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使用3D列印和雷射技術造未來太空衣
2025-05-13 00:00:08
[泡泡網 前沿電子頻道]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正在研發新一代的太空衣,可以讓太空人在火星表面自由行走,比起前一代太空衣而言,新款太空衣的活動部件較多,可滿足太空人進行各種複雜動作的需要,最終版本的太空衣將在2014年11月進入測試階段,科學家認為未來20年內太空人有望穿著這樣的太空衣在火星表面行走。在設計與製造過程中,工程師使用了最新的製造技術,比如3D列印和雷射技術來製造太空衣,太空人甚至可量身定做適合自己身材的太空衣。
美國宇航局未來太空行動工作組成員認為這款太空衣研發的目的是要在行星表面行走,在未來的火星任務中將扮演重要角色,行動上更加靈活。工程師將該太空衣命名為Z-2,在原型設計時參考了仿生學的思路,比如水生生物的生物螢光特性,這些生物可在難以置信的深海中活動,它們的遊泳與發光特性有助於在深海中生存,太空衣的外表設計也參考了爬行動物的皮膚,這使得這款太空衣可勝任未來大部分太空任務。
在登陸火星後,太空人出艙前在氣閘艙內停留一段時間,但有了新型宇航局就可以簡化步驟,通過一個艙口就能完成登陸。仿生學的設計讓宇航局不會沾染火星上的塵埃,這一點對未來登陸火星的太空人至關重要,因為科學家發現火星上的塵土對太空人的呼吸系統有明顯的危害,之前阿波羅登月任務中太空衣上沾染了月球塵埃,據太空人反應,月球塵埃有種火藥味。
美國宇航局航天服工程師艾米?羅斯認為Z-2太空衣改進了艙外行走的能力,在微重力環境中可以行走自如,其性能遠遠超過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的太空衣,而且穿戴也很方便,預計在2014年11月投入測試。Z-2太空衣前胸上的螢光標誌在未來登月任務中可能會發揮較大的作用,尤其在光照條件並不是非常好的撞擊坑陰影區可以讓太空人清楚隊友的位置,整個構造和用料也較為耐磨。
張彬彬(Weibo:)
編輯辣評:從新聞中可以看出是使用了3D列印技術和雷射技術來製造太空衣,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用這兩項技術搭載了某些部件而已。所以,在我看來目前的3D列印技術雖然已經成熟到可以應用在各項領域了,目前在不足以承擔所有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