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中堅力量 Denon天龍D600深度測評
2025-02-26 06:06:27
泡泡網耳機頻道9月6日 天龍DENON公司8月份剛上市的新系列(或者叫「美系天龍」)裡,旗艦型號D7100我已經簡單做過評述。然而很多燒友似乎很關注下來一檔的D600這款耳機。畢竟旗艦雖然好,但不是每個人的消費目標,而D600的定價更具性價比,屬於位置重要的「中堅型號」(就好比森海產品線中的hd600/650),顯然可以成為更多人關注和長草的對象。
雖然不是旗艦級的產品,但D600的包裝也很精美,比起老系列裡D2000甚至D5000都要更高檔。耳機線也是可拆卸的(見耳機底部的插孔),包裝裡同樣附帶2種耳機線,一種是粗的,一種是細的,後者供給iPod、iPhone、iPad控制用。
這是官方圖。提供的參數是:50毫米口徑單元、25歐姆阻抗、108分貝/毫瓦靈敏度、5-45000Hz頻響、功率承載1800毫瓦、365克重量。只比旗艦D7100輕了5克。從這些參數可以看出,它屬於比較容易推響的hifi耳機(低阻抗、高靈敏度),同時採用了大振膜、可以承受大功率的D600耳機應該也是具備相當「潛力」的。
這是試聽和對比的系統:美國Ultech UCD100(作為轉盤)、英國Audiolab M-DAC解碼器、Solo超線性耳放。轉盤到解碼的同軸線是英國QED Signature,解碼到耳放的rca信號線是美國JPS UltraConductor 2。都是一千多價位的線。
我想從所謂的新系列天龍耳機被稱為「美系天龍」這麼一個說法開始講。現在很多耳燒都知道了,新系列的天龍耳機,包括D7100新旗艦、D600,都不是原先D2000、D5000、D7000那個系列的日本工程師設計的,而是美國的設計團隊做的。因此這個新系列被稱為「美系天龍耳機」,以區別於原來的型號(那些日系型號耳機現在也並未停產)。
因此在聲音特徵上,新系列天龍耳機的聲音明顯要多出了一種外向、飽滿、動感的美式特徵,而不像日系天龍耳機型號那麼陰柔、內斂(日系聲音風格)。
不過我發覺這個所謂「新系列天龍耳機有美國風格」的說法,也不能誇張過頭。有些人可能憑感覺,把這種說法引申、誤解成了「新系列天龍耳機的聲音開始向歌德靠攏」了。我在這裡借評論D600耳機的機會,解釋一下,如果存在這樣一個誤解和誇大的話,澄清一下——絕對沒有這個程度。美系天龍耳機,只是相對於原先的日系型號而言,相對地聲音不那麼「素」、不那麼內斂、不那麼陰柔,表現得飽滿和外向一些,但絕不是說就變成類似於Grado那種典型美國風格的耳機了。絕對不是那種程度。
舉例來說,如果和原來的D2000和D5000耳機相比,我覺得新一代的D600耳機,聲音要顯得更為溫暖、飽滿、活潑一些。D2000我們知道,本身是一個略具冷感的耳機,和D600差異比較大,而木殼的D5000耳機,本身也是稍偏溫暖的,但和D600比較起來,我覺得還是D600更豐厚、勻稱一些,中高頻更柔順和平滑一些,同時低頻段要比D5000更具活力和動感一點。相比之下,D5000也是一副好耳機,但更多地表現出陰柔、細膩、內斂的風格。
在低頻段的主要特點上,其實新系列天龍耳機,和原來的日系型號,有一點是相象的——需要放大器有良好的控制力,否則會偏肥慢。這一點,在D1100、D2000、D5000、D7000等耳機的討論中,一再被提到,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特徵。顯然天龍耳機的這個低頻段的聲音特徵,和它較大的振膜、很低的阻抗、封閉式的設計是存在聯繫的。
D600耳機的身上扔保持著這個低頻段的特點,舉例來說,把它直接插在iPod上聽、插在電腦上聽,它很容易達到足夠響的音壓,但低頻一般是容易偏肥和慢一些。甚至我用Audio M-DAC附帶的耳機口聽D600,仍覺得低頻段收拾得不是特別乾淨,當音樂中低頻能量較為豐富時,會有一些「振動不受控」的痕跡。而一旦插在Solo超線性耳放上聽,就會覺得,一耳朵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低頻受控了,於是低頻結實了、清晰度好了,聽起來既有能量感,同時又是乾淨利落的,下潛、瞬態、速度,都很舒服。用手頭的谷津ha3耳放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驅動良好、低頻受控的情況下,D600耳機的低頻是它的一個亮點。我覺得具有比原先日系天龍耳機更好的活潑感、生動感、節奏感。從平衡角度看,這副耳機還是比較偏低頻的,舉例來說,有點像手頭的老版HD650。低頻能量比較充沛,是它的一個重要基礎特徵。
然而整體上,D600隻是比起原先的日系天龍耳機,D2000和D5000,更少「日本聲特徵」,但絕非可以和Grado去比美國風格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這裡不能誇大、不能誤解。整體上我覺得D600耳機不算是一副聲音很「熱情」「熱烈」「張揚」的耳機,在我聽來,它更接近歐系風格——我們知道,天龍的音響製品一直是追求歐系聲音的,包括在廣告宣傳上也提出了以歐系聲音作為追求的理念(即追求擺脫傳統的日本聲)。我感覺在D600這副耳機的身上,這種追求倒真是實現了。
D600耳機的中高頻有一個亮點——聲音的柔順度、平滑感做得很好,音色不粗、不膩、不刺,對耳朵的刺激性低,主觀聽感柔和圓潤、渾然一體。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它的中高頻略微偏暗,高頻缺乏一種「華麗感」或者叫「光澤感」,但我前面說了,這副耳機的整體平衡方式就是略靠下盤的,而不是下盤輕、高頻猛飆的類型。我相信對很多燒友來說,這種下盤有能量感、也不缺活力,中高頻柔和滑順的聲音,是很舒服耐聽的。
雖然是封閉式的設計,但D600保持了天龍中高檔耳機一貫的聲音比較開放、聲場延伸優良的傳統,我覺得聽感上屬於封閉式耳機裡很Open的、聲場很寬大的,並無明顯的聲場壓抑感。在封閉式耳機裡,它的聲場表現算是一流的水平——當然,我試過和旗艦D7100切換對比,D7100不愧是旗艦,聲場表現還是更高一籌。
戴在頭上,D600全包耳的設計,具有良好的舒適感(當然D7100仍是更勝一籌),而且封閉式的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隔音效果,使得聆聽環境更「黑」一些。本身耳機做成封閉式,就是一柄雙刃劍——好處是能隔音,在一些環境背景噪音的情況下可以聽得更清晰,壞處是聲場容易悶、抑制,聲音不那麼Open。具體到D600這個耳機,它做到了封閉式耳機裡一流的聲場表現和比較Open的聲音,同時達到了一定的隔音度,等於是保持了封閉式耳機的設計優點,而弱化了其缺點。從這點上看,是一個成功的設計。
總結起來看,我個人覺得,D600耳機聲音上的特點可以歸結為:
1、富有能量感和一定動感的低頻。但需要耳放有良好的控制力,否則可能出現低頻偏肥慢的現象。
2、中高頻柔和圓潤,基本音色中性略暖,厚度足夠,不強調「解析」、不偏清亮,而是一種柔和舒適度很好的表現風格。
3、在封閉式耳機裡一流的聲場表現。結像不「銳利」,也不粗大,呈現一種自然和稍微柔化的風格。
4、整體上我覺得很少「日本味」,而更像是天龍宣稱所追求的、有修養的歐系聲音。並不象Grado那種典型美系耳機那麼熱情、張揚。
有些燒友可能不太適應我的聲音描述方式,他們可能需要更直接、更「標籤式」的描述,比如,這副耳機適合流行嘛?適合古典嗎?適合爵士樂嗎?適合男聲、女聲嗎?等等。
從我個人的觀點看,這些「適合XX音樂」是帶有很多個人口味因素的。到底怎麼樣的聲音特徵算適合流行、怎麼樣的聲音適合古典、怎麼樣算人聲好,或人聲不好,口味因素非常重要,有時很難找到一致。我只能稍微說說我的個人看法:D600這副耳機表現人聲口型不特別大、不特別湊近,音色柔和圓潤,基本端正(不帶明顯甜味和修飾感),細膩度良好,對男聲的表現,比日系天龍的型號,要好一些。女聲可能就是各有千秋的關係。
如果低頻能表現好,控制好其低頻能量,那麼D600表現流行類音樂,會是很不錯的,有一定的飽滿度和活躍感,但假如需要一些刺激感、粗曠感,D600就很難帶給我們。不要忘記它總體是一副中高頻柔和圓潤的耳機。
表現純音樂,我覺得D600都沒有任何問題。表現古典交響時,其聲場規模和密度、各聲部的空間定位,都可以「交足功課」。其他更簡單、要求更低的純音樂類型,就更不必一一細說了。
如果使用iOS或安卓設備作為音源,還可以下載天龍DENON針對「音樂達人」系列耳機配套推出的免費DENON Audio APP,下載地址:。
該APP軟體允許用戶個性化自定義EQ或者使用預設的均衡器,配合D600包裝內的iOS專用線控,可以與蘋果設備完美兼容,定製符合自己「口味」的EQ音效。
此外,DENON Audio APP中還帶有tunein網絡收音機功能,可以按照不同類型選擇你喜歡的廣播節目,也進一步擴展了音源曲目。強烈推薦果粉用戶下載安裝,D600與之配合使用將達到非常好的的用戶體驗。
最後,作為天龍新系列耳機裡三千多元重要價格地帶的一副「中堅型號耳機」,我覺得AH-D600是值得關注的,特別是在封閉式耳機裡,值得特別關注。如果是在市場上尋找一副該價位的封閉式耳機,不喜歡耳機的聲音太「日本味」(封閉式耳機以日系產品最為多見),那麼AH-D600值得重點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