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感悟生命作文
2024-08-16 15:12:11 1
導語:生命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我們敬仰的,生命給世界帶來奇蹟,也給世界帶來歡呼,生命給平凡的世界變得繁榮,帶來希望。小編收集關於感悟生命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悟生命
每一個生活都有生命。生命脆弱,同時也頑強。
螞蟻的生命是頑強的。儘管一股清風吹過就足把它們吹走,摔個粉身碎骨,消失在世界上。他們雖然生命短暫,可它們並沒有虛度光陰,它們渴望生命,做一隻勤奮的螞蟻,在有限的生命裡做出許多能做的事情。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文章,寫了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雨水的條件下,仍然不屈向上,茁壯成長,雖然它只僅僅活了幾天。小草沒有花兒一樣的美貌,也沒有樹的高大挺秀。但它不管生存在哪,哪怕是在重它幾百倍的石頭下也能生長。白居易寫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正是讚揚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張海迪是中國著名的作家,她在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因此她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15歲時隨父母下放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後來還翻譯編著了許多小說。她在人們心裡,展現的是那種快樂,堅強。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生命只有一次,不珍惜就沒了。我們的生命其實像螞蟻一樣,有可能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生命就結束了。而我們為何要在短暫的時間裡虛度呢?為何又不珍惜生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讓我們珍惜時間,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生命中的美好,價值與意義。
第二篇:感悟生命
生命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我們敬仰的,生命給世界帶來奇蹟,也給世界帶來歡呼,生命給平凡的世界變得繁榮,帶來希望。
生命是脆弱的卻可以很堅強,面對挫折和困難總是那麼的不堪一擊,面對困難好像只有退縮,但是生命改變了這一切,它讓如「攔路虎」的困難不再可怕,不再覺得退縮才是唯一的出路。使困難成為前進的動力這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實現希望和奇蹟是生命存在的價值。
不怕路遠,就怕志短;不怕緩慢,就怕常站;不怕貧窮,就怕惰懶;不怕對手悍,就怕自己顫。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風景。
生命存在的價值在於不斷地奮鬥,生命是為了化解更多的人類未知密碼,生命是為了更好地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類,生命要有遠大的志向:得其志,雖死猶生,不得其志,雖生猶死。
我愛生活,為了它的美好,我與困難開始了競爭。
誰虛度年華,青春就會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與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就不會虛度年華,青春就不會褪色,生命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文章閱讀網
第三篇:感悟生命
人的生命僅有一次,是十分珍貴的。所以,人們為了延長這來之不易、珍貴無比的生命,想盡辦法,有的養生,有的和時間賽跑,有的——各式各樣的方法層出不窮。
秦始皇很想延長自己的生命,為了長生不老,他多次派韓福出海為他尋找長生不老藥,耗費了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他還聚集了大批道士、方士在宮中為他煉製長生不老藥;他為了掃除天下士大夫對他這種荒謬行為反對議論的阻力,不惜「焚書坑儒」;到最後,他不但沒有長生不老,反而落得個千古罵名。
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節省時間就等於延長一個人的生命。」他總想在較少的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工作,於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寫作,從來沒有浪費過一分一秒的時間,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革命事業。魯迅先生與時間賽跑,用畢生的成就為自己贏得了在人們心中的永生。
如果珍愛身體便是珍愛生命的至高體現,那麼為了追求光明、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而撲火的飛蛾;為了堅持真理而被教會燒死的哥白尼;為了革命勝利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人,他們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惜以身相獻、以死相抵,他們的身體雖然破碎了,但卻留下了永垂青史的英名。可能有人認為,這種做法不是與唯物主義的「珍愛生命」反其道而行之了嗎?
我認為他們的做法不僅沒有與唯物主義背道而馳,更是生命價值的最高體現。他們雖然不能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這種生命體現——雖死猶生,讓生命增添了濃重的色彩,讓靈魂得到了無比的淨化。
唐朝有一位天才詩人,名叫李賀,因為一個「避諱(李賀的父親字晉肅,晉字與『進士』的『進』字同音,在古代,同音字要避諱)」,從而終生不能考取功名。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加上他自幼體弱多病,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最後只活了二十七歲,雖然英年早逝,一生卻留下了許多的膾炙人口的詩篇。人們在遺憾之餘,更多的是感慨。他的靈魂在短暫的生命中得到了升華。
一個人如果有展示生命價值的條件卻沒有這樣的必勝信念,他的生命也不會精彩。有如那扶不起的阿鬥。其父劉備雖逝,但蜀國還有趙雲、馬超等能徵善戰的勇將,還有諸葛亮、鄧芝等神機妙算的文臣,只要劉禪苦心學習,精心治國,招賢納勇,要想吞併吳、魏也並非不可能,可是他不思進取,對軍國大事不聞不問,整天沉醉在酒色之中,與小人同在一起,以至叛徒迭出,國力日減,最後當魏軍殺至城下時,他身邊早已無一人可以護駕,最後只能投降,降後樂不思蜀,傳為千古笑談:「生兒不像賢」,只因其無心。
我思來想去,最後,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身體只是靈魂的軀殼,沒有軀殼的靈魂也僅是一絲雲煙,只有健強的軀體配上充滿光彩的靈魂,生命才能更完整,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