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優秀作文
2025-03-03 13:56:31
凡是牽扯到勤奮,努力,刻苦的話題作文,都可以套用以下範文。相信小編的話,收藏起來,背熟,作文滿分不是問題哦!
第一篇勤能補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嘆息自己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其實,這種嘆息是沒有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補拙,就是說,天資差,是可以用努力來補償的。
事實不正是如此嗎?
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生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資的欠缺沒有使梅蘭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奮。他餵鴿子,每天仰望長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捨;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隨著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後來,梅蘭芳那雙眼睛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終於成了著名的京戲大師。
聞名世界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上小學的時候被老師稱為「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就被迫離開了學校。但他並不因此而喪失信心,反而以頑強的意志勤奮學習,最後終於成了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
類似由於勤奮而彌補了笨拙,甚至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古往今來是舉不勝舉的。
由此可見,一個天資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懇懇,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變得聰明起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反過來說,一個人若不勤奮求學,天資再好也是不能成才的。宋代有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便會做詩,被鄉裡稱為奇才,可謂聰明過人;但他出名後,不再勤奮上進,而是整天由他父親帶著到處吃喝受禮,結果詩才枯竭,終於「泯然眾人矣」。類似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我的一個小學同學,由於勤奮好學,升中學的成績名列全班之首,親戚朋友誇讚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一年之後,他的成績排在全班倒數第六,他的母親生氣地說:「真是笨蛋!」其實,他哪是什麼笨蛋,不過是在一片誇讚聲中變得驕傲了,不像過去那樣勤奮了。
華羅庚教授有句名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希望那些自認為沒有天賦的朋友們不要悲觀,要相信天才在於勤奮,只要自己肯在「勤」字上下功夫,朝著美好的目標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是必可以成大器的。
第二篇勤能補拙
爸爸的書架上有很多關於中外名人的書籍,我每天做完作業後都要取出一本讀一讀,從書中我得到了樂趣,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
今天,我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對成功的秘訣有了深刻的理解。愛因斯坦說:成功等於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即W=X+Y+Z,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為,這三個條件中,「勤」是首要條件,因為勤能補「拙」。
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笨蛋、「老實頭」,還被學校勒令退學,可是促使「笨蛋」成為「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為了徹底弄清一個問題,他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和精力,終於用辛勤的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他的相對論通過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天文學教授愛丁頓觀測日全蝕而得到驗證,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又使我聯想到曾讀過的一則關於曾國藩的小故事:清朝鹹同年間,位居「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幼時其天賦並不高。有一天,他在家中讀書,一篇文章不知重複多少遍了,還沒背下來。這時,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於屋簷下,想等他讀完書睡覺之後下手偷東西。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啥書?」然後,賊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心想,這賊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可惜,他沒把天賦用在做正事上。我天賦不高,當以勤為徑了。於是,他一生勤奮不息。他虛心求教,博採眾長,不因平庸而懈其志。他雖不配稱天才的軍事家,但他卻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而他的成功恰恰在於他善於向別人學習。最終,以勤補拙,走向成功
「對於「勤能補拙」,我也深有體會。我的同桌比我小一歲,她的字曾經寫得很難看,這常常成為我譏笑她的好理由。聽了我的話,她並沒有多辯解什麼,只是默默地練習寫字。課餘飯後,常常能看到刻苦練字的身影。漸漸地,她的字逐漸趕上了我,而她並沒有就此滿足,還是刻苦練字。現在,她已經成為我們班裡公認的字跡最漂亮的人了……
勤能補拙,真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汗水去澆灌那絢麗的成功之花。
第三篇勤能補拙
俗話說「勤能補拙。」只有勤奮,努力,才有可能取得進步。我就是一個勤奮的人。
我以前是一個不怎麼聰明,成績中等,表現不突出的孩子,不像班裡一些聰明孩子那樣活潑,引人注目,但我堅信「勤能補拙」,我暗暗下決心,要趕上並超過他們。http://zuowen.sanwen.net/
下課後,別人都在盡情的玩耍,我卻在教室裡不停的讀書,複習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遇到自己不懂的,想盡辦法將它理解透徹。晚上除了將該做的作業做完外,我還預習課文,將自己有疑問的留到明天,去問老師,這樣記憶會更加深刻。我的閱讀能力不強,為了提高我的閱讀能力,我每天都做閱讀題,反反覆覆的做,不是說「百分之一的聰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努力=百分百的成功嗎?我勤奮我努力!作文也是我的一大難點,為了寫好作文,家裡的作文書幾乎都被我翻了個遍。看名師的點評,學習別人的寫法。在學校裡,我也會帶一本作文書看,下課後同學們都在外面玩耍,這時你會看到一個小女孩正捧著書靠在牆邊看呢!
「勤能補拙」,我憑著勤奮努力,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如今的我,成績已是名列前茅。勤奮是成功的根本,是進步的源泉,同學們請拿起勤奮的雙槳,駛向成功的彼岸吧!
第四篇勤能補拙
成功,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字眼,可成功的秘訣到底在哪裡呢?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秘訣下了科學的定義:w=x+y+z,意思是成功等於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我認為,這三個條件中,艱苦的勞動,即「勤」是首要條件——因為「勤」能補拙。
小蓮是我的同學,我們倆一般大。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說我比她聰明。有時候一起談論什麼事情,我嘰嘰喳喳,張嘴就來,她卻會紅著臉,支吾半天也說不出。所以跟她在一起,我也難免生出些優越感來。
這個學期,我們倆在同一個英語興趣班補習,老師每次都會布置背誦作業。平時背一篇課文,我總比她先背完。背完後,我把書一扔就完事,小蓮卻一直拿著書在背,直到滾瓜爛熟為止。我去叫她玩,她也紅著臉搖搖頭。結果,每次老師檢查背誦,她都背得比我流利。
五年級下半學期,學校舉行了一次寫作比賽。我們倆都被老師選上去參賽。我自信滿滿,平時習作都是優,經常得到老師表揚,還被選作範文在班級黑板報上張貼。這樣的水平,拿個獎還不是小意思?
沒想到競賽成績一公布,我就傻眼了。那個唯一的年級第一,居然是小蓮。怎麼可能呢?從學寫作文開始,我每次都比她寫得好。雖然她很努力,堅持每天寫日記,每周寫一篇作文。但是……
哎!看來真的是「勤能補拙」啊。
愛因斯坦不是天生的「天才」,有人還甚至說他是笨蛋。可是促使這個笨蛋成為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他深信天才出於勤奮,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終於用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
自以為聰明的我,現在才真正明白「勤」這個字眼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