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傾心AMD終不悔 A飯是怎樣煉成的
2025-04-24 20:02:24
編者:本文系讀者參加10年徵文活動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另外,獲選發布的文章是否獲獎的問題,請作者諮詢相關編輯。
記得我在2000年以前,對計算機的認識就是一個字——白。是的,那時的我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半文盲」,因為之前很少接觸電腦。直到2000年10月,由於我上了中學,對於電腦的需求突顯出來,才讓父母肯掏腰包。
那一天,我和父母還有舅媽來到中關村海龍大廈(那時好像只有這一家吧,鼎好還沒建成吧),在舅媽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一家聯想的賣場,詢問了一款叫做天禧系列的臺式機的價格及配置。在短暫的交易後,我得到了生平第一臺個人電腦(PC)。它的配置在當時是主流的:Intel Pentium III 800MHz,64M內存,20G硬碟(在現在看來很寒酸啊)。對了,忘了說了,主板是後來都很牛的Intel 865G,集成了顯卡(性能相當弱,不過2D遊戲和在2003年之前的3D遊戲還好,之後的遊戲就完全不行了)。
剛買回家,我就讓舅媽幫我裝好了,並且可以撥號上網。我對這臺高科技的結晶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臺PC;恨則是我根本不會用,甚至連如何進入系統都不知道。我通過幾天的學習,終於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可是限於知識水平的瓶頸,我在2003年之前,對PC的認識僅限於機器硬體+作業系統+應用軟體,也沒有很大的興趣。
在上高中後,我對計算機越來越懂,並且迷上了微軟和編程。在這些應用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機器太過時了,性能太差了,遠不如Pentium 4,所以很想換機器。我求父母換一臺,可是父母覺得夠用就好,沒必要,其實是不願把錢花在這個上面。我還是不死心,一直關注PC的價格,當然還是以聯想為主,畢竟先入為主嗎。
那時中國的計算機正處於一個指數型增長期,電視廣告很多,尤其是聯想的廣告。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條聯想的廣告,價錢很便宜,只有6000多元,可是採用了一個我從沒聽說過的處理器,好像叫AMD。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AMD,可是並沒有任何其他感性的認識。(說起來可笑,我曾以為AMD是Intel推出的低端新處理器。)有一次路過中關村,我還和媽媽看了一家聯想體驗店,看到了傳說中的AMD處理器的PC。我只是隨意地問了下價錢和配置,聽到說AMD很好,既便宜又好用。當時我並沒有太在意,但是AMD的名字第一次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印象,雖然不是太深刻。
十年徵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