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簡史:通信技術是推手 比想像中更悠久
2025-04-29 16:11:26
每年行業都會有流行詞,今年熱度最高、被提起最頻繁的應該就是「IoT」和「物聯網」了。這種熱度體現了行業近期對物聯網的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但物聯網並不是什麼新誕生的概念,它的歷史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早。
■無線通信的發展是物聯網幕後推手
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縮寫,中文叫物聯網,指若干內置傳感器(Sensor)和執行器(Actuator)的物體通過網絡相連進行數據交換。物聯網中的「物」是基礎,但「聯」才是關鍵。有了某種形式的連接才是物體間數據交換的前提。連接可以是有線,也可以是無線。但有線連接天生不適合複雜的大規模物聯網,所以無線連接才是物聯網的關鍵。我們也認為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一直是物聯網的幕後推手。
1880年,Alexander Bell(電話之父、美國運營商AT&T創始人)和Charles Tainter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線通話。使用的設備被稱為「光電話(Photophone)」。光電話雖然沒有任何實際應用價值,但它還是給無線通信起了個頭。
光電話(圖源:網絡)
之後,無線通信的相關發明陸續出現,比如通過水或陸地進行無線通信的技術,但這些也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直到1895年,義大利發明家Guglielmo Marconi成功通過無線電發送了電報,開啟了無線通信時代。
Guglielmo Marconi和他的電報機(圖源:網絡)
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加速了無線通信的發展,民用AM調頻廣播開始在1920年後被大規模使用,FM調頻廣播則在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的刺激下誕生。
二戰期間的無線電操作員(圖源:網絡)
二戰之後,美蘇冷戰局勢逐漸形成,美國軍方在「壓力」下開發了阿帕網(APRANet)。之後就是軍用技術下放民用,網際網路誕生。
隨後到了1973年,世界首部手機摩託羅拉DynaTAC 8000X誕生。1979年,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啟用了首個商用1G網絡;1991年,芬蘭Radiolinja啟用了首個商用2G網絡,基於GSM;2001年,日本NTT DoCoMo啟用了首個3G商用網絡,基於WCDMA;2009年,首個LTE商用網絡被啟用;2018年12月,5G商用網絡被首次啟用。
在通信技術發展的這138年之中,「物」的發展也毫不示弱。手機、電腦、智能汽車、智能家電、醫療器械、教育設備、工業裝置等各種裝置層出不窮。19世紀就有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利用了機器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被稱為物聯網的雛形。再往後推,規模化物聯網開始出現(主要是工業)。現在,隨著5G和終端設備的發展,更大規模、甚至是萬物互聯的物聯網變成了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兩年大家都「突然」開始聚焦物聯網。
■「IoT」這一名詞的誕生
雖然物聯網是100多年以來技術醞釀的成果,但「IoT」這個詞直到1999年才被Kevin Ashton提出。
Kevin Ashton(圖源:網絡)
1999年,負責供應鏈優化的Kevin Ashton在對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宣傳中提出了「Internet of Things」一詞,簡稱就是IoT。RFID是一種通過無線信號識別目標並讀取數據的通信技術,在工業、領域被廣泛應用,也算是物聯網正式誕生前把物聯網這個概念貫徹最徹底的技術之一。
RFID(圖源:網絡)
■2000年初:物聯網的概念逐漸傳開
2000年初,行業對「Internet of Things」逐漸有了興趣,諸如《衛報》(The Guardian)、《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影響力媒體開始逐漸提及物聯網,甚至有些文章直接以「Internet of Things」為標題。
2005年,隸屬於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報告,稱物聯網將會成為「世界信息交流的新維度」,「我們將能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和任何物體進行連接」。
2008年3月26日至28日,首個國際性IoT大會在蘇黎世召開,物聯網受到的關注到了空前的高度。同年,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把物聯網列為了6個「具衝擊力民用技術」之一。
■2010年開始:物聯網開始實質性發展
2010年開始,隨著4G和電子化、自動化的成熟,各大巨頭企業、商業組織和國家開始對物聯網進行實質性的人力、物力、財力投資,物聯網行業熱鬧了起來。
Nest大熱產品:Nest恆溫器(圖源:CNET)
2014年1月,CES 2014召開,物聯網成為了最大主題。一個月之後,世界最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谷歌完成了對當時火的一塌糊塗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的收購,是傳統巨頭把物聯網高調推向家庭、個人用戶市場的代表事件。
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公司開始從事物聯網業務,對行業和個人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小米初步成形的物聯網生態就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例子。
■2019年開始:5G給物聯網「氮氣加速」
前面提到了通信技術的發展對物聯網發達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5G是近些年通信技術的最大飛躍,這會對物聯網產生極強的促進作用。結合4G和其它無線通信方式,有了5G的物聯網能夠容納更多物體,更快地傳輸更多數據,進而實現萬物互聯的目標。而我們,則有幸活在人類又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感受並見證物聯網對生活、行業和社會的改變。
本文編輯:張哲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