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由言論作文600字
2025-03-18 09:35:24
自由言論通常被理解為包含了充分的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創作及發布電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種形式的富有表現力的資訊。網絡自由言論作文600字範文,我們來看看。歡迎閱讀。
網絡自由言論作文600字一
記得在大一上傳播學課的時候,老師說,其實在中國實質上是沒有真正的言論自由的,如果一定要算,只有網絡還有那麼一點自由可言。
我想作為一位新聞人,沒有比失去言論自由更可悲的了,但偏偏我們面臨的境況就是這樣。所以說網絡給我們所帶來的關乎言論自由的希望確實讓人很振奮。在面對「網絡暴力」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的意見是,不能給諸如「人肉搜索」定義為網絡暴力行為,因為一旦如此,今後網絡的自由發展堪憂。網絡現在讓人欣喜的、比傳統媒體要發揮得更好的輿論監督作用就會被削弱。「網絡暴力」這個詞一旦被指認,以後網絡發展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我想對於網絡暴力這個問題,不能太意氣用事,不能以捍衛言論自由為由而去牴觸一切批評。首先我們對網絡暴力這個問題應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要分清楚網絡暴力和輿論監督之間的界限,不要把網絡暴力當成一種網絡監督。
什麼是網絡暴力呢?律師陳際紅的說法可值參考:第一,這種行為是發生在網絡世界,具有一定的虛擬性。第二,發生了濫用和過度使用網絡的行為。第三,一般這屬於一種群體性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盲從性。同時,給受害人帶來了現實生活中的傷害,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為作對比,我們再參考一下關於網絡輿論監督的相關說法:網絡輿論監督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徵:一、主觀上具有這樣一個良好出發點,而不是惡意的侮辱、誹謗和損害別人的聲譽。網絡輿論監督應該出發點對一些非法不好的行為、違反道德的行為提供一種公示和評價的渠道。二、輿論監督所發布的情況應當是基本屬實的。而不應當去捏造一些虛構的事實。三、輿論監督與網絡暴力應該具有一定的界限,不能侵犯別人的隱私權和名譽權。
關於「網絡暴力」這種現象,當一個人即使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但是他處在一個他感覺完全沒有監督力量的時候,有時候會對自我的控制力大大減弱,這是一個心理學現象。在網絡這個空間進行交流的時候,很容易發生超越日常的人們交往的底線,而出現一些道德方面的問題。何況在中國,由於文革時間完全破壞了道德,使得我們至少有兩代人缺少基本的道德素養,一旦處在一個沒有管束的環境中,恐怕自律行為就非常弱,網絡暴力現象就會出現。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網的人員本身的素養不太高。因為根據相關調查統計,上網年輕人的數量佔比較高的比重,他們在道德修養方面,恐怕由於我們的教育體制,道德修養方面還缺乏一些必要的交往道德,還有一點是他們的知識水平也相對比較弱,遇到一些問題往往情緒化。由於以上多種原因,造成了中國網絡暴力現象比法治國家的要多一點。
網絡暴力似乎是對個別當事人,但是,觀眾是誰呢?觀眾是整個社會的人。這些人實際上作為一個旁觀者,他們在看哈哈。經常處於這種狀態下的人會失去道德感,失去對人的愛心,而且往往把別人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快樂上,這是網絡暴力對社會的一個根本的危害,而這個危害可能很多人意識不到,因為這個事情沒有攤在他頭上,一旦攤他頭上,恐怕就會深刻認識到這個暴力對社會的危害。
網絡的形成確實給大部分網民帶來了一個可以說話、交流的機會,很多牢騷可以通過網上和匿名的網友之間進行傾訴。但是,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用罵人的話來發洩,因為你的話別人能夠看到,不是你一個人在房子裡面自己對自己說話,任何傳播一旦影響到別人的時候,就有一個基本的傳播道德問題。在這個意義上,網絡給了每個人表露心聲的機會,但是,表露心聲本身要有所克制,因為你的自由不能影響別人的自由。現在反對網絡暴力,並不是不讓你在網上說話,而只是要求你在網上說的話文明一點,不要侵犯別人的權利,這個絕不是要逼你走上絕路,而是使我們每個人能夠暢所欲言的說話,而且還學會文明的說話。
網絡自由言論作文600字二
近期就更加十分熱鬧了。人民日報發文要管理網絡了,吵;炎黃春秋被關閉了,吵;南方周末發新年獻詞了,吵。吵**現象,吵文革,吵毛澤東,吵陳平福,甚至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也吵起來了。
且不論這爭論雙方孰是孰非,也許各有是非吧,我覺得吵是一個好現象,言論自由是初會進步的表現。讓人開口說話,塌不了天。
想想秦朝,人們道路以目,噤若寒蟬,結果20多年就玩完了。想想康乾盛世,產值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後期興起了文字獄。沒過幾十年,英國人來,三十萬清軍居然打不過八千英國人,**戰爭敗了。沒實力嗎?不是。不讓吵,沒精神了。文革時期有人失口說了句「打倒毛主席」,就會被打成現行反革命,被揪鬥批判,逮捕法辦。其實這不一定老人家的意思。延安時期,有一次打雷劈死了一位縣長,有人說為什麼不把毛澤東劈死呢?人們要治他的罪,毛澤東聽說了,說,問問,是為什麼。結果是公糧徵多了,百姓不滿意。於是沒治罪,開展了大生產運動。看來言論不自由是可怕的,不讓別人說話自己也將大禍臨頭,甚至不久於世了。
每至社會急劇變革的時期,也是各種的思潮急劇碰撞的時候。社會變革的道路不管多麼曲折,長遠的看,結果總是向著進步的方向發展。我們應該相信,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諸子百家各種思想激烈爭論,不但促成了秦的統一,也產生了諸子百家的散文,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近代是我國社會變革最劇烈的時期,出現了洋務派頑固派的論戰,改良派和保守派的論戰,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論戰。正是這一次的論爭,才促成了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最終壽終正寢。看來,思想爭論可以促進社會進步。思想爭論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歐洲文藝復興,但丁、盧梭、伏爾泰的吶喊才喊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如果我們禁止言論自由,那社會發展也就停止。
網絡自由言論作文600字三
從民主建設角度來看,網際網路中信息的交互性、及時性、全球性,打破了傳統大眾媒體對權威話語權的壟斷。傳統的交流和通訊方式難以在真正的程度上體現民意,面對面的交流總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有所顧忌。而在網際網路上,你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聽取不同的觀點。
其次,從推動文化傳播的層面來看,網際網路這一全球性媒介極大地節約了傳播成本、提高了效率,有利於文化的傳播和教育的開展,有助於加速世界範圍內人類知識的傳遞。
再次,從促進自由和交流便捷來看,人們在網絡上可以暢所欲言、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只要匿名就不必擔心被識破真身、被抓住把柄,這是傳統的表達媒介所無法比擬的。
最後,從弘揚正義的功能來看,近年來出現的黃靜案、劉湧案、孫志剛案,由於網絡上的民意,對司法機關產生了巨大的壓力。這些案件幾起幾落、一改再改等都離不開網絡言論的推動,從而使判決的結果更進一步接近正義。
網絡的內容就像人類的思想一樣豐富多彩,它有鮮花,也有荊棘;它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因此,在看到網絡自由的正面價值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負面的影響:
(1)片面性。網絡言論由於其固有的虛擬性,其中的觀點帶有較大的片面性。黃靜案中,網絡上很多不同的聲音無法得到體現,但它卻能混淆人們的視聽、從而失去正確的判斷。
(2)非廣泛性。據統計,網民的成分非常複雜,有未成年人、工人、學者和政府工作人員,但是其中佔大多數的均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的觀點沒有廣泛的代表性,一般都是因為群體效應而產生的;
(3)缺乏理性。網絡上的網民大多數都是80後,他們有激情、有理想、有正義感,但是由於太年輕,易於受到情緒化的影響,從而使其好心被人所利用。
(4)欺騙性。網絡本身是個虛擬的東西,它上面的言論大多無法考證,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在銅須事件上,我們可以看到廣大網民是如何被「鋒刃透骨寒」一步步引向被欺騙的境地。
基於網絡言論自由的兩面性,我們更應對其進行規範,使其在健康的道路上發展。
任何權利和自由都不是絕對的。言論自由作為一項****、受憲法保護,但憲法在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對其給予了限制。當言論的自由度侵害到國家、社會或公民、法人及其它組織的合法利益時,這種自由必然受到限制。言論自由也是相對的,有著內在的制約。
作為言論表達的特殊形式,網絡為實現言論自由打開了方便之門,言論的涵義也早就突破了傳統的界限向虛擬空間延伸。同時,由於網絡的開放性,在網絡特定的氛圍裡網絡語言具有即時性和隨意性的特點,因此相對於傳統媒介,網絡的言論自由應該寬鬆些。但是,由於網絡是一個超脫於政府管理體制之外的領域,類似於一篇藤草叢生的荒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網絡社會一直處於無序狀態中,網絡空間的言論比現實社會的言論享有更大的自由。這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網絡上是不是可以想說就說?事實上網絡言論自由並非沒有底線,其在實現的過程中也有必須顧慮的因素、或者說限度,這種限度與現實社會的法律、倫理息息相關。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網絡言論自由權的空間?通常這些衝突包括與公共管理(公共利益)的衝突以及與公民權利(私人利益)的衝突。
[網絡自由言論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1.自由,是什麼?作文_成長作文2300字
2.小學作文:自由_成長作文5500字
3.渴望自由高一作文_成長作文1800字
4.有關自由的中學生作文精選_成長作文3400字
5.鳥也自由作文_成長作文600字
6.渴望自由的我作文_成長作文600字
7.飛向自由作文範文_成長作文700字
8.渴望自由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