ARL(呂埃工程公司)進行,因此也就被命名為ARL-44坦克。而這家公司本身就是法國軍火大廠APX的坦克部門,後來獨立成一家專門的設計工作室,專門幹一些履帶車輛的外包設計工作。由於沒有專門的工廠,坦克的生產計劃由雷諾與FAHM(聖查蒙德)分別代工。隨後,ARL的設計人員集中了雷諾和FAHM的部分設計師,由設計師拉法格負責,在接手了CDM戰時的一些研究成果後,開始了緊張的研發工作。

由於車身設計在法國光復之前就已經基本完成,所以ARL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炮塔設計與各方面微調上,再加之項目指標本身就很低,因此研發的工作進展很迅速。

最開始計劃用以施耐德75mm M1932高射炮改裝來的SA44坦克炮為主炮

ARL-44第一型設計車身前裝甲為60mm,首上迎彈設計,傾角為48°,等效約為90mm,首下傾角63°,等效130mm左右。炮塔採用新設計的ACL-1型炮塔,容納一門44倍徑的75mm SA44主炮。該炮由項目負責人拉法格在1942年領導的一個研發團隊完成,由75mm高射炮改進而來,可以在1000m距離內擊穿80mm鋼板。底盤依舊是由CDM設計的「除雪車」車身改裝而來,它沿襲了落伍但符合法國當下國情的B1重型坦克的行走裝置設計,採用了寬大的過頂式履帶和單側17枚小尺寸負重輪。動力後置和傳動後置,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由一臺塔爾伯特或龐阿爾生產的500馬力發動機提供動力,同時在側面安裝大面積裙甲保護行走裝置。按照計算,ARL-44的最大速度可以實現30km/h。

《戰爭雷霆》中ARL-44第一型就使用ACL-1型炮塔和75mm主炮

但很快在1945年2月的軍方審核當中,ARL-44的第一型設計被完全批判一番:此時的德軍已經面臨崩潰,ARL-44無論如何加緊測試還是生產都已經無法趕上對德最後一戰,急需「有」國產坦克的政治目標已然不再迫切。更何況ARL-44的初期指標過低,即便研製成功性能也無力匹敵美國M4謝爾曼坦克,更不能與繳獲德國的豹式和蘇軍的T-34-85坦克相媲美。而孱弱的法國戰車工業也不具備快速組織生產先進中型坦克的實力。為此必須增加ARL-44的噸位與火力,以重型坦克的姿態應對美蘇的先進中型坦克壓力

面對蘇聯T-34-85的衝擊,中型坦克的ARL-44在火力與機動性上並無優勢

ARL-44改為重型坦克後,項目改由DEFA(法國裝備研究與製造局)負責統籌進行,開始集舉國之力研發。新ARL-44改由ARL的原總設計師莫裡斯·拉維羅特領導設計,主要指標調整為:總噸位提升至50噸,前裝甲首上增加到120mm,傾角60°,使用美國M4A1的76mm主炮,最大時速不低於32km/h。同時將炮塔、主炮等分為子項目交由其他公司分別設計。另外因為早就給ARL-44下了「政治優先」「過渡坦克」的定位,法國陸軍也將原定500輛的採購量削減為150輛。

1945年2月的車身設計藍圖,將前裝甲厚度從60mm增加至120mm

在新ARL-44緊鑼密鼓的研發時,各子項目設計團隊的成果最為顯著。其中施耐德公司重新對坦克炮塔和主炮進行了設計,增加了防禦性與火力。最終負責生產的雷諾公司在1945年6月20日完成了改進後的ARL-44全尺寸木製模型,安裝了施耐德設計的全新炮塔和90mm SA45主炮。但噸位的增加也導致原本的500馬力發動機不再合適,於是ARL-44決定使用從德國黑豹坦克上拆下來的邁巴赫HL230 P30汽油發動機,並配備一臺小功率的辛卡汽車發動機負責驅動炮塔。

1945年6月20日, ARL-44的最終木製模型公布,圖為當時總設計師莫裡斯·拉維羅特在雷諾工廠的合影

研發完成後,ARL-44第一輛原型車在1946年3月1日下線。此時的ARL-44還是60mm前裝甲的中型坦克設計,安裝的也是提前生產出來的ACL-1炮塔。再加上主炮未定的緣故,安裝的也是最初的75mm SA44坦克炮。

ARL-44的第一輛原型車,此時還是ACL炮塔與75mm主炮,最終於1946年4月4日開始測試

儘管問題眾多,但出於政治考慮,法國還是在1947年定型了ARL-44重型坦克。同年施耐德炮塔與90mm主炮最終研製完成,並進行了裝車測試。1949年,首批17輛ARL-44重型坦克正式下線,裝備給法國陸軍第503坦克團,用於替換該團原先裝備的黑豹坦克。

法國戰後接收了大量的黑豹坦克

ARL-44的性能評測

ARL-44的研發過程歷經坎坷,在政治優先的大前提下,這種坦克的整體性能也可以用「一言難盡」來形容。出於政治優先的考慮,ARL-44的設計要求儘可能「完全自主」,甚至會為了避免與英美坦克雷同主動避開一些先進技術。再加之法國坦克工業在戰爭中只能秘密活動,發展緩慢,也基本錯過了二戰坦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ARL-44體積比虎王坦克還要大一圈,但各方面性能遠不如後者

所以縱觀ARL-44的總體設計,其實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用30年代技術」強行「逆天改命」的面子貨:車身行走裝置的技術直接來源於戰前的B-1重型坦克,甚至履帶都是照搬的B-1;底盤則是由CDM在德國人眼皮子底下秘密搞的「履帶式除雪機」車身;火炮甚至直接試圖從美國人手裡買謝爾曼的76mm M1坦克炮,受制於政治正確性才不得不從國產高射炮上改進;發動機更是直接從黑豹坦克上拆現成的……

坦克作為陸軍高精尖的武器,不單單是一個作戰系統單元,本身更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具體體現。而ARL-44卻是一輛「趕時間」又「苛求國產」的大雜燴,其性能可想而知。下面鐵匠從優缺點兩個方面來詳細盤點一下ARL-44的各方面性能:

優點

作為一款重型坦克,火力與防護是重中之重,而在這兩點上,ARL-44算是做到了優秀與合格。

博物館館藏的ARL-44重型坦克

首先火力方面,量產型的ARL-44安裝一門90mm SA45坦克炮。這種炮是施耐德公司在研究了德國88mm KwK 43坦克炮之後,利用本國的90mm M1926高射炮為基礎研製而來,這種高射炮本身就是法國海軍巡洋艦或者小型鐵甲艦用於高平兩用的火炮,因此彈道平直,初速也高達850m/s。施耐德在原來的高射炮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制退緩衝器,後坐行程更短,同時在炮管前方安裝了一個單腔室的衝擊式炮口制退器緩衝後坐力。並將炮管從原來的50倍口徑延長至65倍徑,進一步增加炮彈初速。

法國海軍的90mm M1926高射炮

在施耐德的改進之下,SA45坦克炮具備了出色的性能:發射普通的被帽穿甲彈(APBC)時,炮口初速達到了1000m/s,可以在1000米距離內擊穿170 mm勻質鋼板;而如果將彈種換為侵徹力更強的硬芯穿甲彈(APCR)時,其侵徹力足夠在600米距離內擊穿207mm勻質鋼板。在那個觀瞄設備落後的年代,這種穿甲能力已經足以「屠虎弒豹」,甚至面對虎王時也有一戰之力。同時這門火炮極其精準,在1950年的靶場測試當中,SA45坦克炮的精度要遠超黑豹的75mm KwK42坦克炮。也正因為該炮性能良好,在法國之後的重型坦克設計當中SA45也大多是首選火炮

除此之外,新的施耐德炮塔還安裝有一挺7.5mm遙控機槍

其次的優勢就是防護方面。ARL-44在AMX 56「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服役之前,一直都是法國防護能力最強的坦克。其車身正面防護更是登峰造極:車體為首上迎彈設計,裝甲120mm,傾角45°,等效值230mm;首下裝甲為50mm,傾角64°;車身側面為60度的垂直裝甲,並安裝有10mm厚的整體式裙甲保護行走裝置,構成了簡單的間隙裝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禦早期的破甲彈。

ARL-44的縱向截面藍圖,注意首上厚重的裝甲

ARL-44的側裝甲,注意其90mm主炮可以縮進炮塔內方便車輛運輸

由施耐德設計的大型炮塔前半部分為整體鑄造,正面裝甲不含炮盾可達110mm,再加上120mm的炮盾可以達到遠超紙面數據的實際等效值。炮塔的後半部分為鋼板焊接製造,厚度為30mm,防護性能稍差。除此之外,施耐德炮塔大量借鑑了黑豹G型炮塔的多面體設計,炮塔正面投影很小,且正面的炮塔側甲與前裝甲之間形成了很大的傾角,實際上增加了正面等效厚度。

一輛歸私人收藏的ARL-44靶車,注意側面炮塔的彈孔

另外即便不看裝甲設計,但從裝甲質量上來看,ARL-44的裝甲也相當靠譜。1942年,法國兩艘戰前建造的敦刻爾克級巡洋艦被維熙法國的愛國軍官自沉於港口,避免落入納粹之手。隨後由於缺少打撈能力,納粹將船上能用的武器拆下來,船身卻被很好保留。於是FAHM與雷諾公司在建造ARL-44的時候就專門從水下的戰艦殘骸上切割了大量的優質裝甲用於坦克製造,這些裝甲的性能甚至遠比德國戰爭後期製造虎、豹坦克用的裝甲都要好

法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斯特拉斯堡號在1942年被法國愛國軍官自沉後被義大利打撈起拆解掉可用武器,後被美軍在1944年持續轟炸,到戰後已只剩船體殘骸

缺點

但除了防護與火力之外,ARL-44的其他性能就十分落後了,不論行走裝置、發動機還是整體的可靠性都很差。

首先說行走裝置:ARL-44的底盤來源於CDM二戰中的「除雪車」設計,採用了與30年代B1重型坦克相同的獨立彈簧懸掛搭配小尺寸負重輪的模式。離地間隙較小,履帶的越野適應性很差。

進行越野測試的ARL-44

ARL-44的駕駛員在車左前側,右前側是電臺員

發動機方面更是困擾所有重型坦克的問題所在,在ARL-44上這個問題更為明顯:最初ARL-44計劃安裝一臺由塔爾伯特或龐阿爾生產的450到5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以滿足純國產的政治要求。原本500馬力的發動機在35噸級中坦上可以達到14馬力/噸左右的噸功率,基本滿足法國人的動力需求。但由於後期ARL-44改為50噸級重坦,原本的動力配置便根本無力滿足坦克的動力需求。再加上塔爾伯特與龐阿爾汽車公司在二戰中損毀嚴重,無力研發更大動力的發動機。為此法國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從現成的黑豹坦克上拆邁巴赫HL230 P30給ARL-44使用

黑豹使用的邁巴赫HL230汽油發動機

儘管邁巴赫HL230 P30在2500轉/分鐘時可以產生575馬力的輸出功率,瞬時極限功率可以達到600馬力。理論上可以將ARL-44的噸功率提升到12馬力/噸左右。但由於邁巴赫HL230是一款23升的V12四衝程發動機,排量小,本身是通過強行提高發動機轉速來「榨取」動力的,扭力小、發熱大、油耗高,更適合大馬力跑車而非坦克這類的載重車輛,安裝在黑豹坦克上也需要等體積1.5倍以上的散熱器才能維持工作。即便這樣黑豹坦克也還會經常過熱燒紅排氣管,安裝在ARL-44這種更重的坦克上發動機過熱更是家常便飯。所以儘管安裝邁巴赫HL230後,ARL-44的動力基本能滿足需求,但也需要大型散熱器進一步壓縮車身內部空間。

ARL-44俯視圖,炮塔後方的兩個圓形就是碩大的散熱器窗位置,用來壓制HL230恐怖的過熱問題

除此之外,就是糟糕的可靠性:儘管ARL-44號稱可以實現最大37km/h時速,但由於採用了德國的高轉速發動機,再加之ARL-44的傳動、變速箱、以及行走裝置都是源自法國B1坦克的糟糕技術(為低速發動機設計的),再加上噸位過重。導致坦克基本不敢高速越野,隨便增大油門都容易把變速箱齒輪組打壞,實際野戰越野時速只有18km/h,跟步兵急行軍的速度差不多水平。再加上糟糕的履帶適應性,ARL-44基本上沒有多少實際野戰實力。

ARL-44的公路行進影像

裝備與退役

從1949年量產到1950年停產這短暫的一年當中,ARL-44共計生產了60輛,其中40輛由FAHM生產,20輛由雷諾生產。首批ARL-44列裝給駐紮大穆爾默隆的法國503坦克團,用於替換原本的黑豹坦克,後期由於部隊試用時問題頻發,不得不將其改變用途為「重型坦克殲擊車」使用。ARL-44唯一一次公開亮相是在1951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大閱兵當中作為國產坦克以「振奮士氣」,除此之外便再無公開出現的記錄。

1951年7月14日參加法國國慶日閱兵的ARL-44坦克,這是服役期內唯一一次公開亮相

閱兵後,第503坦克團的ARL-44坦克被美國提供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與M24「霞飛」輕型坦克所替換,剩餘的ARL-44主要被分配給各種重建的坦克團當中。1953年後由於使用中的種種故障問題頻發,這些ARL-44最終決定被退役,並換裝美國最新的M47「巴頓」中型坦克。但由於蘇聯T-54/T-55的實際威脅,一直1953年11月都有利用其炮塔生產固定堡壘的設想。最終在1954年12月20日,ARL-44坦克完成退役,除5輛作為博物館館藏之外,其餘多數被拆解回爐、少數被作為靶車消耗掉。

法國陸軍503坦克團保存展覽的一輛ARL-44

一輛歸私人收藏,保存較為良好的ARL-44

尾聲

作為法國二戰後生產的第一種坦克,ARL-44承載著法國陸軍太多的希望。它為法國戰後坦克工業的重建提供了動力,振奮了法蘭西人民冷戰中的自信心;但也因過分強調完全國產的政治正確性和法國工業條件限制最終只能以一種不盡人意的方式收場。然而法國也是不屈的,在ARL-44研發的同時,全新的坦克項目也重新上馬,也就是著名的「141工程」,而這個項目誕生的兩大坦克AMX M4系列與AMX 50系列,鐵匠將在之後為大家逐一介紹。

下次我們聊這個的前身:141工程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