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另一套「視覺系統」,被忽視多年之後迎來進化良機
2025-05-16 14:19:10
相比別的動物,人類的視域更廣,這讓人類規避了更多危險;能看到更多顏色,這讓人類能輕易發現熟透了的果實,免於飢餓;兩個眼睛目視前方的構造,讓人類能通過視覺,感知距離、分辨大小,從而有機會主動建立更具信息量的精密環境模型,以便洞察未來,提前準備。
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視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人類進入到資訊時代後,另一套視覺系統的重要性卻被長久忽視了。
這便是電腦顯示器,它一貫平穩的市場即將風起雲湧。
從量變到質變,顯示器行業的「需求變了」
重新打開遊戲《艾爾登法環》後,王厚堃發現打BOSS變簡單了:「黑劍瑪利喀斯」的劍氣軌跡變得肉眼可辨,他一個翻滾就躲了過去;「黑暗棄子艾絲緹」的隕石落下時,邊界也不再模糊。
王厚堃輕鬆就解決掉了兩個困擾他許久的難題,然後,他趕緊到論壇上炫耀,「換個高刷顯示器就能搞定BOSS,早知道我早就換了。」
這句話道明了顯示器市場長久以來的痛點:不是沒有好產品,而是用戶根本想不到更換、升級這一配件。其實,自誕生之日起,電腦顯示器就是最重要的電腦配件之一,卻也是整個配件中,進步極為緩慢的一個。
這是由需求決定的,也是由認知決定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消費者對顯示器的認知,都是「能看就行」,最多再考慮下屏幕的大小,或者解析度的高低。其他的參數、技術乃至品牌,通常優先度不高。這就決定了顯示器在用戶需求中的定位:它是一個剛需品,必須有,但不用好。
於是,比起內存、顯卡、硬碟遵循「摩爾定律」飛速發展,比起機箱、鍵盤、滑鼠在造型甚至發光領域的快速進化,顯示器這條賽道長期以來都波瀾不驚。
但是,一些新的變量已經出現,並開始刺激市場發生變化。
首個變量來自供給側,自21世紀以來,LCD(液晶顯示)技術一統顯示器江湖以來,新的進化就在醞釀之中,近兩年,隨著OLED、Micro LED、MiniLED等技術的逐漸成熟,更大的屏幕、更高的解析度、更清晰的視覺體驗就在逐漸成為現實,而隨著這些技術的應用,成本、生產難度、質量的穩定性也已經趨於平衡,正如同當年LCD顯示器取代CRT顯示器,新的顯示器供給側革命正在發生之中。
更重要的是第二個變量,它來自需求側的量變到質變。
在需求側,使用電腦的人變了,Z世代的消費習慣跟過去完全不同,為了追求更好的體驗,新一代消費者不吝於投入更多的金錢;使用顯示器的場景也變了,從原來的辦公、遊戲場景中,又分化出了許多新的場景,比如視頻場景、夜間場景、電競場景和移動場景;內容也變了,4K電影、3A遊戲大作等內容產品成為中國新一代消費者的心頭好,這都對「顯示」有了更高的要求。
「顯示」是一個系統,但它的短板不是性能溢出的處理器、越增越多的內存和每年更新的顯卡,恰恰是直面人類眼睛,影響最終體驗感的顯示器。為了滿足市場對於體驗的追求,顯示器的升級浪潮不可避免,市場機會也正由此誕生。
當然,如果僅憑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向奔赴」,恐怕還要數年時間才能水到渠成,才能迎來顯示器市場的潮汐。
幸好,還有第三個「變量」存在。
第三個變量,流通端放大了「蝴蝶效應」
近年來,MiniLED背光技術一直都是顯示領域的明星,憑藉多分區獨立控光帶來的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彩表現等優勢,MiniLED充分適配高素質液晶面板,成為高端液晶顯示產品的顯著特徵之一,也成為電競玩家、影像行業工作者追求的「利器」,但一款新產品是怎麼與目標用戶產生連接的?這裡有個現成的解釋。
今年9月,顯示屏廠商AOC推出了世界上首款MiniLED「帶魚屏」顯示器——AG344UXM,該產品基於新一代玻璃基 MiniLED 背光技術,具4608顆高質量LED 顆粒、1152 個獨立分區背光,以實現更真實、細膩的呈現環境變換。同時,這款顯示器還特別照顧了核心電競屬性——擁有170Hz的高刷新率,遠超同級別其他產品120Hz的水準。
新產品推出的背後,是AOC技術的厚積薄發,但也來自流通端——京東電腦數碼給到的「靈感迸發」。
不了解電競運動的人可能不清楚,電競比賽的勝負往往就在一瞬間——這裡是字面意思。而想要搶出這幾毫秒的時間差,除了需要運動員的天賦、長時間的刻意練習,裝備也十分重要,有職業選手認為,顯示器對電競賽事的影響甚至超過鍵鼠。「屏幕刷新率會影響到你看到敵人的時間,響應速度會影響你釋放技能時的判斷,而更好的色彩表現,能讓你儘快抓住敵人的身影。」
用戶這些細碎但關鍵的痛點,往往容易被更關注整體市場冷暖變化的品牌商所忽略,但它們一直出現在對客服的詢問中,出現在對產品的評論中,出現在個體與個體的互動中,對接上億客戶的京東電腦數碼敏銳地從成千上萬的信息海洋中,打撈出這些金子一樣的真實需求,並憑藉長久以來搭建成的「神經網絡」——供應鏈——時間傳導至AOC,雙方強強聯合,共同助推了這款爆品的誕生。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到影響顯示器市場風暴來臨的第三個變量:流通端,它放大了需求,及時對接了廠商,最終讓蝴蝶扇動的翅膀,成為一場風暴。
其實,京東電腦數碼能成為造「新」的關鍵,並不難以理解。
首先是用戶優勢。作為京東成立最早的核心業務部門,也是中國消費者最信賴的電腦數碼產品類零售渠道,在發展多年後,京東電腦數碼已經一端連接著與全球超千家核心品牌,擁有一條深度的供應鏈體系;一端連接著億萬消費者,能夠更廣、更深地挖掘需求。
其次是提前布局。早在多年前,京東就敏銳察覺到電競行業的巨大市場,逐步著手整合行業供應鏈資源,開始打造遊戲產業新生態圈,包括聯合各大廠商推出C2M電競產品、組建職業電競戰隊、創建自有賽事品牌、攜手各大品牌推出裝備超級品類日等。在C2M電競產品方面,作為連接電競消費者與品牌廠商間的黃金橋梁,京東推動品牌在多個品類進行C2M定製化產品研發和上線,並敏銳感覺到,顯示器的性能,成為決定電競勝負的關鍵。
京東洞察到的需求,並非只來自電競領域——短視頻行業興起帶來的影像處理需求,帶來了對HDR效果的追求;居家辦公帶來的工作處理需求,讓人們興起對寬屏和多塊屏幕的渴望;有些用戶希望擁有一塊可以摺疊的柔性屏,也有用戶渴望一塊墨水屏……每天,京東的後臺都會收到大量的不同需求,然後分門別類,然後再傳導到廠商。實際上,今年以來,京東電腦數碼已經攜手百家品牌上新了超萬款產品,其中不乏專業的顯示器產品,憑藉著自身的規模、產業鏈、C2M業務模式等優勢,也憑藉著鏈網融合觀念的落地,京東電腦數碼,正在變為寬闊又長遠的橋梁。
新趨勢背後,京東「以實助實」助力行業發展
如果將視角放大,還能看到京東電腦數碼這一有心之舉的更大作用——對行業產生巨大的正向影響。這影響至少存在於兩方面:提出超越行業本身的趨勢洞察,產生指導作用;撬動整個鏈條的某一環節,促進行業的整體進步,產生推力。
正如京東集團副總裁、電腦數碼事業部總裁吳雙喜所言:「京東致力於構建消費者與上層供應鏈之間的橋梁,推動市場發展更精準滿足消費者需求。通過京東與廠商的不同合作,不僅能幫助用戶達到極好體驗的升級,更能讓最前沿技術實現落地,同時可以減少用戶的學習門檻,形成真正的雙贏格局。」
據了解,從2022年雙十一開始,中國顯示器市場規模有望實現大幅增長,產品結構、場景應用等多方面升級成為顯示技術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電競顯示器將保持此前一貫良好的增長勢頭,而高解析度顯示器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裡,行業爭奪的關鍵市場。
在京東電腦數碼看來,供給側的技術革新、需求側的體驗升級、連接側的橋接作用,多重作用之下,顯示器的市場風口已經形成,而這,也是整個中國顯示技術行業的大機會。
中國顯示器行業從一無所有開始,發展過程並不容易,一方面技術儲備極少,另一方面市場規模有限,大量整機企業認為「造不如買」,加劇了這種行業阻力。後來,在政府大力扶持之下,如今,中國顯示產業在全球佔比超過40%,產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而且,像京東方這樣的頭部玩家,也早早意識到,技術的進步不應該僅僅來自實驗室,更應該來自需求側。
但對於任何一個產業來說,做大之後,還必須要做強。這要求要能夠敏銳感知市場,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正如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所說的那樣:「消費是一切生產的終點和最終目標,生產者存在的價值,就是提升消費者的權益。」
京東正是從感知這一角度切入,推動產品升級,進而是技術革新、產業迭代。在品牌領域,有一個公式:「新品牌=新供給+新需求+新連接」,可以預見的是,中國顯示器製造行業在經歷了從一無所有到全球前沿的飛躍之後,還將迎來一個新的技術、市場、體驗的爆發期,也一定會有新的品牌誕生。
這背後,是京東「鏈網融合」的落地與實踐——超越了傳統的電商身份之後,京東正憑藉著完善的供應鏈和巨大的客戶群體,在中國經濟發展、實業進步中,扮演著全新的連接器作用,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巨大作用。
憑藉自身紮實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創新的技術服務能力,京東以實助實,正在幫助更多合作夥伴找到確定性的增長路徑,也在幫助中國消費者體驗升級。
結語:
視覺,或者說洞察,讓人類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而今,它們同樣在發揮巨大作用。
電子競技中,更敏銳的視覺,帶來勝利;
辦公場景裡,更廣闊的感知,提高效率;
觀看視頻時,更清晰的圖像,顛覆體驗;
而在一個行業、一個國家的發展中,更清晰的洞察,能讓參與者先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