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記》有感作文欣賞
2025-03-19 08:31:25
總覺得文字、音樂、繪畫是表達感情常用的方法,喜歡音樂,靜靜的,靠在窗戶旁,任清風徐來,看雲兒漫步,聽花開風輕。
「凡音之起,由人之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音樂是人創作的,是有人的心靈生發出來的,受到外界的觸動,一陣風,一場雨,一片黃昏,一種愁緒,一地繁花,一個問候,一絲笑意,都是創作音樂的源泉,音樂有不同的風格,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性」,有時候通過音樂可以了解一個人,了解一個民族,了解一個國家。歷史上的朝代,總有治世、亂世、亡國幾個階段,通過音樂可以看看那段歷史,「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不同的環境,人們會產生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音樂,因為音之起,人心生。一段音樂史,就是一段歷史,一段民心史,一本歷史典籍。
唱歌時總有人推遲說自己五音不全,哪五音?宮商角徵羽,而且有比喻,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這就是五音。
音和樂有不同,在古代是兩個概念,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
聲和音也有不同,「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我們打多人停留在這」眾庶」階段。
音樂總會觸動人的心靈,有感化人的力量,「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我們每天都接受不同的聲波,在其中去尋找「音」,何為音?生於人心者也。風吹樹葉,汽車鳴笛,高跟鞋觸地,都不是音,而是聲,連動物都能分辨的聲,因為音是發自內心的,是表達人的感情的。樂,通倫理者也,所以正統的都會有一種注重倫理注重感化的作用。由此可知音和樂是有不同的。
當我們去了解異國文化,去看看他的音樂,也許會從中發現朝代的更替,尋找到底是治世,亂世,還是亡國。人心是偏安靜的,總這樣認為,人需要有自己安靜的空間,「人生而靜,天之性也」。特別適合女孩子。
我不喜歡繁瑣的東西,特別是禮儀,太多規則,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妨礙交際,音樂也是如此,不喜歡太重於技巧的音樂,「大樂必易,大禮必簡」也許就是這個道理。越簡單越容易記住越流行。
知禮樂之情者能作,作者謂之聖;識禮樂之文者能述,述者謂之明。
何為作?創作?製作?在知道禮樂的前提下,動了真心有了真情,便想發洩變想創作,這時候創作出來的東西便是「聖」,覺得無論是音樂,文學、繪畫,只有在真性情的條件下創作的東西,才會打動人心成為經典。
何為明?英明?高明?記住禮樂,記住「禮道其志,樂和其性」的文章,再把它記述陳述下來,還要遵循依照禮樂行事,這樣的人才是高明英明。
[讀《樂記》有感作文欣賞]相關文章:
1.欣賞數字中的語文作文_成長作文
2.欣賞秋天作文700字_成長作文
3.學會欣賞作文4篇_成長作文
4.我最欣賞的一個人作文範文12篇_成長作文
5.欣賞自己欣賞歲月作文_成長作文1100字
6.中學優秀作文:慢慢地,學會了欣賞_成長作文1400字
7.學會欣賞的作文精選_成長作文7800字
8.有關學會欣賞的作文_成長作文6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