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浪費食物手抄報內容
2024-08-19 15:22:10 2
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李紳寫的《憫農》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一份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在清朝時,慈禧太后每次吃飯時,都有200多道菜,看到這些美味的菜,大家一定會口水直流。不過,慈禧太后吃每一道菜時,頂多嘗一扣,或只看一眼,有時連看都不看一眼。這麼多菜,就白白被慈禧太后浪費了,其實不是這些菜不好吃,而是她沒有胃口。這就是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04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國家糧食局確定「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為「糧食與建設節約型社會」。每一位市民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如今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要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糧食!
關鍵詞: 杜絕 浪費 食物 抄報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