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句話的啟示作文2則
2025-03-19 10:42:25
一句話的啟示給你的感觸很大吧?關於一句話的啟示作文怎麼寫,你知道怎麼寫嗎?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編整理的內容吧!
關於一句話的啟示作文1
——對「讀書要心、眼、口『三到』」的理解
南宋大儒家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對這個句子始終弄不透徹,理解起來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並且產生了疑問:為什麼要先說「心」,再說「眼」,最後說「口」呢?這句話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我對這個問題較上了勁。於是我下決心,一定要弄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涵義。
查閱資料、詢問同學……一系列「程序」之後,我對這句話有了初步的理解:只要心到了,眼神才會集中,眼神集中,能思考問題,才能發言,表達自己的見解。但心裡覺得還是意猶未盡。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老爸不斷從書店、辦公室帶回學生類報刊雜誌,供我閱讀、學習。我總是囫圇吞棗,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完一本書。我用自己的壓歲錢,在書店買的一些書,都很快「看」完了。可我什麼體會,什麼好詞,什麼佳句,知之甚少,收穫甚微。我很是不解:千辛萬苦讀完了這麼多書報,怎麼還是懂得不多?是不是對這句話理解還不深刻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冊書上再次注意到了朱熹的這句名言。我開始反思,但反思得很淺,只知道讀書要認真。可歸根到底,我仍然不懂。於是我請教老爸。老爸說了一大堆,我才明白:首先要心到,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閱讀文章時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其次要眼到,閱讀文章,心眼合一,反覆思索,並試著自己解答;第三要口到,在課堂上踴躍舉手發言,並結合老師和同學的回答認真地做比較、分析,最後認真地總結和完善,從而把文章讀懂讀透。這才是讀書要「三到」的真正涵義。
從那以後,我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時刻對照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時刻督促自己。在這句話的鞭策、指導下,我閱讀輕鬆,下筆輕鬆,語文成績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關於一句話的啟示作文2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們有的晶瑩透明,有的渾濁不堪;有的緩緩流動,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雲。它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啟示,使我們的心靈也如水一般清明。
遙望那向東流去的河水,讓人們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時光飛逝。古人對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這些詩句的字裡行間無不包含著前人對後人的期望:要珍惜時光。是啊,擁有無限生機的我們,若不趁著這逐漸流逝的大好時光奮力一搏;又更待何時呢?
俯首注視那被雨水打上小孔的石頭,讓人們體會到了水滴石穿。這其間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任何事物是由量的慢慢積累才導致最終的質變。設若讓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一夜間變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兒,或是讓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瞬間變成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再或是讓一個雙眼殘疾的人一眨眼間變成一名100米運動員等等,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難以相信。因而凡是要想獲得成功的人必須從點滴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時時牢記「水滴石穿」。
傾聽那春雨水滋潤萬物的聲音,讓人們感受到了什麼是空靈。那一絲絲輕盈的細雨猶如淘氣的精靈,伴隨著微風,輕輕地跳到樹葉上、花叢中、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聽的人的心中,讓人聯想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雨聲在喧囂的生活中為我們平添了一份平靜、一份空靈。
凝望那洶湧澎湃的波濤,讓人們感覺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那激蕩的海水中,蘊含著大自然雄偉的力量,同時也教會了人們:應該奮力拼搏,不管有任何艱難和阻礙,只須儘自身全力去搏,便無須遺憾了。正如洶湧的波浪無所顧忌地向海邊的巖石打去一樣。
總之,水無時不刻地在向人們啟示著什麼,水給人們的啟示有很多很多。而在這其間的啟示,惟有用如水的眼睛和如水的心才能找到,才能感受到。
[關於一句話的啟示作文2則]相關文章:
1.落花生的啟示作文_成長作文2700字
2.動物的啟示作文450字_成長作文
3.蜻蜓的啟示作文300字_成長作文
4.大自然的啟示的作文_成長作文2900字
5.誠信的啟示作文700字_成長作文
6.啟示的作文700字_成長作文
7.名言給我的啟示作文700字_成長作文
8.《三國演義》給我的啟示作文10篇_成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