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頓解讀 「漲價門」 避免渠道失控
2024-12-28 23:56:08
近期,原本一片和諧的內存市場隨著3.11日本大地震而有些失控,國內市場隨即有所回應,「漲價門」開始困擾整個市場。地震發生後一周內,成品內存漲幅最高時達到了20元左右。雖然對於價格原本就在一兩百元的內存來說,上漲的幅度依然屬於正常波動範圍。但本次漲價幅度為何如此之快,為何如此之突然,其中商家炒作是否禍首等疑問,仍然值得深究。
晶圓顆粒齊停工 優質產品無處尋
顆粒是內存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決定內存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顆粒價格的起起伏伏,也就決定了整條內存的價格是否動蕩。眾所周知,內存顆粒的主要原料來自於晶圓。日本作為科技大國,不僅是世界上主要的顆粒生產大國,而且也擁有不少晶圓廠商,可以說是在世界內存、快閃記憶體的生產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而3.11大地震的到來,不僅讓日本幾大顆粒廠商吃盡苦頭,而且讓一些上遊晶圓廠商的處境也非常窘迫。其中佔全球顆粒原材料市場多達25%的日本信越化學工業公司,旗下的兩大晶圓工廠就因地震而宣告停工。除此以外,半癱瘓的交通系統也進一步加劇了顆粒交貨難度。在種種不利因素下,顆粒廠商們不得不向周邊其他國家晶圓廠尋求原材料。所以為了「爭奪」原材料,近期廠商之間的「搶料」事件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漲價自然也並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由於矽晶圓是內存顆粒的基本原材料,因此信越方面的缺貨,讓不少顆粒廠都倍感頭疼,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爾必達(Elpida)和東芝,尤其是爾必達在地震後其工廠面臨著停電停工的不可抗拒因素,從而導致顆粒本身的供應也一直處於中斷狀態,給本已不足的內存顆粒市場造成了更大的壓力。而另一大顆粒巨頭東芝也面臨著與爾必達相似的問題,地震直接導致工廠停工,間接導致NADA和FLASH的等主流顆粒缺貨及價格上漲。
優質產品供貨緊張 成品價格連續瘋漲
而相應的由於原材料供應商信越的突然停工,在各大顆粒廠都拿不到原材料的情況下,內存、FLASH及NADA等顆粒價格自然也不可避免的漲價。從知名顆粒交易市場集邦全球的官網上可以看到,自從3.11大地震發生後,無論是DDR3還是DDR2內存的顆粒都全線標紅,漲幅明顯。其中僅DDR3就在災後第一個交易日猛漲5.4%以上,漲勢十分兇狠。
並且,除了內存顆粒本身漲價外,諸如PCB、電容等必要元件提供商也在地震中受到相當大的影響,有些工廠雖然沒受地震直接影響,但因地震所造成的電力供應缺口,卻讓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同時,由於交通不暢、燃料緊缺等現狀更是讓交貨問題雪上加霜。所以一條內存的漲價原因並非僅僅由於顆粒漲價,而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
眾人望市渠道平靜 廠商出招安穩市場
漲價無法避免,對於市場的影響也非常巨大。首先由於不利的傳言和運輸的原因,在市場上形成了強烈反響。據我們了解到不少想要購買的消費者在聽到不良的消息後,都表示了持幣觀望的態度。渠道方面,眾多渠道商和零售商雖然相對平靜,但也不免對於供貨不足的擔憂。但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廠商也迅速做出了應對。
就以金士頓為例,在漲價因素傳出後就立即採取措施,保證了渠道的貨源暢通,避免渠道失控,同時保證正常供貨,讓經銷商和消費者安心。同時引導消費者在前往正品專櫃消費,這樣做即能有效控制價格體系,又能保證商品的品質,可謂保障消費者利益的高招。同時廠商們也能通過加強渠道供貨力度,減少因缺貨造成的抬價現象,平穩市場價格,從渠道終端徹底杜絕私自瘋漲行為的發生,維護市場秩序的穩定。
雖然,在日本發生地震後,國際上快閃記憶體、內存存顆粒的合約價分別上漲了22%和15%之多,可以說是創下幾個月來最大漲幅。而在國內市場,幾乎所有品牌存儲產品也都有不同程度漲價。但是,實際上通過調控優化後,以金士頓一家為例,其全線存儲產品的平均漲幅還不到10%,整體價格和漲幅遠低於市場大環境,且價格僅僅在高位運行了不到一周即告回落。由此可見廠商自身的調控政策還是有所成效的。
漲價持續?未來走勢如何?
最後的一個問題,就是漲價到底延續多久,短時間內是否會有緩解?實際上,除了日系廠商外,韓系的海力士與三星、臺系的茂德、力晶以及南亞易勝都是業內的頂尖的存儲顆粒供應商,必要時內存廠商完全可以轉向採購韓系和臺系顆粒來生產成品內存,而它們的質量在也業內也是有口皆碑的。因為內存廠商們並不會被日系品牌一家拖累。
另一方面,從以上金士頓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通過廠商自身的調控和管理,只要避免渠道失控,同樣可以緩解漲價問題。同時,廠商也可以多組織推出各類促銷活動,不僅為消費者提供實惠也對經銷商銷售形成實際的支持,有效提升經銷商對於品牌的信心。
市場變化莫測,但事在人為。我們也相信上遊晶圓、顆粒以及內存模組廠商共同努力,在此次危機中最大限度遏制零售存儲產品價格的上揚,能夠為穩定市場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