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賞的一個人900字
2025-03-26 04:33:25
世界上有許多值得欣賞的人,欣賞他們善良的、勤勞的、堅強的品德,然而,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呢?
【1】我最欣賞的一個人900字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科學巨匠、文學泰鬥、思想宗師,在他們的身上,有著多少可歌可泣、可先贊可嘆的感人故事。而在他們中,我最欣賞的,莫過於魯迅先生了。因為,在他的身上,閃耀出來的,是一種努力進取、百折不撓、不卑不亢、敢說敢做的民族精神,他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作為一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為了革命,他做出了許許多多不可磨滅的貢獻。譜寫了一曲偉大的讚歌。從日本留學歸來後,看到廣大人民群眾處於愚昧、麻木狀態時,他便毅然放棄自己喜愛的醫學,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不斷地與反革命組織作鬥爭。爭取民族自由。在他的筆下,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名篇佳作,如《朝花夕拾》、《阿Q正傳》等,在他的作品裡,大多反映了當時黑暗的社會,諷刺了反革命組織的陰險與殘暴,表達了他渴望衝破束縛,追求光明,追隨革命,追求解放的思想。在當時的白色恐怖下,他重病纏身,許多人都勸他離開上海,治療休養。而他呢?卻猶如鋼鐵巨人一般,毅然不為所動,每天工作到深夜。在文學戰線上,他不斷地與反革命組織作鬥爭,為喚醒勞苦大眾作貢獻。直到後來在上海因肺病去世。
作為革命家,對待普通老百姓,他卻又是另一般的關心和愛護。「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這是他的名言。據他的女傭回憶說,魯迅先生到了晚上經常咳嗽不止,他對自己的身體毫不關心,卻經常勸女傭多休息,不要她乾重活。他的侄女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寫到:有一次,魯迅先生在家門口看到一位受傷的黃包車夫,他為車夫包紮好傷口,還要送他回家。這種事例充分體現出了他對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無限的關愛。他,愛憎分明。
在平時的生活中,他說到做到,在棄醫從文後,他便立下志願,一定要開拓進取,追隨革命,不斷奮鬥。在後來幾十年裡,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的畢生精力,兌現了這一偉大承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是說的巨人,是行的高標。
魯迅先生,這位喚醒中華民族靈魂的文學鬥士,他愛憎分明,不卑不亢,追求光明,說到做到,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是一個「大寫的人」;他,有如一根偉大的標杆,指引著中華民族向前進。
魯迅先生,是我最欣賞的人,他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
【2】我最欣賞的一個人900字
「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如果你愛好哲學或略有了解,那麼你一定聽過這句話。這句話正是出自於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看成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他從17歲開始入師門,跟隨柏拉圖達20年之久。他對老師非常尊敬,師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隨真理的徵程中,師徒二人存在嚴重的分歧,亞里斯多德勇敢、堅定地指出了柏拉圖的錯誤和缺點。於是有人指責他背叛老師。他對此回敬了一句話——「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
這就是我欣賞亞里斯多德最主要的原因。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們要尊敬自己的師長,但更要尊重客觀事實規律,尊重真理。
有一次在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講解一道壓軸題,我全神貫注地聽著,忽然我發現老師的解法中有一小步與我的不同,導致答案差了十萬八千裡。我當即對老師提出了我的疑問,可是老是堅定的說:「不可能,我不會做錯的。」我沉默了,但是我的心裡依舊充滿了疑惑。中午,我將這題重新推導了兩遍,又倒推了一邊,發現我並沒有錯。於是我在下午找到數學老師,一同研究了這道題,終於數學老師承認了錯誤,還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我。
我們不應該迷信權威,對人對事應當有自己的見解。思想的開放與進步就是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歐洲國家為什麼會比中國強大?就是因為思想的開化。而中國,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文化大革命」,無一不是限制人們的思想。歐洲有文藝復興,日本有明治維新,而我們卻只有「天朝上國」和「天地君親師」。唯一的新文化運動也沒有喚醒大多數人。
我們更不應該對壓制默不作聲,一旦發現真理就應當堅持下去。只有認為自己是對的,才能讓別人認同你的觀點。相信大家都有「固執」的家長,即使是他們錯了,他們也不會做出彌補,甚至是礙於面子一錯再錯。我想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對此,我覺得我們應該勇敢地指出他們的錯誤,而不是逆來順受。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即使做不到反抗也不要助紂為虐。恪守自己的原則,不可放縱、墮落,並勇敢追求真理,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亞里斯多德的思想給予了我許多人生啟示,我欣賞他,是因為他的思想與主張,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了解他,讓他的思想成為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3】我最欣賞的一個人900字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裡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高爾基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數學。在一節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考在班上的同學,題目是:「1+2+3+4+……+100=?」這可為難了很多同學,他們一個個都很著急,只有高爾基算出來了,等於5050。從此,老師不會再因為他們家窮而瞧不起他們,而是覺得他很有數學天賦。
我們要向高爾基學習,孔子說得好:「見賢思其焉。」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