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與人生作文600字
2024-08-19 15:24:10 1
持著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分析、處理你的事情,你就會發現你其實可以活得更加快樂、精彩。小編收集了態度與人生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態度與人生
戈壁上有兩顆種子,一顆怨天尤人,在抱怨中死去;另一顆深深紮根,長成一棵抵擋風沙的胡楊。這兩粒種子的故事告訴我們:擁有好的態度,才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我曾讀到這樣的話:「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變」。這句話清晰且深刻地道出了:態度好壞可以決定人生成敗。
歷史上有許多偉人的經歷證明了這個道理。西尼加曾說:「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由是則態度決定成,也決定敗也。「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吟詠完畢,西楚霸王項羽拔劍自刎,對手劉邦統一了天下。面對一時的失敗,項羽本可以渡過烏江,找機會東山再起,然而他的態度卻不樂觀,認為自己「無顏面見江東父老」,一代霸王的命運就此結束。
鄧小平擁有好的態度,即使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撤職,記「最嚴重的警告」的錯誤處分;縱使是「文革」時期被誣為黨內最大的「走資派」之一,屢次遭受批鬥,他也能泰然處之。最終,鄧小平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所以說,態度猶如船上的桅帆,態度正,則道路正;態度偏激,則方向偏離。同樣是在當今中國的教育制度下,為何學生的素質卻千差萬別?這也體現在態度上,面對繁重的課業和「山大」的學習壓力,態度良好,積極進取的學生往往容易成功;而態度不端,自暴自棄的學生不僅不易成功,甚至還可能走上歪路。所以,好的態度才能迎來成功的人生。
英格蘭學生愛爾莎,被迫切除部分骨骼,裝上假肢,但仍堅持自己的模特夢,成為名氣日增的殘疾人模特。當人生遭遇空谷時,應正視坎坷,迎難而上,架起一座跨躍天塹的橋。當你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挫折時,你會發現成功離你其實不遠。我只是一名學生,但我完成每一項作業之後,總會再花費一些時間來放大收穫,從不因作業多少而改變,沙沙的筆聲中,我的心裡總有一種收穫的滿足。
我要做一棵長在戈壁灘上的胡楊紮根大地,即使有烈日毒曬那又如何?只要擁有良好的態度,就能迎來成功的人生。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
第二篇:態度與人生
寓言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它以短小精悍、情節生動、寓意深刻、發人深省、故事性強、趣味性濃而引發讀者的熱情。寓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如果說寓言是一片茂密的園林,那麼,伊索寓言就是這園林中的一朵奇花。很多人都從中汲取人生道理,當然,我也不例外。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一篇名為《滑稽演員和農夫》的寓言。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一個滑稽演員因學豬叫學得惟妙惟肖而得到讚美和追捧,而一個農夫卻不以為然。第二天,他在衣服裡藏了一隻小豬,讓不知情的人們聽了一次真正的豬叫後,卻遭到人們指責說學得不像。最後,農夫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衣服中掏出了小豬,人們啞口無言。這無疑是諷刺的,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告訴了我們:如果有人心存偏袒,即使是面對著活生生的事實,也視而不見。
那麼,當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如何去處理呢?是大聲斥責這個說謊者,還是因得不到所謂的評判者的肯定而垂頭喪氣?都不是,當這種令人無奈的事發生後,我們需要的既不是發洩也不是灰心,而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既然你已經知道他的判斷是不公平、不正確的,那又何必受這個錯誤判斷的影響呢?這完全是不值得的。另外,你也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還不夠好?是不是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如此等等。這樣,經過這次,你也成長了、進步了,何樂不為呢?
在面對別人的批判時,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再去判斷它的正確與否。如若真是這樣,便改正;如若沒有這回事,便一笑了之,並不需要過多的爭執。也要更加勤奮努力,讓別人找不到任何的理由來批評你。古人有曰:「有過改之,無則加冕。」也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是在你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的前提下。
持著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分析、處理你的事情,你就會發現你其實可以活得更加快樂、精彩。
第三篇:態度與人生
古人云: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一切。本人也認為的確如此。就像我們的人生就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態決定的。
一個人,如果他的心態不夠積極向上,那麼他的人生也不會有什麼改變。相反,還會把自己束縛在內。
有一個人就是這麼不懂得放開自己,非得把自己束縛在內。他,在年輕是,被人陷害,做了九年牢,後來冤案昭雪,他終於走出了監獄。照常理來說,他應該是獲得了永久的自由。可他卻整天詛咒那些施予他不幸命運的人,直到快死了,也還是這樣。用他自己心底裡的仇恨、抱怨、詛咒束縛著自己整整41年。
想想,若是他以樂觀的心態來對待以後的生活,將被人陷害的事情用幾年的時光來淡忘。那麼他餘後的生活一定會豐富很多,精彩很多吧!
我們日常生活中,跟材料中的人持有一樣態度的人亦不在少數,然而,生活中持樂觀態度生活的人也有很多。
他,在20世紀上半葉,壟斷了整個美國的石油產業,操控著美國的金融體系,甚至連國會也對他言聽計從。然而,他卻由於種種原因患了重度抑鬱症,連世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最著名的醫生都好無辦法。
於是,他來到了中國河南的一座禪院,吃力的讀著《四十二章經》。看到其中的一句話,使他興奮不已。第二天便回國,下令解散財團,並辭去董事長一職。重新開始了他的人生,樂觀面對一切事物,並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他的頑疾也因此而不治而愈。一直工作到1987年——他去世時。那年,他93歲,無疾而終。
由此看來,心態真的可以決定人生。這個石油大亨,若不是積極地改變了生活態度,那麼他也不會這麼長壽,這麼成功地投身於慈善事業中。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積極對待生活,擁有樂觀向上的態度,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具有積極的心態才能戰勝消極的自我,成功才能屬於每一個人!
第四篇:態度與人生
古之成就大事者,不惟有絕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絕世之才和堅韌之志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心態也是成功的指南針,是人生的催化劑。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肌膚,空乏其身。對於「天之大任」,我們能否泰然面對,取決於心態。「子而思報父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一段歷史造就了勾踐滅吳的故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逆境中毫不退縮,挫折中未曾止步,而是於逆境中崛起,重創後屹立。西楚霸王項羽最終落得個垓下別姬,烏江自刎的下場,卻也造就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佳話。良好的心態,讓項羽永載史冊。後人撰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良好的心態,讓他們在滔滔歷史洪流中永不褪色。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被魯迅譽為「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更是司馬遷的嘔心瀝血之作。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有「史家之絕唱」美譽的《史記》,更是司馬遷雖遭宮刑而保持良好心態的表現。「恨私心有所不盡,文採不表於後世」,《史記》的成就,無疑向世人證明,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指南針,是人生的催化劑。
人生苦短,風雲難測。難以想像海倫·凱勒的世界,是怎樣漫長的黑夜。我不願再去窺探貝多芬被剝奪聆聽權利時最初的心境;身有殘疾的霍金,宇宙中瀰漫著這位科學巨匠睿智的思維;天生智障的舟舟,步入音樂的殿堂,儼然一切生命的主宰……忽然明白了生命中非凡的含義,是重創之後的屹立,是逆境中的崛起。良好的心態讓他們遐邇聞名。
也有人因不能超越變化而走向了歷史的極端。決定「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的海子,毅然將身體迎向呼嘯而來的列車,難道他曾忘記夢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嗎?讓向日葵開滿世人心間的梵谷,卻在向日葵金黃的陰影中扣響了扳機;將是撒哈拉沙漠描繪得栩栩如生的三毛,卻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難道曾經的那句「生命真是美好,我要迎接每一個朝陽升起的明天都已經付諸東流嗎?
心態決定成敗。驀然想起「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挫折困苦中,請保持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