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的作文600字
2024-12-25 13:45:09
有支隊伍叫中國女排,有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作文一】
當中國女排拿下裡約奧運會決賽中的制勝一分時,所有隊員在場上歡呼咆哮,奔跑落淚,而遠在萬裡之外的祖國,所有觀眾早已血脈泵張,熱淚盈眶。1984年的洛杉磯,2004年的雅典,2016年的裡約,中國女排的三次奧運冠軍跨越32年,從改革開放之初,到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再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衝刺階段,總有一種力量激勵著人們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排精神」卻始終如一,今天我們再提「女排精神」為的是在奮鬥之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夢圓裡約
在位於北京東城交道口街道的一處普通居民小區裡,每逢周日,院子裡總是聚集著三五成群的退休老人共議退休前的崢嶸歲月。而在這個周日,居民小區的院落卻安靜得出奇。當中國女排拿下決賽的最後一分勇奪冠軍時,從許多戶人家的窗戶中傳出陣陣歡呼。這些年逾七旬的老人在共同見證這偉大時刻。
在清華大學,開學後即將升入大二的韓儲銀與留校同學一起收看了激動人心的女排決戰。他們盡情呼喊:「我們為女排隊員千錘百鍊的實力驕傲!為她們穿越銅牆鐵壁、不斷創造奇蹟的精神而自豪!」
身在美國的留學生劉美洋也一直在關注著女排決賽。女排奪冠讓像劉美洋一樣的海外遊子的愛國熱情尤為高漲。「女排姑娘們太厲害了!我愛中國女排!她們顏值高高的!技術牛牛的!」
在這一刻,無論身處何方,無論年齡長幼,無論身份職業,都因為中國女排的榮耀喜極而泣。「在比賽的關鍵時刻,我在院子裡徘徊緊張得不敢看,可以清晰地聽到心臟的砰砰跳動聲,」在中鋁集團擔任高管的蒲曉鷗說,「這時聽到有房間傳來尖叫聲,我的眼淚瞬間就掉了下來。」
中國女排奪冠的消息傳來,也讓從事排球工作的國家級裁判員吳戈激動不已。「接連戰勝連續兩屆奧運冠軍巴西隊,以及曾在小組賽戰勝過我們的荷蘭隊和塞爾維亞隊,中國女排時隔十二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薪火相傳
自從1981年,中國女排第一次在日本東京世界盃上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再次夢圓裡約奧運,35年間,中國女排9奪世界冠軍,其中3次站上奧運之巔。一支球隊的賽場風雲成為幾代人的成長記憶。
中華兒女對中國女排總有著特殊的情感。當中國女排站在裡約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時,曾經見證過老女排首奪世界冠軍的人們,眼前似乎重現了火紅的八十年代。在四川大學中文系79級微信群中,同學們打出了「再喊一回當年的口號:向中國女排學習!向中國女排致敬!」
中國女排跨越30餘年的冠軍路,陪伴北京科技大學退休教師陳捷度過了為國效力的職業生涯。「那時,我們的國家社會經濟各項事業正待起飛,女排精神帶給全民族是奮發、攀登、騰飛的前進動力。如今,我們又一次站在了重新出發、二次改革的新起點,需要頑強和堅持的精神,」陳捷說,「從如今的女排身上又看到了老女排身影,也聽到了時代的呼喚。」
時光總是令人感嘆。早在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時,首鋼總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的郭慶剛剛成為一名光榮的首鋼工人。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正經歷著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變,『女排精神』激勵著剛剛實行承包製的首鋼人,」郭慶說,「如今,正處在轉型發展關鍵時期的首鋼,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同樣需要這種精神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首鋼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繼續發揮引領者,示範者和先鋒隊作用,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時代先鋒
在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後,一段話在網絡中盛行:「有人曾經問,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就像一萬個讀者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身處不同行業,所處不同年齡的人們對於『女排精神』也有各自的理解和感悟。記者在採訪中,提到再度奪冠,提起『女排精神』,近乎所有採訪對象都難掩激動之情,有的甚至聲音幾度哽咽。
從清華大學走出的中國第一個國際大賽百米冠軍胡凱,如今已經是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在採訪中,記者依然能感受到曾經作為體育人的胡凱內心的激動和感慨。「這是我第二次在清華大學見證中國女排奪冠。從雅典到裡約,12年來氣質不變,從80年代一路走來,30餘年精神永存!」
「什麼是女排精神?就是淘汰賽以來你有主場氣勢,我把你球迷打哭;你在心理佔優,我把你氣勢打掉;你本心態放鬆,我把你打到緊張!」胡凱說,「回顧歷次奪冠,中國女排沒有一次是在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獲得勝利的。我們的國家正走在民族復興和重塑自信的路上,這條路上的道艱難險阻,都需要女排精神來提振士氣,堅定信念!」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說:「『女排精神』可以概括為:團結、拼搏、愛國。在清華大學,我們學習女排精神,要讓她成為新時期體育教育的主旋律,讓體育運動和體育競賽不僅僅發揮強身健體的作用,更成為培養完善人格的最佳手段。」
首鋼總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郭慶說:「在企業,我們提倡『傳承敢闖,敢堅持,敢於苦幹硬幹,發揚敢擔當,敢創新,敢為天下先』的首鋼精神,這跟女排精神高度契合。在新時期,我們強調傳承和發揚,就是要不忘初心,敢於作為。」
「今天我們面臨的國際社會的風雲變幻就像奧運賽場的激烈角逐,所處的改革進程就像中國女排此次裡約之行的跌宕起伏。」在採訪中,每個採訪對象都情不自禁地把「女排精神」融入今天的時代,融入自己的生活,「女排精神」將一直鼓舞和激勵著每一代人。
【作文二】
中國女排奪得了2016裡約奧運會的冠軍,這是何等的榮耀,作為一名學生除了祝賀中國女排之外,更多的是要學習中國女排精神,學習女排的拼搏精神,學習女排的自信,學習女排的努力。
一、學習女排的拼搏精神
正是勇於拼搏,不斷超越的精神才產生了運動的風採,才讓運動變得更加精彩,更加吸引。在拼搏者的眼中,不在乎勝利時的歡愉,不在乎失敗時的眼淚,只在乎自己的曾經拼搏。在拼搏者的心中,只有不斷拼搏的信念,不斷超越,迎接挑戰的意念。
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只有不在乎輸贏,不在乎偶爾的一次的成績,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超越,挑戰自己最好的水平。
二、學習女排的自信
小組賽中,中國隊已經感受到對手的強大。不過,決賽時的中國女排已經與小組賽不可同日而語了。
淘汰賽連克巴西、荷蘭,中國女排的自信心已經得到極大的恢復,有了信心,就有助於姑娘們在比賽中放開手腳,全力發揮出自身的實力。
在學習上,有了自信,面對困難時,你會無所畏懼,你會一往無前。
三、學習女排的刻苦努力
跟每天一樣,9點開始訓練,8點30分一過,姑娘們就已經陸續來到訓練館,在場地上做準備活動。防守、扣球、攔網、分組對抗……一系列的規定動作練足了四個小時,站在旁邊觀看的記者們都已經開始吃不消了,訓練在近下午13點才全部結束,而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在隊員們看來卻是「平時就這樣,都已經習慣了」。
有人說:「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壞!」
中國女排正是上天眷顧努力的孩子的最好證明。
我們只看了女排站到最高領獎臺的風採,學霸們考試得到好成績的興奮和開心,但是又有幾個人看到中國女排光鮮的背後,那些汗水和努力呢!
【作文三】
當中國女籃榮光不再,中國女足深陷困境,中國男排未能稱霸亞洲,中國男籃和男足成為無法言說的悲哀,在三大球項目裡,所有的希望都面臨著崩潰。也許我們在國乒中自我滿足,在體操跳水裡歡呼雀躍,但在世界的眼中,我們仍然是黯淡無光的弱者,至少在體育上是這樣的。可是今天,中國女排在面對東道主巴西時奮力搏殺,贏下了這場盪氣迴腸的勝利,讓多少人溼了眼眶!在世界認可的三大球項目上,中國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女排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一度在世界範圍內戰無不勝。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發展離不開女排精神,是她們用「團結奮鬥,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們的父輩們,曾經在十幾寸的黑白電視機面前守候,爭先創優活動心得體會看著一記記重扣歡呼雀躍、感動不已。
如今,中國女排五連冠的夢a幻已然不再,我們可以在四五十寸的電腦顯示器面前觀看著世界各地的體育比賽。但我們很難再去為一直球隊瘋狂、感動,我們失去了夢想和信仰,我們習慣了在三大球項目中的失敗。當中國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頑強戰勝對手時,曾經的榮光和信仰突然煥發,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
女排精神是刻苦奮鬥、不畏強敵、奮力拼搏的精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國人意識到了自己與世界的差距,充滿了彷徨和失落。中國女排在這個時候脫穎而出,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成為了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正式這個時候,為了迅速提升中國女排的實力,時任女排主教練的袁偉民對女排進行了魔鬼訓練。由於當時的訓練條件十分簡陋,女排姑娘們在地上摸爬打滾,被摔得遍體鱗傷。沒有球網,就用竹竿代替;沒有臂力器,就和對手比力氣;沒有創可貼,就有膠布粘貼。
在經歷了嚴格而又殘酷的訓練以後,中國女排終於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1981年,中國女排在日本奪得了第一個世界盃冠軍,此後一發不可收拾,不斷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好成績,開創了女排五連冠的偉業。中國人民通過女排徵服了世界,他們重新喚起了民族驕傲,在媒體發酵和渲染下,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努力向中國女排學習,樹立了中華民族崛起的信心。