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類作文怎麼寫
2024-08-29 21:48:12 2
感悟要做到有信度,即要真實可信。小編收集了感想類作文怎麼寫,歡迎閱讀。
什麼叫感悟?
感悟,是指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歷所產生的感想與體會,是一種心理上的妙覺。
它的表現形式不一,或漸悟或頓悟,或隱藏或彰顯。真正的感悟來源於人們的親身經歷與感受,有的是漸漸的領悟,有的則是瞬間的開悟。正是不斷的感悟使人們對人生、對事物以及對世界的看法發生改變。
所以,感悟平凡的小事,要從細心地觀察他們「不同之處」,從不同的角度做比較,從而得到真實的人生感悟,今天開心老師來說說寫好感悟類作文要注意的2個小細節:
1.感悟要做到有信度,即要真實可信。
因為真實的感悟才能讓人產生共鳴,而空發感悟,則容易矯揉造作,讓人反感。
2.感悟要有坡度,要自然。
面對人或事物,感悟不是一見即發的,而是有一個過程。必須要有關聯、過渡、蓄勢、鋪墊從而引出感悟,否則就會使人感到突兀,不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比如:
我不禁沉思起來,「是啊,這堅硬的青石板上怎麼會有一排小窩呢?說是天然的吧,太牽強了;說是石匠刻意雕成的吧,可這又不是什麼花紋或圖案,石匠又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正想著,老爺爺幾年前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滴水穿石,滴水穿石……」原來雨滴真能把堅硬的青石板穿出一個洞來!
這個例子寫「我」發現青石板上的「小窩」之後,並沒有立刻就發出了「滴水穿石」的感悟,而是先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為後來感悟的萌發做了蓄勢和鋪墊。這就是感悟有坡度的體現,會使感悟萌發得更自然。
感想類作文怎麼寫【二】
人生活在自然與社會彼此交融的複雜環境中。人為了謀求幸福的生活,不斷適應環境、改變環境,同時,客觀世界的人、事、物、景也會在人的生活實踐中反作用於人,不斷對人施加影響。這種反作用或影響有時比較顯著時,人就會產生獨特而明顯的感受。當人的某種感受反覆出現,人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收集生成這種感受的各種現象,並進行概括、歸納、總結,從而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以及隱藏在客觀世界中的「隱形」規律,進而去努力尋找應對這些影響的行為方法。所謂的感悟,「感」就是客觀世界作用於人,生成的具體感受;「悟」就是作者對客觀世界本質及本質規律的認識,以及應對客觀世界的行為辦法。
一.什麼是感悟類命題作文
命題明確作文標題,同時,從標題的內容上看,表達的是作者對客觀世界某個特定事物的感悟,這樣的命題作文,叫做感悟類命題作文。例如《明天會更好》、《幸福就是一種善意的付出》、《生命冷暖》、《每個生命都應向陽而生》等等。
二、感悟類作文命題的種類
(一)單一從感受(感覺)角度命題
作文命題單一從淺層次的感受角度出發,設定事物或行為給作者的感受,以這種感受來命題。
1.明確限定具體事物或行為——給人的感受。例如:《遲來的道歉》——「遲來」這種感受來自「道歉」;《是你撥動了我的心弦》——「撥動我的心弦」,即感動這種感受來自一個特定的人「你」;《陽光照著我前行》——「陽光」即「溫暖」感受,是「前行」過程中感受到的;《生活如玫瑰》——「玫瑰」這種美好的感受,來自於「生活」。這種具體事物或行為,有時「具體」是狹義的,指向特定的某一個;有時「具體」是廣義的,指向的是一個類別,或一個特定的範圍。
2.不限定是什麼帶來的感受——只限定給人的感受是什麼。例如:《其實我更累》——我的感受是「很累」,到底是什麼給我這種累的感覺,標題沒有限定;《疼》——只限定了具體感受是「疼」,什麼或誰給我的這種「疼」的感受沒有限定;《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標題只限定了具體感受「我的世界春暖花開」,沒有限定這種美好感受來自何方。
(二)單一從理論認知的角度來命題
命題拋開事物或事物的行為給人的感受,直接進入本質認知層面,揭示事物的本質,或事物內部蘊含的規律,只停留在理論認識層面,不指出在行動上該如何做。
1.單一揭示事物的本質。例如:《生命是一朵常開不謝的花兒》——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幸福,就是一種愉悅的心境》——揭示作者對「幸福」的本質認識;《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揭示對「憤怒」的本質認識。
2.單一揭示事物內部蘊含的本質規律。例如:《生命的價值源於自己》——揭示「生命的價值」受自我影響,自我決定自身的生命價值這一規律;《付出,然後才有收穫》——揭示「付出」和「收穫」的關係,指出「付出多少決定收穫多少」這一本質規律;《無欲則剛》——揭示「貪慾」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係,明確「貪慾」主導人的行為方式這一本質規律。
(三)單一從行為認知角度來命題
命題拋開客觀世界給人的感受,拋開對事物的本質認識,直接揭示在行動上應該如何應對客觀世界——即明確面對某種情況,人應該怎樣做。這種命題是用來指導人的行動方向和行為方法的。
1.籠統指明人的行為方向。例如《寫好「人」字》——只指明做人要做一個「好」人的方向,不明確具體怎麼做;《站在高處》——只指出做人要「站得高,看得遠」這一具體行動方向,如何做才能「站在高處」,沒有具體指出來;《生活在清雅的世界裡》——指明人生應該追求清雅這一行為取向,但沒有明確具體該如何做。
2.具體指出面對某種情況,人應該如何做。例如《俯下身去做事》、《別人的事也要好好管一管》、《退一步思考問題》、《給自己留點餘地》、《相信「下一次」》、《耕種自己的土地》、《堅信門一直開著》、《守住靈魂的本真》、《拒絕冷漠,傳遞溫暖》、《雙贏的智慧》等等。
三、感悟類文章生成的思維路徑
(一)感悟類文章具體生成的路徑
(1)客觀世界具體的事物作用於人的生活——(2)人生成某種感受——(3)多次經歷、多角度感受後,人自覺不自覺進行概括、歸納總結,對特定事物或行為形成特定的本質認知,或發現其中蘊含的隱形規律——(4)掌控、藉助這種本質認識或規律,明確自己在行動上該如何做。
(二)生成路徑決定寫作構成要素
1.選取生成同一感受的人、事、物、景——選取種類(人、事、物、景)可以單一選擇,也可以綜合選擇,但必須選取多個誘發這種感覺生成的「觸點」,——沒有足夠的數量,就無法進行概括、歸納總結,就無法找到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蘊含的規律認知。
2.明確寫出這種突出的感受——要具體、細膩。
3.透過人、事、物、景紛繁複雜的現象,探尋帶來這種感受的事物或行為的本質,認知這種感受背後隱藏的規律。
4.暗示或明確人應該怎麼做。
這一講,重點是讓大家理解什麼是感悟類命題作文,感悟類命題都有哪些具體命題形式,感悟類命題作文的常規寫作思路和構成要素。本節講述的內容,是基礎中的基礎。這一講雖然沒有動筆實踐,但它為具體寫作實踐環節奠定了必備的理論基礎,我們在理解上一定要做到深入、深刻、通透,這樣才能保證後面的學習無阻力循序漸進。
[感悟類作文怎麼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