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頭誰持久:BAT三巨頭誰先倒閉
2025-04-05 09:45:27
最近逛某論壇時,發現一個有趣的帖子叫《資深點評人 猜想BAT三巨頭誰先倒閉》,帖子看上去有些可笑,短短幾行字,卻起了這麼「大」的一個標題,看來是個「標題黨」。但這帖子引來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雖然這帖子是去年的,但是看完之後本人真覺得,這真是個值得推敲的問題。
咱們先說好,「BAT」是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資深點評人」他覺得BAT三巨頭誰先會倒閉,原文是這樣的。
小人總結了一下,這位「資深點評人」認為百度會先倒閉的原因有三:
一、百度盈利產品單一,核心只有百度競價
二、百度盈利模式單一,只賺企業的錢,用戶花的少;騰訊、阿里巴巴是面向企業、個人雙向營收。
三、百度缺乏憂患意識,等真正的「搜索」能進入中國,百度不見得一家獨大。
來看看網友怎麼評論的:
@火凝
百度賺的主要是企業的錢,不能說個人用戶不付費它就沒收入。具體可參考電視臺。它的收入廣告也是來自企業,對個人是免費的。用戶量是它最大的資產。
三大公司我認為風險最大的騰X,為什麼?
眾所周知騰X發展的核心是壟斷+山寨
說白了打的是國內智慧財產權保護薄弱的控制。
如果有一天國內在智慧財產權跟國外接軌,騰X絕對第一個掛掉。因為習慣了山寨的傳統,它本身沒有任何創新基因。我認識的某騰X朋友透露,進騰X第一個員工培訓,就是怎麼抄不犯法。
智慧財產權要是嚴起來會到什麼程度,看看多年前的微軟,現在三星和蘋果的官司就知道。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騰X這個國內最大的遊戲,網際網路公司,竟然走不出國外。原因其實很簡單,出門就要被罰死。
@俏麗九公主
其實我也贊成是百度,願意很簡單這家公司沒有創新的基因,也很沒品,到現在還沒有出一個自己做的好產品,就靠點上面的關係維持著壟斷地位
@弓很長弓很長
排除政治上或政府的幹擾,純粹市場看,唯一倒的是阿里,阿里看到強大,但他沒有流量來源,這是所有網際網路企業生存的根本.阿里的靈魂是淘寶和支付寶,阿里的80%流量是這兩者帶來的,在這裡根本不提天貓和阿里巴巴,太弱小.淘寶明顯一年不如一年銷量大減惡性循環了,這騙不了人點銷量排列就明白.13年如沒有餘額寶突起,阿里很慘.這點淘寶人和天貓人最明白,還是那句:銷量騙不了人
看了評論也是醉了,評論裡說誰先倒閉的都有,當然也不乏噴樓主的人。很多人都說樓主「半瓶子水」,但我認為,即便這樓主不說百度先倒,說其他倆巨頭先倒閉,還是照樣有人噴的。請原諒我的無聊,做了一個統計,回復太多,我只能截取部分信息進行統計。
從網友投票結果顯示,阿里巴巴「倒」的概率最大,百度次之,騰訊最後。當然這並不是所有回覆的統計,信息肯定會有所偏差。
當然,這個「偽命題」也引來吐槽不斷,樓主已被噴暈在廁所了吧?頑皮的小夥伴也來亮相。
總結網友解釋三巨頭「倒閉」原因:
騰訊:山寨、抄襲;
阿里巴巴:假貨多,用戶粘稠度低,易被分流;
百度:流氓。
不得不佩服樓主的想像力,也不能不被網友的知識淵博所折服。精彩回復大把大把,而且,討論的如此激烈。還是讓小人拿回老本行,做個橫評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BAT三巨頭CEO的橫向簡歷對比。
橫向對比結果:
最年輕者:馬化騰
學歷最高者:李彥宏
公司成立最早:騰訊
公司第一個上市:騰訊
看到這裡讓我想起了比爾蓋茨,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我們總是被灌輸比爾蓋茨大學沒上完,就去創業了,你看人家現在多成功,世界首富!
那麼,這麼看來這些個人簡歷的差距,也不能說明大問題,至少這三位都是成功者,看看三位的身家就知道。若個人簡歷沒辦法對比,咱們還是來看看BAT三巨頭的規模。
經過三巨頭規模的橫向對比,如果從市值來講是百度最少,阿里巴巴最高,從營收來看是騰訊最高。貌似這麼看來,都很難預測,三巨頭裡誰先倒一個。為什麼「資深點評」要選擇百度,難道百度真的營收單一?一起來看BAT三巨頭的戰略布局。
2014年BAT布局
2014年,BAT三巨頭分別規劃了自己的網際網路布局,涉及電子商務、媒體遊戲、社交媒體、搜索門戶以及基於地理位置服務等多個領域。每個巨頭旗下都有數家小公司與其有著緊密的聯繫。
在最火熱的移動網際網路領域,BAT三家展開了激烈競爭。騰訊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競爭對手,後者運營的微信移動通訊應用擁有3.55億用戶。這兩家公司目前都在進行數十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收購那些能夠幫助提升其競爭力的業務。
三巨頭現在與未來:
從2015年來看,2015年第一季度,整個互聯行業相對平靜,不過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布局步伐並未停息。BAT均在用車市場投入重金,其次文化娛樂成為阿里、騰訊另一個重心,步伐明顯加快。BAT都已將其作為一項基礎產業迭代。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大腦」利用計算機模擬人腦,已經可以做到2-3歲的智力,並且在深度學習方面,百度已經超越了谷歌和蘋果。百度無疑技術牛逼,而且人工智慧方面遙遙領先,並且專利眾多。當人工智慧結合旅遊、交通、衛生醫療,我真的不敢想像如果百度做成功了,會是什麼樣子。
但個人覺得百度目前還處於相對「無競爭」的狀態,畢竟國內你一家獨大,出了國門也就不見得如此了。從百度推出日本就可以看出,或許當有一天Google重新回歸,這才算真正較量的開始。
阿里巴巴,也在積極整合內部、外部資源,投資了魅族,相當於有了自己的硬體,而且自己本身有平臺,再加上涉足醫療、金融、旅遊等業務,軟硬體相結合也算是一副好牌。每年雙十一的業績可是屢創佳績、無人能敵,並且其他兩巨頭做電商至今都沒法超越。
但個人覺得網友說的還是比較有道理的,阿里巴巴只有平臺,有一些「牆頭草」的用戶,如果單純靠淘寶、支付寶,可替代性就比較高了。
騰訊,數十億用戶是基礎,強大的營銷策略賺的盆滿缽滿,貌似看來騰訊有了數十億用戶想做什麼產品都比較容易成功。而且騰訊又開始要發展電商,看來這塊肥肉馬化騰是不願意丟掉的。
對於騰訊我只能說,雖然產品更新迭代比較快,但如果光靠「拿來主義」或者「買下來」等策略,也未免太不像個大公司,我們十幾億人都瞪大眼睛盯著看呢哦!
看似「無理取鬧」的一個小話題,引來無數網友「圍攻」討論。說明,用戶在面對BAT三巨頭的必須「倒」一個的選擇上,真的分歧很大。不得不說,三巨頭的產品都有著龐大的用戶,在用戶上面是成功的,如何維繫用戶,那就是長久之計,且行且珍惜,與時俱進、莫傷網友心才是王道。
打開腦洞來猜想:BAT真要「倒閉」一個,你會選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