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僅有4次閏二月為何少見 閏二月可以上墳嗎
2025-07-29 13:22:09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些地區認為閏二月是一個犯忌諱的月份,所以不建議在這個月份進行一些重要的事情,那麼閏二月在本世紀為何如此少見,能夠在這個月去上墳嗎?為什麼?所富含的黃曆知識是如何闡述的?
本世紀僅有4次閏二月為何少見
大家都知道,我們目前所奉行的曆法有公曆和農曆兩種,一個公曆年的長度是365天或366天,一個農曆年的長度是354天或355天,公曆年和農曆年相差11天左右。「經年累月」下去就會發生農曆年的月份與季節不能對應,寒暑顛倒的現象。為使農曆年與公曆年能基本對應,農曆採取「19年7閏」的方法來調節,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個閏月,置閏的規則根據二十四節氣來確定。二十四節氣是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即黃道,以15度為間隔等分為24份,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二者相間排列。農曆曆法規定,每個農曆月都有一個中氣,如果某個月中不包含中氣,就算上一個月的閏月,為置閏。3月21日農曆二月三十,是中氣春分,下一個中氣穀雨在4月20日農曆三月初一,這當中的3月22日至4月19日的農曆月中只有一個節氣清明,沒有中氣,所以這個農曆月就定為閏月。因為它的前面是二月,因此被稱為了閏二月。
閏月可能出現在哪個季節
我國觀測天象變化的二十四節氣是以角度來均分,間隔時間平均應為15.2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且距離太陽的遠近也不相等。地球運行到近日點時(公曆1月4日前後),速度較快,跨15度的時間短,每個節氣14-15天;當地球運行到遠日點時(公曆7月6日前後),速度較慢,跨15度需要的時間延長,每個節氣是15-16天。從四季來看,冬季,節氣的間隔時間略短,一個農曆月的長度超過兩個中氣之間的間隔時間,就不大可能發生閏月;夏季,節氣的間隔時間延長,一個農曆月的長度不足兩個中氣之間的間隔時間,發生閏月的機會就多些。所以閏月多發生在四月至八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少有發生,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非常稀缺罕見的。
閏二月可以上墳嗎
結合民俗來分析的話,有「閏二月流年不利」的說法,很多人認為這個月是多出來的,不適合去辦事情,因此也不利上墳;但2023年的清明節正好落在了閏二月當中,這個節日的出現本就是為了讓後人悼念先輩的,所以去上墳並沒有什麼不允許之處,遵循相關的祭祀講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