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態度為話題作文
2024-08-13 22:24:10 1
導語:為長者折枝,與人曰:「我不能,是不為非,非不能也。」孟子這句話也很好,他告訴我們:真「不能」與假不「能」決定著我們的命運。小編整理關於態度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不同的態度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是很多人心理都會抱持的一種想法和態度,其實這並不是非常正確的觀念,因為有時我們會阻礙別人的想法,無法體會對方的感受,也會因為自己的固執,危害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並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擁有這一種想法。
我記得有一個肯德基的廣告詞叫做「我要肯德基,我要肯德基啦!」我們可以由這句話去分析,這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有一個很大的共通點,就是「任性」、「固執」,而且如果沒有顧慮別人的感受,做一些無理的要求,可能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別人可能從今以後,再也不想理你、關心你了。這就是此句話的下場,負責任的態度、謹慎小心的處事,這是人與人基本的尊重,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好的態度會讓自己獲得讚許。
如果你主動協助別人,最好分內工作,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和平相處,而你自己一定眾所歡迎,別人也會對你留下美好的印象,自然而然的,你就會結交很多知心好友,獲得很多寶貴的友誼,受到別人的讚揚和歡迎,這些都是無可比擬的,是無法以「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來概括的,因為這句話的涵義即是說明要固執己見,似乎如同我們現在所讀到初中語文第一課所背道而馳的,相信透過這句話可以讓我有所警惕,可以獲得更多人生寶貴知識,學習包容與互相尊重對方的想法和看法,將自己根深蒂固的缺點加以改正,凡是不以自我為中心,處處與人為善,這是很重要的課題。
所以凡是不是抱持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是讓人覺得很美好的,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可以讓我有所領悟,體會出不同的人生經驗,俯拾即是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學問,是我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第二篇:生活的態度
在學校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重要的,太自負只會被討厭和辱罵,所以考上第一名才是考驗的開始。
之前我們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學,考試總是一百分,但是「他」也只是考試一百分而已,做人卻是零分,因為他的一百分讓他太有自信,要請他幫忙的時候要用請的,但我們想:全班不差你一個。因此他的朋友越來越少,知己都離開了他,孤單的他,並不會讓我產生同情心,分組的名單上不會有他的名字,但是同學腦海中的黑名單卻有他的名字。
一晚我認真地思考,他在哪一個環節出錯了,我發現只有一個環節出錯,那就是「態度」,傲慢的心態置他於死地,也許他在學習上是一等的人才,但是在表演、藝術、音樂不見得是一等人才,學習不等於全部,但是他把它劃上了等號,不聽取他人的建議,只會抱怨,成為讓團隊失去動力的來源,他的態度徹底打碎他在學校中的名譽。
我相信一句俗語:「可惡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謙虛的做人,把別人放到第一優先,以讚美來看待每件事物,「態度決定一切」,不要只會抱怨,抱怨很容易,提出建議與行動很難,體諒他人的辛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肯定你的長處,那你也要肯定我們的長處。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第三篇: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陣雨、一則新聞、一個故事,但天空絕不可能永遠哭泣,總會雨過天晴,這些轉折都會影響我們的感覺與心情。一則故事,可能就能徹底改變您對生命的態度!
以前我總認為生命不能換取任何東西因而認定它毫無價值可言,然而最近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就此,改變了我對生命的態度……。前陣子,我在偶然的機緣下,赫然地發現,原來倚靠我身旁,陪伴我突破人生瓶頸的知心好友,竟然是位「受虐兒」!
她的媽媽一位外籍新娘,她的爸媽並非因相愛而結婚,所以夫妻倆之間一點感情都沒有。也許是不甘心自己被冷落;或許是期盼丈夫能給她多些溫柔;亦許是她根本就打從心底不願嫁到這裡,所以她總是對女兒拳打腳踢,但我那位同學卻毫無怨言,因為她知道媽媽不是故意的,在這些慘無人道的虐待後,她選擇原諒,只因她相信我說過的。
在一天的開始,我總能吃到最豐盛的早餐,而她卻空著肚子上學;中午,我細細品嘗營養午餐,而她卻大口大口的狼吞虎咽,因為她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餐在哪兒?我問她:「你恨嗎?」她回答:」不,世界上比我可憐的比比皆是,我已滿足。」我又問「你曾想自我了斷嗎?」她仍回答:」不,我絕不放棄生命,連磚縫無土、無水,沒有陽光的惡劣環境下,都能長出堅忍不拔的小草,這種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又叫我怎能放棄?」從以上對話,您能想像她是一個智障兒還是一位受虐兒嗎?
聽了她的故事,我有一種感覺,她的堅強,使我更想奮發向上;她的樂觀,讓我更想迎向陽光、擺脫陰影;她對媽媽原諒的雅量,令我更想向那些曾幫助過我、愛過我的人道謝;她看待生命的態度,使我頓然明白:生命是不能換取任何東西,只因生命無價!她的處境、遭遇,令我想起一句話:「人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非只看見自己沒有的。」我擁有的有太多太多,但最難能可貴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命,它是我最大的財富,能活著,真的很好!
第四篇:自信是一種態度
人生當中,每條路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有坎坷在眼前,要想過去,完全靠自己的生活態度——自信,所謂的「自信」我是這樣理解的: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保持一顆勇敢、前進、愉悅的心,這三種元素具備了,你就擁有了「自信」,自信其實很簡單。笑一笑,點點頭,每種形式處處體現著自信。。
站在生活的舞臺上,許多人有悲傷,有遺憾,不要緊,保持一顆自信的心態。用心去面對明天,將明天過的五彩繽紛,正因如此,世界上才有了許多成功人士。可能大多數人認為,要想成功需要漫長的歲月,不停的堅持不懈才行。不過這只是成功的一種因素,有成千上萬的人努力了,甚至付出了一切,但終究沒有成功,所以說,自信是一種動力。有了動力,再加上努力,成功還會遠嗎?自信是奇蹟的出發點,堅信自己所能做到的,就會發生奇蹟,「自信」在自己的心中,「自信」仿佛散發著無窮的魔力!
快樂人生三句話中「我能行」不就透露自信的含義嗎?生活的困難像一條洶湧的海浪,而自信則是渡過海浪的船。用自信的生活態度去面對將來的歲月,你就真能做到「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第五篇:態度決定命運
我和細化一句格言「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命運。」這句話真的很好。為長者折枝,與人曰:「我不能,是不為非,非不能也。」孟子這句話也很好,他告訴我們:真「不能」與假不「能」決定著我們的命運。
態度往往決定著一件事的後果。例如:我們去訪問一些學校,幾乎大部分的同學都會說:家長讓我讀的,為了以後可以上大學讀的……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會說:為社會做貢獻的,為祖國出力的。而這些人往往是成績好的。
還有啊,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奧數題。叫我們解,然後明天在講(這道題可做可不做的)。結果有一個學習不是很好的一個同學遲到了,他這是以為是今天的作業,就抄下來。第二天,老師講了,問同學誰解出來了。結果,只有他一人解出來。這就是態度決定了他與我們的差異。
正確的態度就是一種品質,他不能靠一時興起,更不能急於求成。他應該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正確的態度是成功的必備的條件,每一個成功人士都不可能有不端正的態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一個重要的時期,而只有他們可以保持奮發向上的態度,醞釀在講的實力。而那些以習慣這種安逸的生活的人,早已變的混一天是一天了。
所以:態度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