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虛擬趨近現實 VR高能配件盤點第六彈
2025-03-28 04:12:25
作為目最為火熱的技術/硬體產品,VR備受關注,相應的配件也應運而生,轉眼間這已經是我們配件盤點的第六彈,在已經過去的10月份,可謂是發布會井噴期,大量的周邊產品也被曝光了出來,今天我們就挑選其中較為有特色的幾款和大家分享。
PowerUp FPV:讓紙飛機秒變無人機
小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上天飛翔的夢想,因為當時無法做到,只能用紙飛機寄託自己的願望,不過現在似乎一切都不是難事,近日一款名為PowerUp FPV的設備便能實現孩子們的夢想,PowerUp FPV是一款集成雙螺旋槳、微型發動機、流媒體攝像頭和無線晶片的小裝置,可以輕鬆安裝在紙飛機上,把它們變成遙控無人機。你可以使用手機直接操作,也可以使用紙板眼鏡來一場類似虛擬實境的FPV(第一人稱視角)飛行。最棒的是,你可以自行設計紙飛機的樣子(當然要符合空氣動力學),也不用擔心它意外損壞。對了,PowerUp FPV還可以實現約92米的Wi-Fi無線直播,飛行速度最高為33公裡/時,續航力則為10分鐘左右。這樣的設計雖然比不上大疆等設備,不過確實十分有趣,該產品售價149美元,約合1010元人民幣。
Snapchat的另類設備:
以「閱後即焚」成名的Snapchat社交應用公司近日在它們的小鬼LOGO上增加了一個眼睛的LOGO,當然這並不是惡意賣萌,而是他們公司最近確實在從事相關業務——比如這款名為Spectacles的眼鏡產品。該眼鏡外表和傳統的太陽鏡相同,眼鏡兩側各配右一個攝像頭,在拍攝模式下,攝像頭還具備LED補光的功能,它能自動生成圓形視頻(Circular Video),雖非全景,不過卻是左右眼兩個位置生成的115度視角的視頻,通過手機軟體也能對視頻進行渲染,並上傳到Snapchat上,該產品預計售價129美元,約合873元人民幣,有紅、藍、黑三色可選。
Christmas AR:
同樣能增加視覺體驗的設備還有這款名為Christmas AR的產品,它利用一種叫做Marker的標記圖,按照位置,尺寸和方向在現實世界中呈現3D景象。這些標記圖呈現出來的3D影像就像處在真實環境中一樣,你可以把它們放置在家中的各個角落,Marker需要Christmas AR移動APP的支持才能正常呈現,在下載APP之後,將你的智能設備放置在需要呈現的圖像上方,就可以看見圖像立即用3D立體形式呈現在你眼前。Christmas AR設計了三種不同尺寸的成像卡片,一種是小尺寸(A6,10.5釐米*14.8釐米)Postcards口袋版,這種可以方便地隨身攜帶,另一種中型尺寸(A5,14.8釐米&21釐米)的Greeting cards,它可以用在生日宴會等派對上,還有一種則是(A3,42釐米*29.7釐米,A2,59.4釐米*42釐米)的Placemat大尺寸版本,Postcards和Greeting cards由5部分組成,每一章都有獨特的設計。
Vivepaper雜誌:
Vivepaper是HTC推出的一款全新技術,通過與康泰納仕中國(Condé Nast China)展開合作,其旗下第12期的《康泰納仕旅行者》(Condé Nast Traveler)雜誌將會被設計成為Vivepaper版本,用戶可以通過HTC Vive或者與谷歌Cardboard類似的移動端頭顯進行閱讀。除了康泰納仕中國外,HTC還將與更多的出版發行商展開全面合作以不斷豐富Vivepaper中的內容。其中包括《中國日報21世紀英語報》、《財新VR》以及電子工業出版社。除了中國國內的媒體外,HTC還在積極地與一些西方媒體展開合作,希望能夠把這些內容更快地讓全世界的用戶所接觸。在硬體方面,你只需要拿著一個類似雜誌,讓定位器進行識別的板子就可以了,當然,在你晃動板子的時候,虛擬中的畫面會同步跟隨晃動。
Twirling720:首款全景錄音筆
近日由國內VR創業公司拓靈研發的一款最新可攜式VR全景聲錄製機Twirling720正式面世,登錄全球知名的眾籌平臺IndieGoGo。據悉,該款VR全景錄音機集錄製、存儲、監聽於一體,最高支持到7.1聲道的錄製,對VR的3D音效完全滿足需求。適用於VR影視、廣告拍攝的同期現場錄音,會議現場以及各種需要進行全景聲錄製的其他應用場景。時代拓靈還將提供自主研發的配套軟體處理程序,可以將錄製的聲場轉換成任意形式播放,支持傳統立體聲耳機和5.1/7.1播放系統, 也可以靈活地通過算法對聲場進行處理,從而非常好的地配合虛擬實境設備,實現沉浸式的交互。除了基礎的改變聲源空間位置外,還涵蓋了混響房間創建,六面反射係數等功能。同時支持automation自動化記錄,可實現一鍵record ambisonic全景聲。現在,Twirling720已開啟眾籌,最低檔價格為499美刀(折合人民幣約3380元),如果一切順利,產品將於今年12月左右發貨。
Finch控制器:已經發布的非概念產品
對於手部控制設備,我們之前已經介紹了很多款,和之前不同的是,Finch控制器是一款剛剛發布的產品,這代表該產品已經步入市場了,Finch的手指傳感器,可以像戒指一樣戴在食指、拇指和中指上。在食指的傳感器上擁有觸摸板。傳感器會通過電線把運動數據傳到計算單元上,後者同樣擁有傳感器,用一條帶子固定在手背。運動單元收集的數據會通過藍牙傳送到手機或電腦上。而在上臂上還會有一個傳感器接受對於手臂的追蹤數據,整個設備的電池可維持10小時。據悉,Finch可以把手指、手掌和手臂的移動無延遲地傳送到VR裡。傳感器的數據發送率為100Hz,延遲是7.5毫秒。總體設備重量為75克。在視頻演示裡,提供了動作捕捉的使用場景,可以看到不同的遊戲和手勢操作。開發者版本在官網可以開始預訂,售價238美元(約合人民幣1610元)。並可以在Windows和安卓上運行。如果遊戲開發者能夠開放出遊戲來適配Finch,想必一定能讓移動端VR的沉浸感得到一個提升,而且移動端VR的遊戲也能夠得到增長,因為體感交互不夠的情況下,很多PC端VR遊戲不能在移動端上移植,這點實在是可惜!
金剛狼Wolverine爪子
該裝置看起來有點笨拙,但在虛擬實境中卻非常實用。當你伸手去抓虛擬世界中的一個杯子時,手指到達杯子邊緣,鐵棒上的滑塊便會扣緊,你便能感受到杯子反饋給你手指的作用力。而且,Wolverine抗壓能力強且非常節能,它能夠承受三個手指和拇指之間非常大的壓力,而每次滑塊扣緊鐵棒只需要消耗一點點能量。該小組發布的一篇論文上沒有詳細說明Wolverine會花多少錢。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比其他一些觸覺反饋裝置要更便宜。在Wolverine改進技術後,可以根據需要為每個手指做調整來適應各種形狀的虛擬物體。
VRGO:VR專用智能座椅
看完動圖後,相信你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難道這貨就是個凳子?當然不是,VRGO可以通過藍牙無線連接PC/Mac設備,它的低延遲和通用性能足夠讓用戶與VR獲得最及時的互動體驗,適用於鍵盤,滑鼠或者遊戲手柄輸入插口。另外VRGO的設計協調了人體的自然運動,在實際運動過程中,人體會朝一定方向自然傾斜,VRGO的傾斜移動系統能夠極大程度地模擬人體自然運動,坐在VRGO智能座椅上,你只需要按照方向輕微的移動身體,就可以在VR虛擬環境中移動,任何方向的運動和旋轉都能被協調在VRGO座椅的可控範圍內。估計只要你不玩命搖,摔倒應該還是不容易的。
寫到最後:
本次排列的方式比較特殊,並非以AR/VR的分類方式,而是從上行下,分別是視覺體驗、聽覺體驗、觸覺體驗和臀部體驗,其中最讓我們感興趣的還是這些手勢識別裝備,它讓我們的虛擬體驗更為逼真,就像我們在使用自己的雙手一樣,在今年OC3開發者大會上,Oculus Touch已經引入了這種手勢識別功能,HTC Vive貌似也不會太遠了,相信在不久後,手勢識別將會成為VR設備除沉浸感和交互外的另一剛需,而那個時候也將會是VR的下一個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