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科技硬體圈大事件 未能成功逆襲「守恆定律」
2025-05-11 16:54:27
轉眼間2018年已接近尾聲,這一年對於科技硬體圈的廣大用戶來說是不友好的一年,也是頗為動蕩的一年。整個硬體圈經歷著售價暴漲、硬體缺貨等重大事件。雖然硬體圈很多用戶仍在堅持不懈的實現自己的裝機夢,但如果刻意深究,科技硬體圈在2018年確切的說陷入了奇怪的「守恆定律」。遙遙無期的觀望、最終裝不起心儀電腦成了用戶吐槽最多的話題,接下來就讓我們擁抱2019的同時 ,一起揭開2018年這些「傷疤」。
裝機守恆定律 該花的錢一分都不少
在2018年,一整年對於裝機愛好者都不友好,裝不起機成了所有用戶的抱怨的根源,而原因只是硬體成本太高,既定的預算無法滿足突如其來的高額售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半年的天價內存與下半年的英特爾八代處理器售價上漲。通俗一點就是如果裝機,玩家就必須比平時多花500+RMB。觀望了大半年,就在所有人經歷完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內存瘋漲後,準備利用內存逐漸回歸正常售價攢機的時候,一場來自國內的英特爾處理器價格上漲的消息席捲DIY市場。「守恆定律」發揮奇效,該花的一毛都不能少。
2018上半年天價內存
內存的價格瘋漲其實並不是從2018年才開始,從2017年開始所有的攢機用戶就都沉浸在內存狂漲帶來的恐慌當中,手中有內存的用戶甚至可以以購入時數倍的價格轉手倒賣,那時單根 8GB DDR4內存的售價一度飆到了969元。
那時,我們經常可以從新聞中看到國外某某內存廠意外失火、某某品牌意外出現機器事故的消息。很顯現,作為幾乎沒有替代品的內存,事故的出現必然會導致產能下降,價格居高不下。可長達一年的漲價顯然不單單是幾場事故造成的。原因很簡單,近年來,拋開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正常因素外,內存越來越多在移動手機市場以及大數據伺服器上的運用佔掉大量的市場份額,而佔額相對較小的DIY硬體市場必然得背起漲價的黑鍋。不過好在內存售價在2018年上半年就開始了平穩的降價趨勢,目前單根8GB DDR4內存的售價已經回歸至相對可以接受的459元左右。
2018年下半年英特爾處理器漲價
2018年中,就在所有DIY攢機用戶看到內存價格下滑準備擼起袖子裝機的時候,英特爾八代酷睿出現了大面積的價格爆漲狀況。哪怕是一直以來較穩定的散片市場也出現大幅漲價。其中被用戶稱為性價比高的i5-8400盒裝售價從1400-1500一路猛漲到近2000元,而散片也突破1700元大關。
上圖為九月數據
造成此次漲價的主要原因是英特爾的產能不足,我們都知道2018年下半年蘋果公司發布全新iPhone XS Max、iPhone XS、iPhone XR手機,今年新款機型全部採用英特爾的調製調節器,iPhone Modem使用英特爾14nm製程生產,和PC芯片的產線相同。加上Intel為保障筆記本電腦和伺服器市場上的處理器需求,留給八代酷睿處理器的產能空間其實就沒有多少了,所以漲價是必然的趨勢。再加上商業慣性思維性,經銷商和賣家對英特爾供貨減少的恐慌和知曉了九代酷睿的性能和價格之後進行的囤貨和炒作行為。
裝機守恆 前後500元打底
或許這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闡述的守恆定律在科技硬體圈的「首次運用」。(內存-500 VS 處理器+500)很多準備升級PC的用戶在暗自慶幸自己提前買了八代酷睿處理器而沒有收到漲價風波的用戶,卻殊不知在內存漲價時,500+的費用早已提前進了硬體廠商的腰包。
缺貨守恆定律 距離亮機永遠差一步
2018年除了各種硬體的漲價外,缺貨是另一道阻礙在用戶攢機道路上的溝壑。2017《絕地求生》的大熱讓整個遊戲圈掀起了GTX 1060為硬體主流標配的吃雞狂潮,在這之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網吧的基本配置還是750Ti,而玩家自己的機器甚至更弱一些。吃雞等熱門遊戲的崛起帶動了整個DIY市場的升級換代,且勢頭一直蔓延到2018年。
挖礦狂潮 一卡難求
與遊戲圈火爆場景同期發生的還有虛擬貨幣(挖礦)的熱潮。很多小型「礦主」在考慮到性價比的前提下,將目光鎖定在了面向遊戲市場的RX 580/GTX 1060獨立顯卡身上,且掃貨的情況愈演愈烈。在2018年年初的各大電商平臺,GTX 1060以上的遊戲顯卡幾乎全線無貨,一上架就會被人瞬間買走,其中既有吃雞用戶,也有挖礦礦主。不客氣的說,買顯卡?手慢連顯卡的樣子都見不到。
有礦熱就會有礦難,2017年9月國家出臺政策,禁止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國內進行人民幣交易。雖然國家沒有明確宣布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行為列為非法,但很多用戶已經嗅到了礦難爆發的訊號。不過那段時間虛擬貨幣的行情雖然有所下跌,並不致命。隨之進入2018年,全世界許多國家開始出臺相關政策,3月,虛擬貨幣血崩,礦難正式爆發,許多小型礦主紛紛開始拋售礦卡,顯卡市場也不再像最初那樣一卡難求,很多人終於能夠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心儀的顯卡。
產能不足 一U難求
2018年10月,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英特爾推出的九代酷睿處理器,根據市場普遍規律而言,新產品的上線舊產品必然導致上代產品的降價,很多手持顯卡的用戶興致勃勃的打算在2018年下半年組件自己的個人PC。但自發布會後,既沒有等來九代酷睿處理器的發售,也沒有等來八代酷睿處理器的降價,而是直接無貨!
缺貨原因在上面我們已經說到,源自iPhone modem 晶片的大訂單讓本就產能不足的Intel 14nm工藝陷入供貨危機。到後期情況愈演愈烈,瘋漲的價格加上出貨量的下降讓眾多品牌商都不敢將手裡的CPU進行大量拋售。在DIY硬體領域,就算是各大電商平臺的英特爾官方旗艦店,在九代酷睿酷睿處理器發布後的一段時間裡,七代酷睿甚至成為了主要的宣傳對象。在那時,很多用戶吐槽說:「最近想升級8代平臺,主板都買好了,CPU卻沒地方買」。
缺貨守恆 上下無法裝機
「質量守恆定律」在硬體缺貨領域顯然也發揮了奇效(顯卡無貨/處理器無貨)。對於DIY攢機用戶而言,在沒有買齊所有硬體產品之前,或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否將這臺PC點亮。
回顧2018硬體行業 科技股市同樣陷輪迴
上述事件其實在各大科技巨頭的股市中同樣能夠看出端倪。接下來我們通過科技圈三大巨頭的股價波動情況應證我們上述時間的爆發。首先,作為一名不懂股市的人,我們不對股市走勢進行評論,不過通過查看幾家科技巨頭的股市發展走勢,或許我們可以看到點不一樣的東西。這中間縱然有大環境影響因素存在,但在2018年,所有的科技硬體圈大事件對於幾大巨頭的股市造成了巨大影響。
英特爾2018近一年的股價走勢
先說英特爾,我們都知道,英特爾作為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縱然被用戶一直評為「牙膏廠」,但2018年的連續發力讓很多用戶看到了一個更加迅猛的科技發展時代,本來形勢一片大好,但在2018年同樣經歷了幾次大的波動,開年的處理器漏洞事件讓Intel股市大跌、在年末處理器產能不足以及Intel未在九代處理器身上實現預期10nm工藝,就像映證我們上述事實一樣,英特爾處理器從漲價演變到後來的缺貨。在當時,市場對其的不看好導致Intel美股下滑至42.42美元。不難看出,不管是競對的發力還是自身產能的處理不當都讓Intel在2018年損失慘重。
英偉達2018近一年的股價走勢
看完了英特爾的股市情況,我們再看GPU巨頭英偉達在2018年的股價走勢,上半年,RTX 20系顯卡發布的消息衝擊著GTX 10系顯卡在玩家心中的熱情,NVIDIA股價出現了下跌,但在礦熱的影響下,售價上漲、供不應求的情況還是讓NVIDIA的股市均衡的上下波動著。但到了2018年10月,新一代RTX 20系顯卡發布,但在2018年下半年NVIDIA公布的財報中,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以及RTX 20系顯卡的性能低於用戶的預期還是導致NVIDIA這家本被無限看好的GPU巨頭在股價上跌的很慘。
AMD 2018近一年的股價走勢
2018年,在科技硬體板塊的三大巨頭中,形勢相對較好的也就只有AMD了,伴隨著挖礦熱潮,RX580等AMD系列遊戲顯卡大熱,巨大的出貨量讓AMD賺的盆體缽滿,股市一路看好,加上Intel核心架構的跳票以及產品不足導致的無貨狀況,讓單核頻率低於Intel,但極具性價比優勢的AMD R5 2600X、R5 2600被大批用戶所擁戴。不過進入2018年下半年,全世界礦難的徹底爆發,讓AMD股價同樣出現了巨大的下滑。
輾轉反側 幾度輪迴
通過回顧三家科技巨頭一年中的股價變化情況,其實不難發現,每一次股價的大波動必然是對應廠商或者競對有大的舉動出現。在2018年,雖然科技被無限看好,但三家的股市都沒有出現預期那樣平穩見漲的趨勢。而是不斷經歷著漲與跌的輪迴,不管關於每一位消費者用戶的切身裝機需求還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科技股市,2018年都是「並不太平」的一年。
2018好事多磨 2019滿心期待
回顧2018,我們經歷了裝機難——裝機難——裝機難的尷尬境地,對於裝機用戶來說,全年都陷入了一種怪異的守恆定律當中,而在股市的每個節點,也正好映證了這一點。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對於用戶而言,該花的錢一分都沒有少花,該買不到的產品一樣都沒買到,看似發售了很多新品,但整個科技圈的股市市值卻做著「原地踏步」的舉動。不過所謂好事多磨,不經歷一些心理上的磨難,如何能體現出我們對DIY硬體的狂熱追求。
展望2019,其實用一句網上很火的句子就能形容——「任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雖然2018年對於每一位熱愛科技硬體的小夥伴而言都不那麼友好,但我們同樣堅定的走完了這一整年,並且越挫越勇。希望我們熱愛的PC硬體在2019年能夠實現巨大的飛躍,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本文編輯:劉國亮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