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先輩的旗幟有感作文精選
2024-12-28 03:24:09
2016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先輩的旗幟」,為紀念並弘揚紅軍百折不撓的長徵精神。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先輩的旗幟觀後感作文一】
「苦不苦,想想長徵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長徵是不怕苦、不怕死的現實參照。許多人以重走長徵路、重吃長徵苦的方式,了解中國革命,激發奮鬥精神。
一直以來,長徵精神就以一種不朽的光輝激勵著一代代國人奮發圖強,萬裡徒步、雪山草地,艱辛之途令人敬佩與感慨。革命先輩用汗水與生命換來了富強民主的新中國,更以堅韌不拔的昂揚鬥志攻堅克難。吃苦、吃苦、再吃苦,為理想信念而永不放棄,是當下每一名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必備「食糧」。
艱苦奮鬥歷來是黨的光榮傳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更是寫入黨章,成為黨員的必循之規。誠然,長徵是黨的光輝一頁,其吃苦精神更是應當回望銘記、學習踐行。何止於老一輩的「傳奇」,每一代傳承、每一個典範,無不昭示著吃苦精神所帶來的一切利好,有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前輩為新中國的建立不懈躬耕,也有焦裕祿、谷文昌等優秀幹部惠及一方民生,直至今日,吃苦精神仍歷久彌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到修身、大到治國,無不是積累了無數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所吞下的「苦」,幹事創業,沒有一番紮實的專業功夫和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一切都是空談。其實放眼各領域和生活中,吃苦精神的廣布何止一隅,奧運健兒的賽場激揚、高考學子的金榜題名、抗洪救災的保民安民、事業有成的驕傲榮光,哪一樣不是吃得苦中之苦換來的。事實上,吃苦本身從來沒有那麼輝煌和鏗鏘,縱觀普通勞動者,基層民警為一個線索蹲守一天一夜,扶貧幹部為摸清底數走遍了山區,環衛工人傍著路燈喝一口涼水,老師深夜備課打一個哈欠……吃苦體現在每一個日子裡、在每一件小事中,吃苦已經融入了每個職業和人群,浸潤在個體和集體的幹事創業氛圍中,告訴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要所成,必吃苦!
然而反觀當前一些黨員幹部,或作風慵懶、縱享清閒,落入「享樂主義」怪圈;或驕奢浪費、思想腐化,沾惹奢靡之風。一些領導「出門兩步坐公車」,甚至在車上和群眾打招呼、說套話;有的出入高檔會所,食則山珍海味,甚至出現了「沒有酒不吃飯」的咄咄怪事,嚴懲之下還振振有詞,「花自己錢何錯之有」;有的調研基層,頭頂烈日不去、下雨打雷不去,稍有加班便是抱怨,一遇工作就是推脫,動輒吃拿卡要、作風不端,硬是讓群眾搖頭於「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吃苦精神何在?
回望長徵,如今何種苦,會有長徵苦?粗茶淡飯,總好過樹皮草根;衣著簡樸,總好過補丁加身。而且,當前局部的社會風氣庸俗化、享樂化,不少社會問題頻現,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吃苦精神被不少人所拋棄,基礎尚未打牢,便毫無原則地追求「上層建築」,不吃「苦中苦」,終究只是曇花一現、難留美名,空剩下些「小聰明」和「小運氣」罷了。
今年7月,習近平到寧夏考察,首站便直赴紅軍長徵會師地將臺堡,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總書記表示,「這次專程來這裡,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徵路。」而今,全國上下正朝建成全面小康加速邁進,從嚴治黨號角響起,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尤須深入推進,時勢之下,對於吃苦精神已不只是「提倡」而是「必須」。80年滌蕩、80年不朽,如今,我們又走在這個時代新的長徵路上,更需要長徵精神鼓勁助威。幹事創業,橫下一條心吃苦,以苦踐行、苦中作樂,不忘初心不忘本,為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民族事業盡獻心血、鞠躬盡瘁。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這樣的人是不怕吃苦、樂於吃苦的。回望長徵、沉思過往,唯精神堅不可摧,不妨甩開謀事創業的膀子,用浸潤一生的辛苦為頁頁功績奠基。
長徵精神永存心間!
【先輩的旗幟觀後感作文二】
9月1日晚,我觀看了2016年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看完後,我最想大聲疾呼:「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徵》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徵之歌。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徵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徵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徵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徵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徵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徵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徵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徵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先輩的旗幟觀後感作文三】
現在的學生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很發達了,所以在吃飯的時候,覺得這個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這是多麼不應該的阿!有句名言說過:「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或許這個還不夠,那我們應該會想到在紅軍長徵的時候,那些英雄們在面對糧食短缺的時候,竟然還用草皮,樹皮來做糧食填飽肚子,而現在我們有足夠的糧食卻不好好珍惜。我們應該好好像那些紅軍叔叔們學習啊!
但在社會上也有像紅軍叔叔面對困難從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們,他們在一個溫度達到40度以上的空間裡面工作,而且在炎熱的夏天,外面的溫度已經夠高的了,可以想像他們裡面的溫度會讓人受不了。甚至有時他們在切割金屬的時候與火接觸,更是火上澆油。當他們的頭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時,他們卻從不喊苦,他們為了自己的事業和那份準備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堅持著自己的崗位,他們是偉大的,是無私的。
最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各項創新,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也只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將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國家領導人也繼承了長徵奮鬥的精神,為我國人民考慮周到,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正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
【先輩的旗幟觀後感作文四】
長徵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長徵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徵精神永流傳!紅軍長徵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裡,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裡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紅四方面軍長徵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餘裡,進行過大小戰鬥千百次。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徵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身後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卻圓滿完成了。長徵過程中的艱險、曲折與悲壯,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長徵使我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更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用長徵精神去徵服學習和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長大後要成為國家的棟梁,為建設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