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搞懂諾基亞9 PureView 就得先了解Light
2025-04-30 12:47:26
雖然命運坎坷,經歷了不少變故,但挑戰拍照極限的衝動一直都埋藏在諾基亞品牌之中。從2006年諾基亞N93的三倍光學變焦,到2009年諾基亞N86 8MP的800萬像素、機械快門蔡司鏡頭,再到諾基亞808 PureView和Lumia 1020的4100萬像素攝像頭,諾基亞對手機攝影的追求一直在延續。6年之後的現在,重組之後的諾基亞發布了世界上首款後置五攝手機——諾基亞9 PureView。
諾基亞9 PureView不僅攝像頭數量眾多,每個攝像頭的工作角色也和傳統多攝像頭手機不同。該機對攝像頭的獨特控制和照片算法源自於和一家名叫「Light」的公司的合作。本文就將會給大家介紹諾基亞9 PureView背後的Light。
■Light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Light是一家美國相機解決方案公司,致力於通過多攝像頭和強大的軟體算法來讓體積小、便攜性高的相機獲得堪比單反的拍照性能。
Light的首要研發領域是手機和便攜相機,之後也在汽車、安全監控、無人機和機器人自動化生產領域有所涉及。
■合作夥伴眾多
作為相機解決方案供應商,Light與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都有投資或合作關係。投資方代表有萊卡和軟銀,合作方則有諾基亞、高通和索尼半導體等。
由於索尼半導體出品的相機傳感器統治了智慧型手機行業,所以雙方剛剛宣布的合作非常讓人期待。這次合作的目的是讓4個攝像頭以上的相機系統出現在更多的手機上。配以足夠優秀的軟體算法,Light可以利用索尼的傳感器及技術支持把多鏡頭手機攝影優化並普及。
■有16顆攝像頭的Light L16相機
為了推銷自己的技術,Light在2015年10月發布了自己的硬體產品——Light L16。Light L16是一部具備了16顆攝像頭的數位相機。這16顆攝像頭的像素都是1300萬,由5顆焦距28毫米,光圈f/2.0鏡頭、5顆焦距70毫米,光圈f/2.0鏡頭和6顆焦距150毫米,光圈f/2.4鏡頭組成。
整個相機系統能夠實現5倍光學變焦,有效像素5200萬。L16的成像處理硬體為高通驍龍820晶片組和Light ASIC,和諾基亞9 PureView是相同的套路(註:諾基亞9 PureView的五攝為等焦距)。
L16和諾基亞9 PureView的這顆Light ASIC是專門為了控制多攝像頭相機而設計的,能和高通驍龍系列晶片組、TOF傳感器和閃光燈等元器件相互兼容。
L16能夠通過程序來後期調節照片對焦和虛化,與諾基亞9 PureView的功能類似。L16支持的RAW圖片格式也和諾基亞9 PureView一樣,為DNG格式。
由於16顆攝像頭的緣故,L16的厚度達到了2.39釐米,電池容量為4120mAh。此次諾基亞9 PureView僅為3320mAh的電池容量也許是因為後置五攝以及額外的Light ASIC晶片佔據了一部分機身空間的緣故。
從網上的評測和用戶反饋來看,L16總體來講並不是個成功的產品。L16的軟體體驗(尤其是桌面配套軟體)、人體工程學設計、續航和成像水準的不穩定性成為了最大詬病。既然Light的多攝像頭系統這麼不給力,為什麼索尼和諾基亞都要和Light合作呢?因為在L16的眾多缺點中,有幾個突出優點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由於每次按下快門時都有最多10枚鏡頭同時拍照,照片捕捉的信息和細節非常豐富。依靠豐富的信息,用戶可以通過後期隨心所欲地把照片調節到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只有懂得如何去做後期的專業用戶才能利用這個優勢。除此之外,相比於單反,L16的便攜性好了太多。
■Light需要合作夥伴來進行優勢互補
剛剛我們提到了Light在做硬體產品時犯下的各種基本性錯誤,比如人體工程學和軟體體驗等、如果Light不自己做硬體,而是把相機系統放進別人的硬體,讓別人處理擅長的硬體工業設計和軟體交互界面,Light就能揚長避短,發揮多相機系統的優勢。這裡的「別人」就是現在的諾基亞。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Light本身是個規模很小的創業公司,人力、物力和財力都無法和大牌手機或相機廠商相提並論。所以對於Light來說,處理好技術難度極高的多相機成像合成算法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與諾基亞、索尼、高通和谷歌等公司的合作能夠幫助Light加速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真正實現Light創立的初衷:致力於通過多攝像頭和強大的軟體算法來讓體積小、便攜性高的相機獲得堪比單反的拍照性能。
■如果合理利用,Light多相機系統前途無量
在計算攝影學(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當道的手機行業,Light在相機系統和配套算法上的遠見十分了得。從目前網上的諾基亞9 PurevVew樣張來看,五攝的威力也是初見端倪。如果Light能與合作夥伴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堅持下去,也許諾基亞9 PureView就是手機相機又一次革命的開始。
本文編輯:張哲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