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最在意什麼JOJO拖地機來襲
2025-04-08 07:51:25
泡泡網吸塵器頻道4月22日 2014年可以說是國內智能家居概念被迅速普及的一年,特別是智能掃地機器人銷量的爆發式增長有目共睹。然而進入到2015年後,掃地機器人需要面臨的問題也是一樣嚴重:想買掃地機器人的人早就買了,不買的遲遲不買,到底是什麼在影響著消費者對掃地機器人的觀感呢?
雖然隨著行業的進步,掃地機器人擁有了越來越多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比如加入了大拖布和水箱的設計、擁有簡單的語音功能等等,不過這是否能夠成為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的真正要素呢?最近,伴隨著Pro—JOJO高端智能拖地機器人的上市,Proscenic(浦桑尼克)發起的一份調研報告,就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用戶最在意的掃地機器人功能。
從調研報告來看,2000元以下的掃地機器人是消費者的首選,2000元以上的掃地機的消費群體只屬於小眾。最令人意外的則是消費者其實大多對掃地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是比較滿意的,能夠預約清掃和自動回充的掃地機就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而消費者真正在意的問題是什麼呢?不能徹底告別人工清掃、重掃漏掃現象嚴重和噪音太大。
很多用過掃地機器人的消費者都會發現,實際上掃地機並不能徹底代替人工清掃。掃地機器人的真實工作原理是通過滾刷、邊刷、吸塵口和吸塵風機一起把毛髮塵土吸走,這樣的原理註定掃地機器人除了對較大的垃圾無能為力外,也無法消除液體殘留、腳印等頑固汙漬,也就是說掃地機器人只能完成簡單初步的清掃工作。現在也有掃拖一體的機器人,聽上去很美好,但實際上前掃後擦的工作方式,很容易因為路線的反覆讓擦過的地方再次被車輪刷子弄髒,尤其是在有水漬的時候會變得越擦越髒。真正要做到深層潔淨,還是要依賴拖把才能做到,許多掃地機器人用戶也因此採取了每天用掃地機器人清掃,逢一周左右就自己用拖把拖一次的清潔方式。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選擇專業的拖地機器人呢?
JOJO智能拖地機只有2個驅動輪,機器傾斜中重心全部壓在專用清潔抹布上,仿人工跪式拖地擦地時手腳呈現的角度和力度,不再是掃地機器人那樣一拖就過的狀態。同時,JOJO還做了乾擦溼拖的區分,除了配置不同的抹布外,乾擦模式下JOJO做直線前移來回清潔地板,溼拖模式下JOJO反覆進行「左側前移—回退—右側前移—回退」的Y字型路線移動,實現深度優化清潔。
比不能徹底代替人工清潔這樣讓許多人有心理準備的缺陷相比,重掃漏掃反而是排名更高的答案。掃地機器人一般採用自動模式、沿邊模式、定點模式等多種行走方式完成清掃,但實際上隨機路徑帶來的往往是一個地方掃了又掃,一個地方又堅決不掃的窘況。面對這種無導航、無規律、雜亂無章令人頭疼的清掃方式,採用仿衛星三點室內GPS導航規劃清掃的JOJO智能拖地機自然要顯得乖巧的多。我們經過測試,Pro—JOJO完全是呈著直線向前遇到牆壁轉彎繼續直線向前的全房間覆蓋清掃模式工作,並且中途被人打斷工作或者移開,都會自動糾正清掃線路回到原本線路繼續工作。這對於頭疼於掃地機滿屋亂跑的主人來說無疑是最大的一個誘惑。
最後要提到的噪音太大其實是掃地機器人一個難解的命題。因為掃地機器人的主要工作方式就是風機吸塵,風機的運作必然會帶來噪音,當然也有一些雜牌產商通過採用吸力弱、性能差的電機來減少噪音,但這樣大大削弱清掃性能的方法無疑是飲鴆止渴。因此使用掃地機器人的預約清掃功能,讓它在家中沒人的情況下自動完成清掃無疑是一種好方式。不過,在JOJO智能拖地機器人橫空出世後,更簡單的方式誕生了:拖地機並不需要用到風機,20分貝拖地細無聲的超靜音工作模式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當我們在追逐新鮮事物的時候,永遠不能否認的是存在即合理,就如掃地機並不能完全代替吸塵器一樣,拖地機也無法徹底取代掃地機。但本著「懷抱初心,但不忘向新的極致出發」是Proscenic(浦桑尼克)在智能清潔領域堅持18年的初衷。拖地機器人和掃地機器人各自有著自己的受眾,兩者搭配使用效果會更佳,但關注用戶、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後滿足更多渴望性的擴展需求是JOJO智能拖地機器人誕生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