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崇洋!19款海外市場高端電源評測
2024-09-09 07:54:10 1
● 前言
在三四年前電源還從來沒有這樣倍受關注,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電源已經成了電腦穩定性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國外在電源的發展上要比國內成熟的多,雖然也有面向低端的產品,但整體上要比國內高出一個層次。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了一篇國外的電源評測,讓大家了解一下國外電源的情況。本文翻譯自trustedreviews.com。
● 測試說明
這次測試我們選用了2個Fast Auto FA-828ATE(可程式電子負載儀)以及測試雙12v輸出的一些其它設備。由於現在的微型計算機把把更重的負荷放在了+12V上,因此我們對+12V的測試也是本次測試最重要的部分,在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ATX12V電源規格的變遷情況:
由於處理器功耗的不斷提升,ATX12V電源規範從推出至今已經有了多次修改,僅僅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Intel就先後兩次升級了ATX電源的規格。由於系統對+12V的輸出電流的更高要求,而線材的承受能力有限,測試就會出現對為CPU供電的+12V輸出電流提出了更高要求,電源此時從ATX1.2版升級到了ATX1.3版。
不過,隨著PCI-E設備的出現,系統功耗再次攀升,對+12V輸出的需求繼續增大。在不改動ATX電源輸出規範的情況下,傳統的ATX12V 1.3電源已經不能通過改動內部設計來滿足所有硬體對+12V的需要,因此針對915/925系列晶片組主板制定的ATX12V 2.0規範應運而生。與ATX12V 1.3版本相比,ATX12V 2.0版本最明顯的改進就是+12V增加了一路單獨的輸出,即採用了雙路輸出,其中一路+12V(稱為+12V1)專門為CPU供電,而另一路+12V2則為其它設備供電。
在這種技術背景下,Intel將ATX12V2.0版的+12V分成了+12V1和+12V2。+12V1通過電源的主接口(12×2)給主板及PCI E顯卡供電,以滿足PCI Express X16和DDR2內存的需要;而+12V2通過(2×2)的接口專門為Prescott CPU供電。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主板上的+12V1DC和+12V2DC在布線上也是完全分開的。由於採用雙路12V輸出,因此主電源接口也從原來的20Pin改為24Pin輸出。
除此以外,Intel ATX12V2.0版本還有一個重要就改進之處,那就是轉換效率增加了。由於電源在工作中,有部分電能轉換成熱量損耗掉了,因此,電源必須儘量減少熱量的損耗。轉換效率就是輸出功率除以輸入功率的百分比。1.3版電源要求滿載下最小轉換效率為68%。2.0版更是將推薦轉換效率提高到了80%。儘管功率因數和轉換效率都是指電源的利用率,但區別卻很大。
好了,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能對電源有個大體的了解,下面就進入我們的評測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