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班會教案【推薦】
2024-12-19 08:42:09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下面是關於五四青年節的班會教案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四青年節主題班會一:
活動目的:通過本活動,讓學生了解"五四運動"這一歷史事件,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讓學生立足現實,激發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愛國熱情。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失敗而告終。1919年1月18日,英美法意日等27個戰勝國在法國凡爾賽召開"和平會議",討論處理戰後世界問題。實際上這次會議是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為宰割戰敗國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一次分贓會議。中國政府曾參加協約國對德作戰,出20萬華工去歐洲參加戰爭勤務,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外交總長陸徵祥,駐美公使顧維均,駐英公使施肇基等人為全勸代表,出席巴黎和會。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和會"召開前發表了所謂"142頁"和平條件,虛偽宣稱:"民族自決","反對秘密外交",要保護弱小民族,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和一切國家互相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充滿了"和平"、"公理"的化身。經北洋軍閥政府竭力宣傳,因此許多中國人認一戰是"公理戰勝強權",巴黎和會將主持"公理"、"公道"。中國代表在全國輿論的壓力下,先後向會議提出取消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廢除日本和袁世凱籤訂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等正當要求。可是在英美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操縱下,會議不但否定了中國提案,而且悍然決定把戰前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的這一天無理決定,對中國政府,中國人民是一個極大的侮辱。北洋軍閥政府置民族危亡於不顧,令中國代表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來,激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爆發了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
2、知識競賽:
以各小組推薦的一位同學代表本小組組成一支競賽小隊伍進行有關"五四"運動知識的競賽,以抽籤必答和搶答為形式進行。
①"五四"運動的主要口號是什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②當時要求強烈受懲辦的國賊是誰?(曹汝霖)
③"五四"愛國運動大體經歷了哪兩個階段?(從5月4日天安門集會到6月3日大逮捕為止,北京,青年學生,學生罷課集會。從6月3日大逮捕到6月28日拒籤和約,上海,工人階級,罷工、罷市、罷課。)
④"五四"運動標誌著什麼?(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或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
⑤說明"五四"運動如何顯示了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聯繫歷史課上講過的虎門銷煙、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甲午戰爭、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只是從制度上改變民族,而次運動則是民眾精神思想上的覺醒)
3、對聯欣賞:
目的讓學生了解袁世凱這一歷史人物賣國求榮的醜惡嘴臉和行徑,了解對聯的奧秘,培養學生對對聯的興趣。
①1914年4月,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前清翰林,湖南巨紳王闓運給袁的總統府撰一聯云: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橫批是:旁觀者清。
上聯和下聯嵌入"民國何分南北,總統不是東西",使袁世凱十分尷尬。
②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河南項城人。1915年12月,偽託人民"擁戴",將中華民國改為"中華帝國"。京城中有好抱不平者,曾出聯求對,上聯云:
或在園中,拖出老袁還我國。
拆字聯,語意雙關。實質上說,要打倒袁世凱,恢復中華民國。
據說當時有個船夫應徵對道:
餘臨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拆字聯,語意雙關。實質上說,袁世凱復闢稱帝,這是一種倒退行為,令人不堪回首,對前途深感憂慮。
③袁世凱死後,四川有人給他寫了一副輓聯,上聯是:袁世凱千古。下聯是:中國人民萬歲!
此對聯上聯五字,下聯六字,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妙極!
4、大家暢談:
①可圍繞"五四"運動這一愛國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
②可立足現實,從學生實際談新世紀如何賦予愛國的新含義,如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關心他人、集體、學校、家庭、社會、國家等,努力學習求知……
5、我班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學生一起唱團歌。
6、班長總結:
我們紀念"五四"這個日子,不僅是回顧歷史,更重要的是要從歷史事件中得到啟發和教育。"五四"運動昭示我們的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愛國。愛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國近現代曾經出現過四代愛國知識分子:以孫中山為代表的第一代知識分子,帶回的是"革命";以陳毅、鄧小平等為代表的第二代知識分子,帶回的是"民主";以錢學森、鄧稼先等人為代表的第三代的知識分子,帶回的是"科學";以陳章良為代表的第四代知識分子帶回的是"知識和技術"。他們在各自的時代都為祖國的民主、文明、富強作出了歷史賦予的貢獻。"愛國"是個永恆的主題,又是發展的概念,歷史已經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如果說我們將是第五代的話,那麼,我們應該思考能為祖國做些什麼?
我認為我們處於新的世紀青年一代,面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愛國的要求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奮鬥。
具體來說:一,關心國家大事,正確分析形勢,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二是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自己學習、工作的指針,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科學素質,努力學會學習、協作、生存、競爭。三、要在社會文明和進步中努力發揮高中生青春朝氣和示範作用。總而言之,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和議論,而要靠實實在在的行動,所以,愛國要從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開始,愛國從今日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五四青年節主題班會二:
主題班會名稱:自律成就夢想(5·4主題班會)
班會主題:5·4青年節
活動目的:通過次班會,讓學生了解「五四運動」這一歷史事務,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讓學生立足現實,激發他們「為中華之突起而念書」的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情。讓同學們更加明確本身的抱負,以激發更大的進修熱情,為進修年的進修注入更大的動力。
活動主題:責任理想愛國
活動背景: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國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活動過程:
1.組織散播有關優秀青年志願者事跡的影視作品或是愛過電影。
2.可以評選我們的青春偶像:採訪學生,統計其中最受歡迎的青春偶像,調漲其中的積極向上,能體現青年風貌的。製成展板,與學生展板同時展出。
3.尋找有特長有特殊經歷有青春活力的學生,撰寫他們的個人小簡介,製成展板,驚醒宣傳。
活動的意義:
穿歲月峰頭,伴歷史雲煙,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過了80年的風雨徵程。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我們的節日。
青年,朝氣蓬勃的人;青年,我的中國.我要用吶喊,抖掉那附著在大好河山上的汙泥腐瓦;我要用熱血,融化那將要凝凍的江河湖川.年青的中國,奔流的中國,我的中國.我們中國青年,浩然正氣滿乾坤!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興奮的統一體。通過活動把積極地風尚散播開來,將這樣的精神更加深入到每個年輕人心中。
活動主旨:
弘揚年輕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彰顯新一代青年的朝氣與活力。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與思想作風。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中心,服務他人社會,為創造更好的環境現出自己的力量。
班會總結: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