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20 X (5G)現場體驗,網速快只是開始
2025-05-22 04:33:09
7月26日,華為Mate 20 X (5G)版在深圳華為總部正式發布。由於搭載自研基帶巴龍5000,讓該機成為支持當下NSA和未來SA兩種網絡制式的5G手機。筆者在現場對該機在兩種網絡下的網速,以及放眼於5G未來的雲電腦雲遊戲進行體驗。
當下眾多大廠都在推動5G手機,接下來也會有多款5G手機上市。但華為Mate 20 X (5G)最大的不同是同時支持NSA和SA網絡,發布會現場華為也搭建了兩種網絡。兩種網絡模式的區別在於NAS布網更快成本更低,但在時延穩定性和速度上都不如未來的SA網絡。經過現場測試也確實如此。
在NSA網絡下,華為Mate 20 X (5G)的測數成績下載一般在700Mbps,上傳在60Mbps。
而當手機處於SA網絡下,下載可達到1800Mbps,上傳也能突破200Mbps。上述數據是在活動現場網絡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測試所得,在社會上公開5G網絡會略低於上述數值。
Mbps和日常使用的MB之間是8比1的關係。也就是說在NSA網絡下,理想下載可達到90MB/s,而在SA網絡下載可達到220MB/s。不得不說後者才有5G真正的樣子。無論當下是否需要這麼快,但技術上應該實現這麼快。
相反再對比4G網絡的90 Mbps,換算過來只有11MB/s。當然,我們也不能過早的吐槽4G,畢竟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4G都還是主力網絡。而且它也曾給用戶帶來幸福。
高網速並不是5G網絡的全部,低時延更能發揮日常價值。5G會改變生活多少?最標準的答案是無法猜測。可預見的未來是手機上運行雲電腦、雲遊戲、雲存儲一定會流行。
在現場,華為Mate 20 X (5G)有兩個展臺用於展示雲電腦和雲遊戲。它們的概念是遊戲客戶端、運行遊戲的硬體配置、PC電腦系統等文件都存儲在雲端伺服器,利用5G網絡高網速低時延的特點,把算力都放在雲端完成。手機端更多是進行影像數據的處理、交互信息的發送與接受,這也是手機可以化身高配置電腦的原因。
現場筆者也親自測試PC端上的3A遊戲大作在華為Mate 20 X (5G)上的體驗,配合擴展塢外接鍵盤和手柄,在SA網絡下可以實現與真正在PC上玩的感受基本一致。
在試玩過程中,華為Mate 20 X (5G)的發熱情況控制較為良好。之所以選用如此大的機型作為華為首款5G手機,目的就是為了大空間保證天線和散熱擁有更好的設計,同時也能內置更好的大電池。
作為華為首款上市的5G手機,兼容兩種網絡模式,配合麒麟980旗艦級晶片讓它擁有更強的生命周期。用戶在選購之後即使長時間不換手機,未來網絡升級也能繼續使用,並且該機售價並不貴,讓嘗鮮者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